“將造好的新槍按照質量分成四等,甲等為高於平均水平,此等數量較少。乙等為基本合格,可以交付三軍。丙等為稍有瑕疵,在改進後便可合格。丁等為殘次品,必須回爐重造。每支新槍都價格不菲,絕不允許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敷衍了事、監守自盜等情況發生。有人若敢鋌而走險,忤逆本宮諭令,便是與本宮為敵!”
至少是十五兩銀子的一支新槍,你給我整一堆貓膩出來,那就等著被廠衛們收拾吧。
各個兵工廠的負責人都可以按照計件的方式賺銀子,這是正大光明的渠道,無可厚非。
已經給你們指了一條明路了,你們還不願意走,非得頂風作案,那就彆怪本宮不客氣了。
“臣絕不敢欺君罔上,定遵聖諭行事!”
局官劉峰可是知道小太子的厲害,一個連姥爺的府邸都敢抄,連數千俘虜都敢殺的人,對他們還會心慈手軟不成?
現在跟自己溫文爾雅地說話,並不代俵自己回去之後便可陽奉陰違中飽私囊了,這樣的人有上千,連同家眷在內,馬上就要被發配山棟去挖礦了。
誰欺負太子年紀小,誰就是傻子!
有人會覺得太子才是黃口年紀,憑什麼聽他擺布?
隻要大家都不聽,太子與皇後便會成為眾人的傀儡而已。
但是你彆忘了,你又憑什麼肯定彆人能跟你一條心呢?聽你擺布呢?
有人敢抗令不尊,便有人會奉旨行事。
凡是長腦子的,都會意識到眼下才是討得聖眷最好的機會
因為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熟輕熟重是非常明顯的。
做大事卻想著耍小聰明,這樣的人隻有兩種,一種是當官當傻了,另一種則是根本就沒當過官。
正確的做法就是用同僚的生命來給自己的仕途鋪路,從而抱住太子的雞大腿,自己全家就一輩子都高枕無憂了。
如果腦子好使,那麼太子想搞誰,你就馬上搖旗呐喊,陣腳助威。
要是腦子不太好使,那太子吩咐怎麼做,你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
出賣同僚這種事,以前很多人都做過,最後都敗於官場規則之下。
究其原因,就是皇帝不敢與文官集團針鋒相對,也就保護不了舉報者了。
現在為了儘可能快地增加財政收入,莫說殺雞取卵,就是竭澤而漁,某太子都乾得出來。
舉報同僚的事情,隻要被核實,不但可以保住自己全家的性命,還能弄死冤家對頭,何樂而不為?
某太子不但提倡官吏互相監督舉報,還鼓勵家裡的管家、仆人、丫鬟拿著證據去舉報自家老爺,有功者可得抄出金銀總額的一成原來是家產的一成,但是家產總額難以迅速界定,後更正為金銀的一成,這樣容易快速結算)。
受了委屈又無法反抗的某些下人們便將此舉作為伸張正義鹹魚翻身的天賜良機,隻要拿到證據,下了決心,便會破釜沉舟地跑到廠衛那裡去報到。
迄今為止,舉報者業已達到八十七人,舉報成功率為百分之百……
最幸運的一個家夥得到了三千八百兩銀子的賞銀,快快樂樂地摟著丫鬟女友開始全新的幸福生活了。
有了這筆錢,隻要不亂花,哪怕是在京城,都能住上大宅子,雇傭好幾個仆人,得到跟以前的主人一樣的品質生活。
不少暴發戶去買正在處理的蛀蟲宅院,之所以能夠豪擲數百兩,甚至上千兩銀子,他們兜裡的銀子就是這麼來的。
而且某太子授意廠衛會保護舉報者,他們所得的銀子都有相關收據,可以隨意花銷,隻要不是違反了《大明律》,便能逍遙快活一輩子。
《京師日報》隔三岔五便會刊載一次相關的獎勵辦法,刺激眾人的眼球,天長日久,哪怕是再膽小怕事的人見了也會開始心動。
盔甲廠的這兩個家夥自始至終都做得還算湊活,某太子也就給予了他們更大的權力,來管理更多的工匠,而且還能得到計件提成的獎勵。
隻要手頭的工作能讓上峰滿意,那麼某太子並不介意管理兵工廠的頭頭們每年賺幾千兩銀子,要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隻要老實聽話辛苦工作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盔甲廠已經開始實施某太子所推崇的新式管理辦法,除了基本工作時間外,按照完成數量與質量進行嘉獎,在規定時間內,造出的合格產品越多,賺地銀子也就越多。
以前工匠每月不過二三兩銀子,現在隻要工藝精湛,月入四五兩是很容易做到的,掌握特殊流程襙作技藝的高級工匠甚至可以達到月入十兩。
“爾等還須製造一批特殊槍支,槍管口徑暫定為半寸,管長為四尺128厘米),鍛造工藝與新槍一致便可,槍重須控製在十三斤以下。如若難以做到,便可將槍管長度縮短到三尺半。槍管內須拉出膛線,壽命不得低於新槍壽命的一半。先做四支樣槍,試射過程與今日相同。在量產之後,成本須控製在每支五十兩以下。最重要的是,這批槍的精度均要達到新槍的甲等級彆,不得有任何低於此等級的產品,該槍的部件均要用上乘物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與新槍草圖唯一不同的是,這種槍可以安裝千裡鏡,也就是望遠鏡,結合其較長的槍管與裡麵的膛線,其作用便不言而喻了……
幺雞希望大懟朝的第一代狙擊步槍在射擊一百步距離的目標時,誤差不會超過一尺,不然就失去了狙擊高價值目標的意義了。
考慮到裝填較慢,本來還打算采用類似獵熗的雙管,但考慮到安裝瞄準鏡之後,槍重已經很大了,不便於士兵攜帶,所以就作罷了。
但為了保證命中精度,替代辦法就是一組配備主副射手兩人,均裝備狙擊步槍,不論主射手是否命中目標,副射手都要開槍,打中兩槍總比一槍的殺傷更大。
由於狙殺效率較低,所以明軍的一個狙擊小組編有六人,組長一人,射手兩人,保護兩翼及後方的士兵三人。
具體的戰術就是找個不容易被留意的犄角旮旯去打嘿槍,打中就算撿著,打不中扭頭就跑……
某太子給狙擊槍項目的預算是一萬兩銀子,包括槍支、子彈、瞄準鏡,偽裝用的吉利服以及馬匹另算,人員從黃得功的勇衛營裡抽調。
假如用這麼點錢就能蔭死皇太雞或者爾袞湯圓,那就太超值了,即便沒那個運氣,打死旗主或者百十來個巴牙喇護兵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