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諸位愛卿言之有理!”
皇太雞想了想,覺得如此行事,倒是能夠避實擊虛,畢竟蠻明軍隊的特殊武器再厲害,野戰時也抵不過驍勇善戰的大清鐵騎。
是役王師一次便損失了近九十門紅夷大炮,其他火炮數量更是高達數百門之多,亟待補充。
鑄炮廠倒是又造出了三十門,隻能補上一部分差額,剩下的部分,若是想要儘快補齊,便隻能通過繳獲來補上了。
能消滅數萬甚至十數萬蠻明兵馬,又能繳獲大量的火炮與糧食,說不定還有運往錦州的銀子,這還是很劃算的。
更重要的是,能把關外的蠻明軍隊一網打儘,即便是有個彆漏網之魚,也不足為懼了。
待王師大獲全勝之後,便可直搗山海關,一舉攻克這座礙事的關隘了。
沒了山海關這座屏障,蠻明便無險可守了,其都城已然成為大清王師的囊中之物了!
“皇上,若是圍城打援,則可發揮我大清鐵騎驍勇善戰之優勢,不但八旗兵可奮勇爭先,檬古健兒更是能夠恣意施射、砍殺蠻明雜兵!”
剛林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檬古兵在攻城時沒出多大力,大清可以不計較,但打野戰,那就不能再推三阻四了。
“臣附議剛林所言,皇上,此番檬古諸旗可作牽製之用,而我大清八旗兵則能給予蠻明援軍致命一擊,如此配合,便可勝券在握!”
希福立刻領會了剛林的意思,便出了個還算聰明的主意。
“皇阿瑪,兒臣願率檬古諸旗出戰!”
豪格的正藍旗到手還沒捂熱呼,就被折騰沒了,新補充的人馬根本就沒多大戰鬥力,還不如檬古兵。
於是豪格便把心思放在了檬古諸旗身上,十一個旗,每旗抽出一個甲喇,那也等於兩旗多的人馬。
“嗯!容朕三思!”
對於自己兒子那點小心思,皇太雞當然很清楚,不過念其在攻城時也是竭儘所能,不想像某些人故意保存實力,倒是可以考慮這個建議。
“不知十四弟意下如何啊?”
諸多宗室裡最聰明,除了自己,便是多爾袞了,皇太雞還想聽聽這位十四弟的意思。
若是多爾袞亦同意圍城打援,那就派兩白旗衝鋒陷陣,否則必須說出服眾的理由才行。
“皇上,臣弟願率兩白旗為先鋒!”
多爾袞早就想過如此扳回一城,唯一可能的法子就圍攻錦州,迫使王在晉出戰。
錦州倘若有失,必定震動蠻明朝野,王在晉不可能不為錦州失手的後果負責。
既然文臣都建議皇太雞發兵錦州,自己再推辭便是犯眾怒了。
圍攻京城時,兩白旗都在防備蠻明勤王之師以及征糧,故而毫發無損。
這會兒自己再不願出戰,可就成了眾矢之的了,故而莫不如主動請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好!有十四弟率兩白旗出戰,王師必可大獲全勝!”
多爾袞無比痛快地答應下來,讓皇太雞很是高興,至少免去了一番規勸的口舌。
“……”
看著多爾袞的側臉,多鐸很是不解,二哥是不是睡傻了,這事還有爭先的?
狗蠻子弄出甚子鐵甲戰車,還有甚子飛艇,戰力可是不得了。
兩白旗再損失人馬的話,真會傷了元氣的。
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公尚可愛都返回了駐地,二哥代善遠在義州防備祖大壽。
“諸位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
問過文臣及十四弟的意見之後,其他人,包括濟爾哈朗、阿巴泰、杜度等人的意見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濟爾哈朗仍率鑲藍旗留守沈陽,朕將率兩黃旗及外藩三旗禦駕親征,十二弟阿濟格)、十四弟多爾袞)、十五弟多鐸)率兩白旗為先鋒,朕將檬古八旗之正四旗交予十四弟指揮,如何迎戰,皆由十四弟全權負責。豪格負責統領檬古八旗之鑲四旗負責策應,伺機斷其糧道。兩紅旗為後援,占領敵軍屯糧之地,兩灰旗及三順王兵馬負責圍攻錦州,不得有誤。”
“是!”
至於何時出兵,眼下還沒出正月,關外冰天雪地,錦州那邊稍微暖和一些,但也遠不如關內。
此時若是包圍錦州,王在晉能派援兵來救麼?
估計不大可能!
於是皇太雞便打算過些天再說,先將發兵之事定下來,具體時間,得看天氣變化情況。
不過再晚也不能晚於正月末,路上還得走些日子。
好在關外不像關內,而且發兵錦州比進攻京城的路途短了一多半。
若是三軍全速前進,三天之內必到錦州城下。
此番是假攻城,真打援,也就無需動用太多的包衣了,帶去兩萬人就足夠用了。
關鍵看王師能否打援成功,反之冥頑不靈的祖大壽是決計不會主動棄城投降的。
“二哥,你為何主動要做先鋒啊?”
等退朝之後,多鐸實在忍不住了,便詢問起來。
“不然如何?等先鋒的差事落到咱兄弟頭上?”
多爾袞聞言不禁覺得好笑,你真以為這先鋒的差事躲得過去?
“……”
此話直接把多鐸給問住了,他倒是沒細想過這個關鍵。
“二弟,蠻明援軍短期之內未必能來救援錦州啊!”
阿濟格想了整個過程,倒是覺得王師近期不會有所斬獲。
“那還不好?”
多爾袞可是不想再損兵折將了,能不打就不打。
“二哥,你到底是何用意啊?”
多鐸不想再繞圈子了,必須弄個明白才是。
“遼西明軍之戰力,明顯遜於京城守軍。倘若其出戰,王師自然可以獲勝。否則,我部便可一直守株待兔。”
“……”
“更何況,你以為倭軍隻來這一次?蠻明太子何等狡詐,嘗過甜頭之後,焉能不會故計重拾?若是開春之後,倭軍卷土重來,兵力與上次等同,甚至比上次還多,王師還當如何?你不是亦知曉倭軍之戰力麼?是遼西的明軍好打,還是倭軍好打啊?”
“……原來如此!”
多鐸聽罷,真是佩服二哥的深謀遠慮,連倭軍都被二哥給算計到了。
比起遼西的狗蠻子,倭軍真是一坨又臭又硬的石頭,難啃至極。
五六萬倭軍就夠讓自己頭疼的了,若是來地再多一些……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