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九九乘法表早在春秋時期便已經廣為傳播,而除法便是乘法逆運算,如同我們每天早晨出門上差,每天晚上就要回家休息相類似。著作《周禮》中的貴族六藝,便是指禮、樂、射、馭、書、數,所涉及到的‘數’便是數學!在周朝,不懂數學的人,哪怕是貴族,也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因為貴族沒有不識數、不會算術之人,除非生下來就是個傻子。由周朝‘九數’發展而來的著作《九章算術》已經涵蓋了諸多較為複雜的計算,譬如四分之一加六分之一等於‘甲’加十二分之一,求‘甲’為數字幾何?這是最簡單的‘合分術’運算。而涉及到圖形方麵,《九章算術》也給出了多達二十餘個體積計算公式,譬如類似斜坡的‘塹堵’,其體積公式便是‘廣袤相乘,以高稱之,二而一’,用西夷的字母將計算公式表示出來就是v=12abh。往後希望大家能夠主動學習西夷字母,這種字母配合天竺數字,在計算時將會非常便捷。”
腦子極其聰明的薄玨已經掌握了數字與字母,並已經可以靈活運用到實際計算中去了,自然對這種簡潔的模式讚不絕口。
以前用的是毛筆,要是節省筆墨的話,就隻能用石子在牆上畫。如今有了鉛筆,還附有西夷字母與天竺數字,可謂是事半功倍了。
太子爺講的這些內容,對薄玨這樣的頂尖人才來說是在簡單不過的東西了,隻要融會貫通了這些數字符合,附議以前的一些理論知識,很容易搞懂《九章算術》裡所介紹的矩陣。
“不要以為西夷是蠻夷,本宮在仙界得知西夷已經在科學方麵追平了我大明,而且個彆領域,譬如軍事工業方麵更是反超了我大明,若是我大明不自強不息,那終有一天將會被西夷打敗。對於祖上傳下來的學術,我們當須潛心研究,繼承發揚。對於西夷的先進技術,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吸收精華。”
某太子就是要采用“施夷長技以製夷”的戰略,不過這話不能直接說出來,不然傳到術士老湯的耳朵裡,那就是彆有一番滋味了……
這些術士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不能直接全都打發掉了,起碼也要等到他們回來的時候,看看能否帶些歐陸雇傭兵。
某太子其實是想加入“反二哈陣營”的,這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呂宋,將被西班牙霸占的呂宋島搶回來了。
但當下有希望雇到的炮灰多半都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要想得到這些人馬就要倚仗羅馬的力量,並與“二哈陣營”交好。
倚仗羅馬倒是沒問題,反正以後大明的國旗便是“申字旗”,這絕對可以贏得羅馬的好感,可是大明與西班牙是存在利益衝突的,這個位置點就在呂宋。
某太子是非常希望得到呂宋這個產糧地的,有了這個地方就等於直接開發了兩三個寶島,或者擁有了一個海外的“湖廣糧倉”。
如今朝廷和東宮都不缺錢,缺的就是糧食,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無法對東虜發動反擊,這是最基礎的事情。
要是調集三十萬作戰部隊去給固守錦州的祖大壽解圍的話,按每人每天二斤糧食含肉菜)計算,每月便要達到十萬石。
作戰半年就是六十萬石,算上戰馬與隨軍瑉夫的消耗量,起碼要攢夠一百萬石才能出擊關外。
如果要與皇太雞進行長期對峙的話,就要積累兩百萬石糧草才行,要達到這個額度起碼得攢上一到兩年。
也就是說,最早要在甩鍋十四年,西曆1641年,就是後年,明軍才能得到發動進攻所需的給養物資。
現代是彈藥儲量決定戰爭時限,古代則是取決於糧食儲量,在軍糧吃光之前就必須撤軍,不然就會被敵軍給包了餃子。
某太子想得到東南亞的一個糧倉,但安南不好占領,那裡的猴子冥頑不靈,隻派出少量地麵部隊的話,很難實現長期占領。
呂宋則屬於西班牙帝國所有,攻占這裡倒是容易,這樣就等於得罪了對方,而且還可能遭到對方的報複。
對於這利弊明顯的兩大陣營,自己如何抉擇,某太子是非常糾結的,眼下隻能走一步算一步,到時候再說了。
“本宮可以負責任地告訴諸位,天下隻有無知的人才會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越是學識淵博之人,便約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與知識儲備。本宮不希望在科學院看到無知之人,因為這裡本身就是知識的府衙,在這裡,誰掌握的知識更多,誰就能賺到更多的錢。毫不誇張地說,知識就是金山銀山,書中自有黃金屋,誰能把黃金屋裡的金子拿出來,就看誰有這個本事嘍,這也是本宮任命宋應星為科學院院長的原因所在。”
老宋頭簡直就是本時代的bug,光是《天工開物》就涉及到農業、工業、商業、軍事這些方麵,說是百科全書都是低估了。
買這麼一本書,隻要識字,還有些家底,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就能把家業搞得紅紅火火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工開物》因為篇幅所限,有些內容隻是介紹了一個大概,宋應星手裡的資料更是堆積如山。
要真是將這些資料重新編輯,出版一本《天工開物》pus版的話,恐怕有原書十倍那麼厚。
自古以來就是看書容易,寫書難,看一百本書都不見得能夠寫出一本書,老宋頭能寫出一本百科全書,可見其本人的知識儲備有多麼強悍。
有這麼一位大能人物壓陣,科學院上下也就沒有敢挑事的了,向這位啥都明白又心思手巧的大爺叫板的下場是很慘的,光是他手下第一狗腿子薄玨便不是好惹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