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反攻時間得看祖大壽能在錦州苟多久,這貨要是能穩苟三年,那再好不過了。能苟兩年也湊合,但不能少於這個時間,不然某太子沒時間整頓兵馬。
進一步說,即便能給錦州解圍,也會打得兩敗俱傷,短時間內仍舊改變不了雙方的攻守態勢,大明還得繼續苟,尤其是要保住能夠野戰的兵團,不給皇太雞可乘之機。
隻有保住反擊的力量,才有翻盤的可能,否則連苟的可能都會喪失掉,淪為任辮子宰割的魚肉了。
雖然這戰術名字不好聽,但隻要適合眼下的大明王師就足夠了,野戰打不過,就必須這麼苟活下去,不然出門就是給辮子主動送餐了!
王師先苟三年?
沒錯!
某太子就打算這麼乾!
有敵人就先讓倭軍頂上去!
對辮子,特彆是皇太雞來說,這是極其厚顏無恥的戰術!
辮子入關有兩個目的,一是四處劫掠,以補充自身所需的給養,用大明的人畜錢糧來養活大清。
另外一個目的就是采取各個擊破的戰術,不斷尋殲大明的野戰部隊,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消耗大明國力的同時,削弱大明的軍力。
皇太雞明白,僅僅是打擊大明的經濟,還無法讓大清入主中原,必須先行尋殲關內蠻明軍隊的主力,最後再收拾關寧地區的人馬。
如若在多次入關之後仍然無法得手,那麼就要在關外發動決定性戰役,譬如圍攻錦州,讓蠻明朝廷處於壓力,派遣大軍前來解圍,這樣他們便可以以逸待勞了。
摸透了皇太雞的戰術,某太子才能見招拆招。
你圍攻錦州,咱就讓祖大壽一苟到底,讓你來個老虎啃王八——無從下口!
你要是入關來打劫,咱就拚命龜縮,隻要打不下來京城,又能保存大量有生力量就夠了。
皇太雞的辮子軍要是真厲害,大可以前來圍攻京城,某太子屆時一定會送給他們一個超級驚天大禮包的……
前來攻城的辮子要不死傷兩三成,某太子往後就從“朱”改姓“豬”!
這樣一來,皇太雞在關外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到了關內,也隻能打家劫舍,實現不了削弱大明軍力的目的。
反正短時期內是擋也擋不住,索性讓辮子軍隨便打劫,北方除了幾個做大城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窮得不能再窮了。
某太子就讓手下守好京城、保定、天津、太原等地就足夠了,其他地方都可以送給辮子刮地皮,真能刮出來金子,那就認栽。
隻要保住銀子和軍隊,糧食都可以從江南和南洋地區運過來,有了這三樣東西,就有了反攻辮子的本錢了。
這戰術就叫做“欲攻而先苟”!
光是聽上去就能讓人不明覺厲!
戰略大家司馬懿便是個中高手也,深諳此道,乃至諸葛亮被這貨給活活苟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是雙方對攻,抱歉,西晉和東晉就都木有了……
魏蜀兩國特點鮮明,曹魏國力強,而蜀漢軍力強。
司馬懿因勢利導,製定的戰術就是以苟為主,伺機反擊!
長時間的消耗蜀漢的國力,用苟術來遲滯蜀漢的機動作戰,轉變為對己方有利的防禦型消耗戰,這樣便可以化劣勢為優勢了。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能贏的辦法就是好辦法,與要不要臉一點關係都沒有,隻要贏了,不要臉又何妨?
故而,苟乃兵家王道也~!
二十年前,神宗就是沒什麼耐心,在敵情不明、軍力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便貿然決定主動出擊,結果在薩爾滸一戰而崩!
好好苟幾年,厲兵秣馬,攢足糧食再進攻的話,努爾哈雞翅再猖狂,他的鐵騎再能打,也鋼不過二三十萬明軍。
某太子跟歐陸三十年戰爭時期的法國采用的戰略一樣,有事先讓友軍頂上,等雙方打得差不多了,再親自上陣。
用倭軍和關寧軍來不斷消耗辮子的有生力量,耗上兩三年,等關內的王師膨脹到三十萬人,加上從歐陸運來的雇傭軍,就可以出去名正言順的反攻倒算了。
某太子隨後便設宴款待了這對叔侄,旋即讓內侍出去通知即將移藩北地的七位藩王前來覲見,正好商談分配船隻的事情。
代王朱傳齎與晉王朱審烜的封地雖然都靠近南方,但這兩位藩王是最先抵京的,一個被王樸給禍禍了,一個自投羅網,讓他們先行一步也算是變相的補償了。
周王朱恭枵的封地在馬加丹及北堪察加,崇王朱由樻的封地位於南堪察加,這兩位藩王的封地氣候算是最為惡劣的,故而在夏季便必須儘快過去建設基地。
不然到了冬季,藩國子瑉便會受凍了,戶外零下四十度,這可不是鬨著玩的,還有大量的北極熊出沒,彆等藩國沒建咋樣,人都變成熊糞了……
這四位藩王可以享受優先待遇,尤其是在船隻分配方麵,他們可借用三百艘商船,餘下的部分供其他三位藩王使用。
加上從倭國與泡菜國弄來的商船,估計可以達到千艘之多,隻要能夠用來載人,哪怕是漁船也是好東西。
能買就多買,實在買不到的話,就去泡菜國沿海直接征用好了,這算是對大明爸爸的補償,絕對不能算搶!
大明爸爸當年為了給乾兒子退敵,可是話了不少錢,如今當兒子的必須孝順爸爸才行!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