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再過幾日,讓儀封王的營盤紮穩,有了木牆最為保護,再派兵前來攻打就沒那麼容易了,勢必會陡增士卒傷亡。
有了四家兵馬支持的朱肅澲覺得己方已然是穩操勝券了,便親自帶兵圍了儀封王的營盤,當眾喝令讓朱恭櫪出來給自己道歉。
“汝寧王!彆來無恙啊?今日領兵圍我大營,所為何事啊?”
儀封王朱恭櫪躲在手持盾牌的士卒身後,僅僅露出半截戴著金盔的腦袋,笑吟吟地詢問起來。
“哼哼!儀封王!前番貴府家丁搶本王的黑熊,本王並未與你計較。貴府家丁反而變本加厲,公然搶劫本王府邸家丁所得之羅刹人戰果。更是致死兩人,致傷四人,儀封王難道不應該對本王有所交代麼?”
一提起這事,朱肅澲便越想越生氣,在大明本土沒受過這種欺負,來到“北地”反而被同宗給算計了。
搶了本王的黑熊不說,還致死致傷本王的家丁,最後想讓本王咽下這口惡氣?
抱歉!
本王嗓子不好,咽不下去!
若是事情發生之後,儀封王主動前來道歉,汝寧王也不會因為死傷了數人便公然與其翻臉。
可是時至今日,儀封王非但沒有愧疚之心,好像就跟甚子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真是著實可恨!
此番朱肅澲前來,不為彆的,就是要討回一個公道!
都說公道自在人心,但對於一些黑心之人。
若是不願意認錯,那就打到其願意認錯為止!
“汝寧王切勿聽信一麵之詞,本王以為此事原委定是一些小人所說之讒言,委實不可相信。倒是汝寧王家丁致死致傷本王家丁數人,難道不應該向本王致歉麼?”
當眾認錯?
那是不可能的!
儀封王也不打算那麼做。
在朱恭櫪看來,此事都是汝寧王手下的過錯,要說致歉,也應該是汝寧王向自己致歉才對。
“儀封王!本王真是看錯了你這廝!在此地公然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家丁狗仗人勢,家主恣意妄為!今日若是不向本王致歉,本王定要討回一個公道!”
不聽對方的說辭倒還好,聽罷之後,朱肅澲就更加生氣了,這朱恭櫪就是一個堪比市井無賴一般的老匹夫。
“哈哈哈哈!汝寧王!此番興兵前來問罪,何患無辭啊!你要戰便戰,無須贅言!本王與你奉陪到底,就怕你這些手下都是廢柴啊!哈哈哈哈!”
對於汝寧王的行事,儀封王早有準備。今日根本就沒讓家丁外出,而且暫時也放棄了修建木屋,全都用來挖設壕溝,興建木牆。
“儀封王!莫要以為如此障礙便可阻擋本王大軍推進!屆時,你便是想要給本王認錯致歉,本王還要依心情而定了!”
朱肅澲可是讓李在興將此前購買的一門小佛郎機帶來了,有了這麼火炮,甚子木牆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擺設而已。
“汝寧王!你光呈口舌之利!當真是酒囊飯袋乎???”
“點火開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恭櫪這邊也有小炮,威力雖然不大,但對付敵軍的家丁是足夠了,便低聲吩咐身旁的炮手,立刻轟擊對方的大軍。
兩邊幾乎同時開炮,隻不過汝寧王這邊的炮手將炮彈打進了泥土裡,而對麵儀封王的炮手則把炮彈打得不知蹤影了……
事情與某太子所預料的一樣,就是“村長大戰”加“菜雞互啄”!
“開火!給本王衝上去!”
汝寧王朱肅澲見到一門炮即便打中了也起不來多大作用,而且對方也有火炮助戰,便下令鳥銃手與弓箭手在刀盾兵的掩護下,抵近敵軍大營開火。
四路受各自郡王命令前來助戰的援軍也跟著過去,他們近距離廝殺不行,但遠距離為友軍提供火力支援還是可以的。
“給本王頂住!身後便是大海!後退者斬!攻破敵軍,每人賞二十兩銀子!”
見到汝寧王發了狠,形勢急轉直下,儀封王朱恭櫪也有些驚駭,立刻命令所部務必死死頂住,一旦崩潰,那就全軍都得喂魚了。
隻不過汝寧王這邊的兵力很多,幾乎是守軍的三倍,即便儀封王朱恭櫪下令所部拚死抵抗,也難以阻擋敵軍的強勢推進。
“殺啊!”
就在情況岌岌可危之時,忽然從進攻一方的背後殺來一路人馬,那便是與儀封王朱恭櫪結盟的五家聯軍。
汝寧王大軍這邊立刻被對方前後夾擊,腹背受敵,由於擔心敵軍從自己背後殺過來,軍心開始動瑤了。
“王爺!敵軍有備而來!還請王爺速速下令後撤吧!來日方長啊!切不可將我大軍主力在此地折損啊!”
李在興並沒有戀戰,見到形勢急轉直下,立刻向主人進言,隻要保存實力,日後便可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你……唉~!撤!”
出師未捷,反倒吃了一次大敗仗,汝寧王縱然再不甘心,眼睛又不瞎,自然明白己方大軍已然難以戰而勝之了,隻能下令撤退。
結果便被對方一路追殺,被殺得丟盔卸甲,幸好大營由於和貴帶兵負責駐守,擊退了來犯之敵。
回營清點之後,發現己方居然死傷不下五十人之多,氣得朱肅澲差點當場昏厥過去。
千算萬算,沒想到居然被朱恭櫪那個老匹夫給算計了!
可惡!
失了黑熊,折了家丁,又吃了一場敗仗。
想到這裡,不禁讓朱肅澲有一種壯誌難酬的感覺。
不過隻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定然要連本帶利地討回來!
自己家大業大,即便先折一陣,也沒有傷及根本。
你個老匹夫不是找了幫手麼?
好!
本王也找,要比你這老匹夫找得多得多!
朱肅澲認為既然自己聯合四個郡王還打不過對方,那就再找四個!
大不了送給其他郡王一些珠寶、瓷器、綢緞甚子的,隻要能為自己出了這口惡氣便好!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