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大肆獎賞_明末黑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231章 大肆獎賞

第231章 大肆獎賞(1 / 2)

戶部一舉進賬這麼多錢,讓很多人都眼紅不已,中飽私囊的小心思又再次活躍起來,但眼下風聲太緊,貿然行事就容易被抓個現行。

尤其是受到了舉報獎勵的刺激,同僚們一個個都變得火眼金睛,眼巴巴地等著彆人犯錯,自己好因禍得福,分到對方一成的金銀。

太倉瞬間變得無比充實,使得戶部尚書李侍問總算是長舒了一口氣,不然軍餉、賑災以及官員開支,都涉及上百萬兩銀子,會讓他無比頭痛。

某太子也惦記上了戶部的銀子,當初的約定是關於抄沒勳貴的家財,所有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皆歸入太倉,東宮則能夠留下府邸與田產。

皇帝的直係親屬,周皇後的父親周奎與田貴妃的父親田弘遇,這兩位國仗積攢多年的家當也沒有得到網開一麵的待遇。

所以就造成了幺雞手裡握著一堆房契和地契,卻套不了現,因為數量過於龐大,進行常規襙作的話,整個套現過程恐怕要長達數年之久。

“今本宮有意低價轉讓給戶部一些地契,僅為市價的四成,戶部可憑此再轉手,能夠輕易再轉三成以上,不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懲處內侍收繳了大約六萬畝地契,從勳貴們手裡又得到了四十二萬畝。

這裡麵很多並非是勳貴們自己的地,而是親朋前來投獻的,就是掛在他們名下可以享受免稅的待遇。

等到這些勳貴們都被一網打儘了,這些之前投獻的人又編造理由向把地給要回去。

但得知要補繳過往的偷逃稅款時,他們就傻眼了。

繳稅就要賠大發了,不交的話,地又無法要回來。

但這都跟某太子無關,地契在自己手裡,他們再敢胡鬨就是給扣個謀返的帽子。

幺雞既不打算讓太監們或者廠衛們去種地,也不打算租出去好當個大地主。

把能套現的東西都儘快套現才是明智之舉,不然就算風調雨順,也避免不了辮子過來打秋風。

再者說這快到給廠衛們發餉的時候,由於抄家得力,自己也得表示一番才行。

市麵上太子給下屬分成的傳言愈演愈烈,時至今日,不是真的,也得當成真的來處理了。

錦衣衛尚有五千左右,東廠那邊有三千人,內廠大概有兩千,加起來不少於一萬一千。

每人打賞五十兩銀子,總和便高達五十餘萬兩,這可決然不是什麼小數目。

所以某太子想了個辦法,打算從戶部弄出點銀子花花……

聽到太子開出的條件,戶部尚書李侍問也有些心動,畢竟這個價錢確實不高,戶部憑此還能大賺一筆,便問道:“臣不知殿下手中尚有幾何?”

眼下太倉豐裕,要是不太多的話,戶部倒是可以吃下部分,或許全部囊括也不成問題。

幺雞聽到對方試探的態度,便知道這事有門:“本宮打算自留三萬畝,作為皇莊,為後邸種些糧食蔬菜之類,其餘四十五萬畝均可出售,均是上好的良田。每畝僅按四兩銀子作價,總額為一百八十萬兩,想必對戶部來說,倒是不太大!”

明代北方的畝產大約在一石半到兩石左右,之前太子已經免除了北方各地的全部賦稅,所以即便畝產隻有一石,收成也全部歸農戶所有。

一石至少價值二兩銀子,一畝地若是賣到六兩,隻要種三年糧食就可以回本了,餘下都是淨賺,李侍問心裡便是如此盤算的。

戶部以每畝四兩的價格從太子手裡把這些良田買來,轉手以每畝六兩售出,便可快速落袋九十萬兩之多,倒是一樁非常容易的賺錢買賣。

這些地都是畿輔一帶的沃土,自然很好賣,商賈們被太子弄得跪地求饒,剛好趁此機會買入大量土地,可以快速花掉無法藏匿的銀兩。

薛國觀見到太子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便明白要老將出馬了,捋著下巴上的山羊胡,點頭道:“臣以為此事甚為妥當,殿下用地契兌換銀子,用以後邸支應。戶部轉賣之後便得以再次收獲上百萬兩白銀,從此以後太倉無憂。實乃是互利互惠之舉,定當儘快加以實施。”

既然自己的女兒都快成為太子妃了,那麼首輔大人自然要向著準女婿說話。

隻有太子的荷包鼓起來,自己的女兒才有好日子過,不然進宮就是受苦去了。

這事跟薛國觀半兩銀子的關係都沒有,所以他自認為說全是“公道話”……

太子之前傳授的四字秘訣,他是一點都沒忘,這種要命的事情絕對不會就飯吃了。

首輔表態了,次輔吳甡也要進行評價,因為首輔不會輕易開口,首輔的態度就是太子的意思,在這件事上,吳甡隻要隨聲附和便可:“臣附議首輔所言,既為良田,定要物儘其用,當須勤勞耕種,入秋才能有所收獲。戶部將其出售,買入者再轉給佃戶繼續耕作。我朝以農為本,此舉便是安穩瑉生之良策。”

賣掉田地之後,太子與戶部都得了不少銀子,而畿輔一帶的農戶也會有地可種,他們願不願意繼續種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太子前番已經跟他們講述了未來的計劃,不但修築新城會募集苦力,還將招收大量人員進工廠工作,男女皆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京城周邊的百姓疾苦。

而且做工不用看天吃飯,哪怕是女工,每月的薪水也不會低於七八錢銀子,在太子旗下的工廠做事,彆的不說,起碼可以吃飽穿暖,這才是眼下關切百姓的仁愛之道。

從哪個角度來看,以工代賑都比單一的發錢賑災要穩妥得多,百姓有了能夠養家的活計,便會安穩下來,不會被流言蜚語所左右了,朝廷也無須再調集軍隊進行慎壓了。

唯一不滿意的就是那些打算分一杯羹的蛀蟲們了,吃賑災銀吃慣了,陡然吃不到,他們便會上竄下跳,憤恨不已。但也就是在外地,換作畿輔一帶,你們蹦達一下試試?

工部尚書張國維沒有異議,隻要不用戶部不挪用他用來築城的銀子就行。

禮部尚書馮銓可是向薛國觀送禮送上來的,薛國觀什麼態度,他就什麼態度。

吏部尚書堵胤錫早已倒向了太子這邊,若不是太子大刀闊斧進行整飭,朝廷還會繼續藏汙納垢。

醫部尚書路振飛、刑部尚書甄淑、兵部尚書馮元飆、都察院左都禦史鐘炌等人連手頭的事情都沒處理完,一天到晚都忙地焦頭爛額。

對於戶部買賣土地的事情,隻要太子與內閣都表態了,他們跟著附議便可,反正大家也明白,太子隻是象征性地征求一下他們的意見。

但也能順勢做個人情,隻有太倉充裕了,各部一旦有事,向朝廷要銀子也就不像前些年那麼窘迫了,可以獲得幾十乃至上百萬兩的撥款。

關係到每個人,大家都盼著太子點頭,戶部好儘快發放這個月的月俸,因為這可是漲薪之後的首次。

正三品侍郎便可領取一百六十兩銀子,原來的月俸隻有三十五石而已,隻要圈養的甲丁不太多,養活一個正妻、兩個小妾,以及一群兒女已經夠花了。


最新小说: 全家流放,我靠係統種田趕海發家致富 高武:你家三代經商,敢欺我祖上扛槍? SSSSSSSSSSSSSS滿級神醫 絕嗣渣夫彆跪了,夫人嫁郡王顯懷啦 文明樂園 不是末世通緝犯嗎?我怎麼成團寵了 卿月昭昭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 穿到古代擺地攤,全京城的人都被饞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