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兄勿要推脫了!”
“是啊!知難而退非複社之人所為!”
“還望以發兄以大局為重啊!”
“這……唉~!好吧!在下勉強為之,不周之處,還望諸位及時彌補一二!”
在眾人的合力勸說之下,朱集璜便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心裡也算是踏實多了。
“以發兄若為首輔,誰人可任次輔?”
巢鳴盛覺得既然已經推出了首輔,那次輔是不是也好一並推出來呢?
當下次輔高弘圖乃是東林宿敵,亦是江南士林之敵。若有機會,必將其廢之而下獄。
“瑞明巢鳴盛字)言之有理,在下以為士敬兄老成持重,思慮妥貼,可擔任次輔一職。與以發兄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必能大有作為!”
沈壽瑉認為鄭敷教跟朱集璜相當不說,老成持重,二人還均出自複社,換成其他派係的話,或會形成製肘之勢。
“是極!在下亦感士敬兄擔任次輔甚妙!”
薑垓覺得沈壽瑉推出的人是比較可行的,旋即附和著。如此一來,複社便可高枕無憂了。
“不可,不可,在下斷無此念啊!”
鄭敷教從來就沒想過當要員,更沒想過當次輔,如此唐突便成了次輔,未免令其有些始料不及。
“士敬勿要推脫了,此乃眾人出於真心,發自肺腑。非為你我之利,乃是為拯救大明江山社稷,救萬瑉於水火而為之!”
既然自己已經成了未來的首輔,朱集璜便要投桃報李,感謝適才鄭敷教的推薦了。
“可是在下……”
鄭敷教知道朱集璜的本意,不過直接成了大明次輔,未免有些被擢升得過高了,自己能否勝任還未嘗可知。
“為大明,為萬瑉,為士林,前輩萬不可再行推脫!”
巢鳴盛便順勢找出了充足的理由,除了為複社眾人不能輕易說出口,其他理由都可以拿來充數。
“前輩德高望重,必將力挽狂瀾!”
“是極!是極!”
“這……好吧!在下答應!”
“好好好!”
鄭敷教答應之後,大廳裡立刻想起了一片叫好之聲,有了首輔與次輔,此番己方便勝算陡增。
“那是否需要三位閣老?”
“當須如此!”
“凡是由五人協商更為容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是此道!”
“誰可入閣?”
既然有了首輔與次輔,按規矩,怎麼也要充實一下內閣,不能跟眼下似的,內閣裡隻有首輔瞿式耜與次輔高弘圖,這分明是昏君崇禎刻意為之。
怎麼也要組成五人內閣才是,如此一來,便可群策群力,彈壓朝廷裡的那些為虎作倀的狗官了。
“在下以為眉生沈壽瑉字)可入閣!”
“在下以為無補楊補字)可入閣!”
“在下以為瑞明巢鳴盛字)可入閣!”
“在下以為劉宗周前輩可入閣!”
“在下以為吳應箕前輩可入閣!”
“在下以為楊廷樞前輩可入閣!”
“在下以為沈士柱前輩可入閣!”
“……”
對於這件事,在場的眾人均有發言權,於是乎便洋洋灑灑地提了一堆人,連身在北都的劉宗周,以及身陷囹圄的吳應箕、楊廷樞、沈士柱等人都被提及了。
這些人選裡有前輩,也有後生,還有楊補這樣無團夥的旁觀者,比較起來,未免有些過於雜亂了。
“不知以發以為如何?”
朱集璜即將成為大明首輔,自己作為次輔,鄭敷教便想先等對方開口再表態,以免兩人意見背離,顯得尷尬無比。
“在下以為須為劉宗周前輩保留一席,其他兩席,最好等待次尾等人獲釋再行商議!”
朱集璜不便說出自己心儀的三人,但也有轉圜的法子,那就是暫且用劉宗周做擋箭牌,推出此位前輩,眾人自然說不出甚子,其他人也就望其項背了。
“以發所言有理,在下附議,諸位呢?”
鄭敷教聽過朱集璜的建議,便覺得的確要給當代大儒在內閣裡留個位置,老前輩不辭辛苦,前往北都,回來還不能入閣,便有些不近人情了。
“如此甚好!”
“是極!”
“劉前輩當須入閣!”
對於劉宗周的學識與資曆,眾人都算是晚輩和後生,無人敢有異議,至於另外兩個位置,由於分歧頗大,故而便同意了朱集璜所言,擱置起來,稍後再行決斷。
“在下有一事不明!”
說話之人乃是沒加入任何團夥的張履祥,眾人便好奇起來。
“考夫無須顧慮,直言無妨!”
巢鳴盛是浙江嘉興人,張履祥是浙江桐鄉人,二人算是半個老鄉,關係不算莫逆,也非同陌生。
“今黃得功擁兵,而士林無兵。陛下手中尚有廠衛,焉能同意退位讓賢?遑論洪承疇所率大軍正在大彆山區,若是順流而下,不出十日便可直抵南都城下!”
張履祥無意入仕,但作為旁觀者,尤其是還與在場的數十人熟悉,還是想為眾人提個醒,莫要好大喜功。
“嘶……”
眾人聞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黃得功與洪承疇這一內一外,處理起來,確係是件棘手之事啊!
黃得功擁兵上萬,還皆為天子之兵,能征善戰不說,對狗皇帝崇禎極為忠心,輕易不會繳械投降。
洪承疇領兵在外,麾下人馬近二十萬之巨,若是南都生變,此人聰慧過人,豈能坐以待斃?
“我等連崇禎那昏君都不曾怕過,還會怕黃闖子那等莽夫?若我等貪生怕死,何以挽救大明?”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