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請看,這是一根還未被削過的鉛筆,隻須如此這般……”
劉樂很是熱心的為三個太子的幕僚講解如何削鉛筆,是不是“手藝人”,就看誰削鉛筆的工夫好壞了。
根據太子爺的指示,隻有把鉛筆尖端削成錐狀才是上佳作品,有分明的棱角,甚至明顯的凹坑,就說某人明手藝不精。
故而高級內侍們都私下努力,為的就是削得一手好鉛筆,能夠讓太子爺誇獎一番,哪怕隻是一句也會讓某些內侍心曠神怡,無比陶醉。
劉樂的削鉛筆工夫算不上多好,可也不差了,起碼能夠削出一個準圓錐形,看上去像那麼回事,迄今為止還沒被太子爺批評過,這就足夠了。
“總管手法精妙!在下佩服!”
宋獻策也不時地送上一句奉承話,既然這劉總管和善可親,那他也就無需多慮了,往後還有麻煩人家的地方。
“哪裡!哪裡!後邸削鉛筆最好的乃是太子爺身邊的楊伴伴,咱家隻是會些皮毛而已。殿下吩咐奴婢給每位先生先行發放兩根鉛筆,此為一周之量,下周照舊,紙張另附。對了三位先生還不曾用過鉛筆,咱家可做示範!”
楊進朝可是給太子削鉛筆的,劉樂當然不會自恃甚高。不過有姐姐給自己撐腰,旁人欺負不到他頭上,也正因為姐姐的緣故,他才能夠當上這個肥差。
然後劉樂簡要地說了一下每人的配額,便當眾展示了標準的握筆姿勢,沒有看過的話,用毛筆的握筆姿勢來握鉛筆,那是相當的費勁。
即便看過,想要適應也需要一段時間。通常來說,先用鉛筆,後用毛筆,感覺有多彆扭,反過來也是如此。若是不能適應新姿勢,使用毛筆的握筆姿勢,會發現很難使上勁。
“諸位不妨一試!”
劉樂也想看看三位高人的文采如何,寫的好那便是出彩,寫的孬便是出糗了,他也存心想逗一逗眼前的這些書生。
“這……讓總管見笑了!”
顧君恩當仁不讓,用新學會的握筆姿勢,在硬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結果發現是七扭八歪,完全不成樣子,與用毛筆時大相徑庭。
“……相當之難!”
宋獻策緊隨其後,本以為寫了多年的字,再不濟也不會糟糕到哪去,沒想到光是名字的三個字,寫的居然比不過一個年輕內侍,頓時顯得尷尬不已。
“呃……鄙人粗鄙,還望總管海涵!”
接過鉛筆的牛金星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鑒於前麵兩個家夥的寫作過程,他本以為自己寫的慢些就可以好轉,沒想到用力過猛,直接把鉛筆頭給按折了。
“無妨!無妨!殿下說這使鉛筆關鍵在於剛柔並濟,鉛筆尖頗銳利,發力大則會斷裂,發力小則字跡不清晰。若要實現字跡美觀大方,又能清晰呈現,自然要多寫一些,三位大可以用各自的鉛筆嘗試一番,以免殿下隨時有事需要先生記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樂開始也寫折了好多根鉛筆,仗著姐姐的幫助,這才大功告成。不然光是鉛筆錢,就能讓他心疼死。
“多謝總管指點,再有便是總管這名字,貌似非是我大明字體……”
顧君恩看到,開始還沒好意思提,既然劉樂看似是個熱心腸,那他就想詢問一番,也好弄個明白。
“哦~!這便是殿下仿自仙界學來的簡體字,便於書寫,不然光是咱家的名字,可是要寫上好一陣!”
光是一個“劉”字,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筆畫就差太多了,內侍們本來喜歡讀書寫字的就沒幾個,某太子再讓學寫繁體字,那得讓內侍們發瘋。
劉樂這名字換成簡體字來寫的話,那就容易太多了,隻要練過一段時間,寫名字不但工整,而且貌似還頗為美觀,連姐姐都說不出甚子。
“原來如此,殿下真乃曠世奇才也!”
顧君恩急忙奉上一記馬屁,這時候不拍就晚了,太子或許當麵不愛聽這種奉承話,不過被內侍們轉述,應該能夠入聖聰。
“那是自然,殿下受仙界太祖高皇帝陛下點撥,才華早已震古爍今,三位瞧見這麵大鏡子沒?此物便是太子爺指點工匠所製。”
劉樂也分到了一塊一尺長、半尺寬的鏡子,每天上差之前,都要照上一炷香的時間才算完事,心裡更是美的不得了。
不過他還是最喜歡姐姐那塊一人高的穿衣鏡,那物件說是件寶物也不過分,全身都你能看得清清楚楚。
比較起來,那些西夷術士們帶來的巴掌大的小鏡子便不值一提了,以前後妃們還當作寶貝,現在有了大鏡子,都將其送給丫鬟使用了。
光是製造鏡子一項,半年下來,太子爺就不知道賺了多少萬兩銀子,不過這都不是劉樂該襙心的事情,隻要伺候好麵前這三位就齊活了。
“怪不得!妙哉!神哉!絕倫哉!”
宋獻策看到鏡子中之人,也知道那人就是自己,可仍然忍不住要讚歎一番,此物實在是巧奪天工。
起先他還不信太子從仙界遊學回來的說辭,這下見到好幾件實物,也不得不信了,這麼大的一塊鏡子,可是值不少銀子呢。
從書生到內侍,沒人不愛照鏡子,但買鏡子也是需要預定的,因為初期產量有限,無法敞開供應市場。
除了供應後邸及藩王、大臣、邊將、出口創彙之外,某太子下令要優先供應深愛大明舍得捐款的小姐姐們,這算是給小姐姐們的一點小福利……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