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被朝廷擢升為總兵,然後太子又開金口將要冊封自己為“鎮海伯”,這真是令鄭芝龍感到時來運轉了,不禁大喜過望,既然太子有求,自己當然要一口答應下來。
總兵這樣的頭銜,大明有很多,幾乎遍地都是,但伯爵這樣的勳貴就屈指可數了,必定能夠光宗耀祖。而且從今往後,不論是老家還是京城的同僚,誰都要對鄭家刮目相看了。
“一件事,凝華成兩個字——海運!本宮素聞鄭氏艦隊縱橫大洋,船堅炮利,將士勇猛,乃是我大明的海上屏障。商貿往來更是北抵倭國,南達暹羅,廣袤水域,無所不至。而今遼地戰事危急,本宮之前已召見了倭國德川將軍的近臣,並委托其代轉本宮的親筆信,希望向倭國借兵五萬,在遼東半島登陸,以牽製東虜南下叩關。如此一來,運輸數萬倭軍的重任,便要落到鄭愛卿的肩上了,不知愛卿可願擔起?”
擊敗劉香集團之後,鄭氏集團便成為了東亞水域唯一的海上霸主,即使荷屬東印度公司都奈何不得,而且在南洋水域還要容忍其通過,不然荷蘭商船就無法在東亞水域往來。
尤其是從今年開始,德川二貨大將軍將實施更為嚴苛的鎖國政令,連荷蘭人都快無法取得倭國的市場份額了,以後鄭氏集團就是幕府將軍允許的僅存的外來貿易合作夥伴了。
也就是說,從今年開始,鄭氏集團將全麵進入最為輝煌的鼎盛時期,下轄戰艦千艘,披甲十萬,歲入白銀高達數百萬兩,真正達到了富可敵國,武力亦可敵國的地步。
“……臣願意!臣深受聖眷,為殿下分憂,乃是臣份內之事也!”
鄭芝龍稍加思索便答應下來,以他對德川家光的了解,這位幕府將軍是輕易不會同意明廷邀其出兵的請求的。
太子張口就要倭國出兵五萬,未免有些異想天開了,須知調動五萬大軍從倭國啟運,抵達遼東半島進行作戰,總供需要耗費多少錢糧?
朝廷若是拿不出這筆支應,德川家光便決計不會同意出兵,即使朝廷能夠拿出,幕府將軍也未見能夠同意其請求。
所以鄭芝龍認為自己隻要答應下來便可,若是德川家光拒絕出兵,他那麾下的船隊就是沒有絲毫的損失。
“這便好,愛卿不必擔心德川將軍是否會同意,因為本宮為其開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隻要德川將軍同意出兵,本宮便會向其運輸大量的雪花糖!現在倭國市場的雪花糖的價錢是每斤四百文銅錢,本宮為其提供的到岸價是每斤二百五十文銅錢,德川將軍隻做批發,每斤亦可賺取五十文,且最終的零售價格遠低於市場價。而本宮為愛卿開出的離港啟運價為每斤一百五十文,隻要愛卿將一斤雪花糖運抵倭國港口,每斤便能賺取一百文銅錢,不知愛卿以為這項買賣可否做得?”
沒魚餌還怎麼釣德川二貨這條大魚上鉤?
本宮不但有魚餌,而且魚餌還是甜的呢!
保證可以讓德川二貨吃一次就能想兩次!
即使他不同意,本宮也有後手。
倭國有那麼多大名,很多並非直屬德川二貨麾下,必然藏有私心。
既然這樣,那就投其所好,隻要給錢,就很容易讓他們為明廷賣命了。
很多大名隻是表麵上光鮮亮麗,其實麾下的武士活得還不如一些賤瑉。
除了一把武士刀之外,連披掛的盔甲都是竹子或者木頭做的,可謂窮得掉渣。
要是能有一個賺取百兩乃至千兩銀子的機會,那些武士都會心動不已的。
像號稱“倭國第一窮藩”的米澤藩,控製該藩的上杉家由於遭到德川二貨的打壓,為了養活麾下的數千武士,現在就差砸鍋賣鐵了。
這時候有人伸出援手,上杉家必定會感激不儘,光是米澤藩就能至少糾集出五千可戰之兵,隻要能有賞銀,武士們都會磨刀霍霍,準備登陸遼東半島了。
“做得!做得!殿下真乃神人也!臣敬佩到五體投地!願為殿下運糖至倭國販售!”
鄭芝龍是業內人士,非常了解倭國那邊的市場行情,雪花糖的確非常貴,要比大明這麼的市場售價高得多。
如果能夠大規模向倭國販售的話,自己所賺的錢勢必可達百萬兩之多,貌似這的確是一項非常值得嘗試的好買賣。
太子是如何得知的,鄭芝龍尚且不清楚,但縱覽整個過程,德川將軍與自己都有了不菲的收入,也就不會再拒絕出兵及運兵的要求了。
而且能夠向倭國大規模提供雪花糖,且保證如此低價的供應商僅有大明一家,不論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都不可能做到。
用雪花糖來敦促倭國出兵遼東,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彆出心裁的一招妙棋啊,鄭芝龍對此倒是頗為讚許。
對鄭家來說,一斤雪花糖便能賺到一百文銅錢,可謂是十足的暴利項目,這買賣不讓自己插手都不行。
“愛卿從善如流,本宮甚慰。從今往後,從大明本土向倭國運輸雪花糖的生意,便交給愛卿來做了。當然,數萬倭軍從倭國運至遼東半島,也須愛卿一手包辦,朝廷也不會另外支應給愛卿運輸費用了。事先說好,若是愛卿麾下的船隊遭遇風浪沉沒,也許自行承擔全部損失。至於倭軍自身的開銷,愛卿無須擔憂,自然由朝廷來承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向倭國運輸白糖,不管是目前還是遠期,根本沒有第二個合適的人選,鄭家艦隊就是最為有力的保證。
除此之外,哪怕閩南海商的船隻有能力抵達倭國,沿途也可能遭遇荷蘭戰艦的威脅,從而血本無歸。
用白糖來充抵運費,這就再合適不過了,憑空賺到這麼大一筆錢,鄭老屁什麼樣的推脫理由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了。
“臣遵命,隻要雪花糖能夠裝船,海上風險皆由臣一人承擔,殿下與朝廷無須為此支應一兩銀子!”
有多大的利潤就會有多大的風險,鄭家能有今日之風光,也是經過數番血戰得來的,所以鄭芝龍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真要是讓旁人從中來分一杯羹,鄭芝龍決然不會同意,這樣大包大攬也就意味著從大明至倭國的雪花糖生意,將會被鄭家給徹底壟斷了。
“還有兩件事,也是與海運相關,本宮還望愛卿能夠接下。一則是朝廷已實施移藩政令,即將大明的藩王從本土移至海外,現代王與晉王兩位藩王已然同意將代國與晉國境內的家眷與郡王均遷至苦兀島定居。而苦兀島距離大明本土尚遠,往來不變,故而本宮希望愛卿能夠撥付一些商船,用於運輸藩王家眷、士卒與子瑉。另一則便是今大明北地連年大旱,本宮希望愛卿從南洋各地采購稻米,總量不設上限,隻要愛卿的船隊運抵天金幾何,本宮均按市場價進行收購。”
目前隻有鄭氏集團擁有如此強大的海運能力,能將數萬人馬投送到千裡之外的地方去,沒有鄭芝龍,移藩計劃也就是水中望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