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後方開辟出了一大片產糧地,隨後又發現了巨型鐵礦,手裡有了糧與鐵,皇太雞便有了擴軍備戰的資本了。
尤其是鐵,此前大清非常依賴晉商來提供,如今晉商已被那魔童殺儘,而鐵卻再也無須從關內購買了。
有了鐵礦,便可造出海量的甲衣,用來武裝新擴編的士卒。
在與蠻明的人馬接戰數次之後,王師將士們紛紛抱怨蠻明盔甲甚厚,連穿甲箭在近距離都無法射穿。
而且棉甲保溫性較好,但非常不利於夏季作戰,每每捂得將士們汗流浹背,甚至在高溫暴曬之下,出現眩暈中暑的情況。
之前礙於大清缺少鐵礦,皇太雞才沒有遣人仿製用鐵較多的蠻明新式甲衣。
這下有了足夠的鐵礦石,便可隨便進行冶煉與仿製了,人手一件都可以。
唯一的困難是這種新式甲衣需要鐵匠長時間的大力錘煉,方可打造完成。
可謂是費時、費力、費鐵、費錢,若是裝備三十萬人馬,總價可是相當之高。
價錢是一方麵,工藝難度是另外一方麵。
通過安插在京城的細作探知,蠻明已經發明了一種專門用來鍛造鐵板的機械。
力大無窮不說,而且連牲畜都不需要,隻需喂些水和煤即可,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細作在信中報告,一部此等機械所發之力等於十名甚至二十名鐵匠之和。
蠻明士卒所穿之甲衣,隻需由此等機械鍛造二十次即可成型。
同樣一件甲衣,換成大清的鐵匠,隻怕要錘打數百以至上千次之多了。
因為有分開安裝的正反麵,一名鐵匠一天打造一件甲衣,往多了說,也就兩件而已。
看似挺快,可一年下來,刨去休息的時日,三百件就頂天了。
一百名鐵匠不過才三萬件,想要造出三十萬件新式甲衣,便需要一千名熟練鐵匠。
將時限縮短到半年的話,所需鐵匠數量便需要翻倍才行。
除此之外,還要打造頭盔、刀槍、箭頭、戰馬用甲衣、馬蹄鐵。
吳三桂率部遠走上京,倒是讓皇太雞想起一件事。
那便是利用發現巨型鐵礦,可以冶煉大量鐵礦石的機會,打造出一支鋼鐵之師,用來對抗那魔童的火器部曲。
蠻明各部雖然擅用火器,可隻要大清王師加強防護,蠻明火器之威力便要大打折扣了。
當年金軍大舉南下,依靠拐子馬與鐵浮屠所向披靡,如今大清依然可以仿效之。
皇太雞有意將十旗子弟,約七萬五千騎兵全部升級為重甲具裝的鐵浮屠!
若是還有富餘的重甲,便將檬古八旗與外藩三旗的五萬四千人也武裝起來。
如此一來,手握近十三萬刀槍不入的鐵浮屠,便無須再懼蠻明士卒使用鳥銃施射了。
皇太雞還打算給漢軍十旗以及三王一公所部,每部均武裝一個甲喇的鐵浮屠騎兵,屆時便於協同作戰。
加上這部分的話,鐵浮屠騎兵總數將達到十六萬之巨!
一旦在平地上衝鋒起來,猶如排山倒海一般駭人!
光提升騎兵部隊的戰力還不能讓皇太雞徹底放心,對於以步兵和炮隊為主的漢軍與三王一公所部,皇太雞還有所考量。
在遼西與關內摧城拔寨,主要靠這些人馬,不能固步自封,當須與時俱進。
既然那魔童都大肆武裝蠻明步兵,皇太雞認為大清這邊也要有所應對才是。
換裝新式甲衣是一方麵,而且要大量仿製蠻明的那種鐵甲戰車。
不光四麵覆蓋鐵甲,還要在每輛戰車上安裝一門可以連續開火的小型佛郎機。
有了這種戰車在前麵推進,在開火的同時阻擋蠻子打過來的炮彈,後麵的王師步兵方可順利跟進,不至於在衝陣之前便損失連連。
按照每五十個步兵裝備一輛戰車來計算,皇太雞要求造出四千輛戰車,用以武裝二十萬步兵。
在工廠產能有限的情況下,前期先造出兩千輛,佛郎機不夠就用其他各型小炮以及鐵桶炮來補足。
大清比蠻明有個明顯的優勢,那便是工廠無所謂利潤,大部分做工的都是出苦力的奴才,故而可以將成本壓縮在一個極低的水準上。
那些有本事的工匠給點賞賜就行了,同樣一款戰車,大清這邊的成本完全可以比蠻明低一倍。
儘管紅衣大炮不如蠻明的重型火炮射速高,可還是王師所必需的武器,皇太雞要求在明年入秋之前,至少要造出一千門。
有了十六萬鐵浮屠、四千輛鐵甲戰車、二十萬鐵甲步兵、一千門紅衣大炮,皇太雞不信還打不過那魔童麾下的蠻明人馬!
這等戰力可是比當年金軍南下進攻趙宋時要厲害許多,金軍都能奪取趙宋的半壁江山,大清自然更是可以!
吳三桂不是要去上京麼?
那就讓其看著好了,當年氣吞山河之景象,今世還會重演!
最讓皇太雞高興的是,遣人仿製飛艇也有了喜人的進展。
在入夏時,大清製造的第一艘飛艇已經完工了,一切部件與外形,均和蠻明的那款彆無二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充氣尚需數十人手搖鼓風機,所需的升空時間較長。
原本燃料很成問題,在蠻明都城生擒活捉的兩名飛艇兵說猛火油不能用來當作燃料。
不能保證足夠的溫度不說,由於都是外行,還引發了一場大火,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沒人知曉蠻明是如何冶煉這種黑乎乎的火油的,儘管細作知道那就是煉化塔,可根本無法靠近。
細作還請過負責煉化的蠻明工人喝酒,在席間打探消息,結果對方也不清楚詳情。
就知道到了一定的高度,都有標記,他們按部就班將裡麵的油料弄出來就行了。
具體是如何做到的,偌大工廠隻有寥寥數人知曉,幾乎都是那魔童信任的太監。
細作隻能將畫有煉化塔外觀的圖紙遣人送出來,然後將探得的內容寫明,算是交差了。
皇太雞能如何?
隻能遣人照著做了一個,然後讓手下慢慢摸索!
“摸索”的意思就是一邊煉,一邊研究,說不定煉著煉著就研究明白了。
貌似跟太上老君煉丹是一個道理,蠻明能做到的,大清也一定可以做到。
至於煉出來的到底是些啥玩意,大清上下沒一個人能弄明白……
如何證明對飛艇有用呢?
直接把成品裝進噴射器裡點著,看看單位時間內的發熱量,差不多就應該行了。
煉了半年,飛艇燃料的事情也沒弄出頭緒,可得到了一樣副產品。
那就是蠻明用來鋪路之物,黑漆漆的很惡心,但配上碎石鋪路很管用,這算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