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算回來的話,那就得被土著野人打得屁滾尿流,最後要麼跪地求饒,要麼直接選擇抹脖子上吊!
敵人實力不怎麼樣,藩國裡的物產又非常豐富,岸上可狩獵,水裡能捕魚,就這種條件還擺出一副活不下去的樣子,你演給誰看啊???
要是壓榨得太狠,百姓們還能拿你當藩王麼?
真到了那副天地,在他們眼裡,藩王連個屁都不是!
前朝是怎麼亡的?
我大明又是如何得的天下?
作為藩王,誰敢說自己不知道?
跟一堆藩王講這個道理,能聽進去多少,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即便往後真被藩國裡的百姓給宰了,那也是咎由自取!
某太子可不會給某些利令智昏的藩王吊喪,那太喪氣了。
就藩海外是朝廷政令,如何苟活就是藩王自己的事情了。
總之朝廷可以給藩王的兵馬裝備先進火器,剩下的事情就得由藩王自己來做。
做得好,那日子便會好得不得了,藩王其實就相當於海外的土皇帝。
做得不好,也隻能吃不了兜著吃,走都走不了,一切後果自負。
作為首批享受移藩海外待遇的藩王,某太子還是非常看好周王朱恭枵與崇王朱由樻的。
前者較為開明,做事老練沉穩,而且非常務實。
後者年富力強,更願意接受新事物與新知識。
雖然兩位藩王的封地的位置並不太好,不過也沒有實力較強的敵人的威脅。
隻要能在新封地站穩腳跟,發展起來的困難並不太大,三五年之內便可小有所成。
甭管其他藩王如何打理本國事務,崇王朱由樻可是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代明君的。
雖然崇國目前的國力偏弱,地理位置也較為偏僻,不過這也是相對的。
此地沒有流寇,沒有東虜,也沒有羅刹人,土著野人根本不堪一擊。
在實地勘察之後,氣候也沒有想象的那般惡劣,反而發現火山附近的土地異常肥沃。
漁業資源更是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這算是天大的驚喜了。
當然,不能忘了重要的物件,那便是火山!
在成功開采出硫磺之後,朱由樻覺得這已經不是火山了,而是一座巨大的銀山!
崇國境內的火山多不勝數,真若都是如此的話,豈不是整座半島都被銀山所覆蓋了?
想到這裡,朱由樻心內不由再次激動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為他聽太子說過,金山銀山都是能開采光的,而硫磺則不同。
硫磺是由火山噴發出來的,隻要火山“不熄火”,硫磺便能開采成百上千年。
太子從仙界得知,堪察加半島的火山還能“苟活”千年以上,故而朱由樻也就大為放心了。
一座火山的硫磺價值一百萬兩銀子,那麼一百座火山的硫磺豈不是價值一億兩銀子了?
堪察加半島有那麼多火山麼?
想來應該是有滴!
這不就意味著在一夜之間,自己便成了整個大明最為富庶的宗室了麼?
想到這裡,朱由樻不禁是一陣狂喜!
這座半島簡直是一個巨型的聚寶盆啊!
不光是朱由樻這麼想,懷安郡王朱由劄與河陽郡王朱由材這哥倆也是這麼想的。
這是朱由樻的地盤,他倆也沒有從開采硫磺礦裡賺取一兩銀子,不過也激動到無以複加。
因為他們也知道堪察加半島遍布火山,在兩天之內開采一座火山就能淨賺兩千兩銀子。
放眼整個大明,沒幾項買這賺錢速度更快了。
懷安郡王朱由劄去半島的西海岸,河陽郡王朱由材則決定去半島的東海岸。
不過哥倆的具體落腳點也很明確,那就是一定要靠近火山,火山還得濱海才行。
這樣便於開采硫磺礦,也便於運輸硫磺。隻是不能距離太近,不然容易吃火山灰。
此番就全當是學習了,在弄懂了整個開采流程之後,兩位郡王對成為礦主是信心滿滿滴。
太子在本土就依靠油礦、煤礦、金礦發家致富,把控朝廷與內閣,且穩住了時局。
那麼作為大明的郡王,自然可以照貓畫虎,沒有金礦,用硫磺礦好歹也能養家糊口。
太子說過一句至理名言,哥仨如今才深以為然。
那便是——手裡有礦心裡不慌!
朱由樻望著遠方連綿的群山,那真是打骨子裡忍不住的高興啊!
堪察加真是個好地方,能吃海鮮,能開礦!
在礦工們的辛勤工作下,船隊很快便裝滿了一百萬斤之多的硫磺,正式返航了。
朱由樻儘管還想挽留鄭芝莞幾天,不過心裡也清楚,隻有船隊早點返航,下次才能快前來。
鄭芝莞也很夠意思,臨行之前,將船隊裡的小船與出現破損狀況的大中型船隻都留給了崇王朱由樻。
這樣崇國的百姓還能繼續從事他們的捕撈大業,不至於在船隊返航之後沒幾天就開始餓肚子。
船隊裡的水手們比鄭芝莞還盼著早點再來一趟堪察加半島,因為在這裡可以免費大吃大喝。
換作大明本土,哪怕在福健當地,吃一桌子海鮮也要好幾兩銀子,而在崇國,一個銅錢都不用給。
胡吃海塞數日,最後鄭芝莞發現跑一趟數千裡之遙的崇國,自己的水手們非但沒瘦下來,裡麵的一小撮人反而開始發福了。
這也難怪,除了海捕之外,一群水手就是吃飽就睡,睜眼就開飯,上桌就是又一頓狂吃。
用太子爺的話說,海鮮都是營養豐富的高蛋白食物,等同於吃雞蛋,直接導致很多人長膘長得很迅猛。
崇王朱由樻對此毫不介意,反而非常歡迎船隊上下再次光臨崇國,這裡彆的沒有,就海鮮可以管飽!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