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彭賓見聞_明末黑太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黑太子 > 第957章 彭賓見聞

第957章 彭賓見聞(1 / 2)

某太子一直認為,文化產物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更是一種無形的戰鬥力。

對此觀點,拜讀過某太子諸多著作的當代頭號大儒劉宗周深以為然。

在看過《關外秘史相冊典藏版》之後,劉宗周又覺得自己茅塞頓開。

原來還可以這般製造並使用書籍,真是勝讀十年純文字的書啊……

像在南都被天書點醒的徐孚遠、陳子龍等人,不願再陷在泥潭裡。

之後來到北都,某太子也為其安排了差事。

徐孚遠年過四十,誌向尚存,可筋骨已經不如年輕人了,某太子就讓其為劉宗周打下手,一起編寫字典。

陳子龍等年輕之人,均有報國之誌,更願意投筆從戎,經過相關考試與三個月的軍訓,正式成為東宮衛隊的文書。

待經過專業進修之後,便可晉升為軍官。

對於這夥南方來的人,某太子根本不會強求與強留。

時間差不多了,便可按照本人的意願行事了。

想留下的,自然能夠賞個薪水更高的差事。

想回家的,寫封介紹信,某父皇看在某孝子的麵子上,也不會為難這些人。

某太子特意贈送了這夥人兩套《關外秘史相冊典藏版》,剛好每人一本。

可以一邊傳看,一邊進行學術交流……

陳子龍等少數年輕力壯之人甚至隨軍出征,參加過灤河大戰。

對於如此規模的戰事,與無比恢宏的場麵,正符合這些人心中的夙願。

凱旋之後,陳子龍還將經曆說給徐孚遠聽,讓後者開讚歎之餘,不禁大為遺憾。

待王師北伐,徐孚遠定要拚死向某太子求個隨軍文書的差事,也好能夠得償所願。

陳子龍等人將經曆寫信告知江南的友人,加之照片與報紙的佐證,讓南都城內的市井流言不攻自破。

就跟當初北都城內有人說某太子被皇太雞打得大敗而歸一樣,南都仍有不少居心叵測之人,等著看某太子的笑話。

隻不過崇禎對某孝子的本事還算是清楚的,這孝子心眼太多,詭計多端,縱使打不贏,也不會輸得過於難看。

崇禎一方麵是盼著大明王師取勝,不至於讓某孝子葬送十萬精銳。

另一方麵,也是希望借王師大勝之餘威,震懾整個江南地區的賊子們。

某孝子雖然比較能氣人,但也比較能打仗。

一次乾掉三萬東虜披甲兵,還是在野戰的情況下。

經過反複核實無誤之後,崇禎自然是龍顏大悅。

這下江南指望可以改朝換代的賊子們徹底沒了念想,要麼跪地求饒,要麼滾出大明!

某孝子在軍事上的勝利,或者說沒有失敗,讓某父皇變相夯實了對江南地區的控製。

一些漏網之魚本想借著暴明軍隊落敗之際,再次發動叛亂。

沒成想,連客觀條件都不具備了,最終隻能偃旗息鼓。

先後投靠某父皇的陳名夏、彭賓、阮大铖等人,在聞訊之後,紛紛以此大做文章。

對於大明的形勢,一頓大吹特吹,是役王師再次大獲全勝,取得輝煌勝利,完全歸功於三軍將士用命,太子指揮得當,皇帝高瞻遠矚……

內容讓某太子看了都感覺比較反胃,但聽說銷量是實打實的超過了五十萬份!

這說明啥?

說明一群牆頭草沒啥主見,哪邊能贏就向哪邊靠攏!

這下沒人再敢大肆抨擊某太子花錢甚多,重用親信,壓榨百姓,窮兵黷武了。

隻能挖空心思表示要求太子,趁皇太雞新敗,尚未恢複元氣,儘快收複遼東故土。

對此,某父皇根本不打算搭理這些人。

曆史經驗告訴某父皇,打東虜這苦差事可不是誰都能乾,更不是誰都能乾好的。

李成梁、熊廷弼、王在晉、袁崇煥等人,全部折戟在遼東,要麼死在當地,要麼調離職位。

隻要某孝子是虜酋皇太雞的天敵克星,能夠再次讓王師重創東虜大軍,有朝一日必定可以收複遼東。

那某父皇就樂意出錢出糧,並且不予理會彆有用心之人的奏疏。

某父皇的底線就是首先,大明不能亡。其次,東虜要被消滅,故土要被光複。最後,自己還是皇帝。

隻要某孝子能滿足這三個前提條件,一切都好說!

現在看起來,大明多半是亡不了了,甚至還真有中興的跡象。

起碼朝廷對稅收的控製力大大地加強了,而且賑濟情況也比較理想,且流寇實力被大幅度地削弱。

更重要的是,隨著與荷蘭簽署《明荷友好通商條約》,大明的沿海貿易正在飛速發展,稅費自然大受益處。

儘管由於鄭氏集團的存在,海稅還是收不上來,但商品出口的稅費,朝廷還是能拿大頭的。

北方大力出口新奇商品,南方則以傳統產品,諸如絲綢、茶葉、瓷器為主,可以說互補性比較強,而且商品的重迭部分很小。

雙方簽約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南廷從出口商品這塊便得到了約四十萬兩銀子的稅費,這讓崇禎大為欣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似這筆錢遠不如農稅、商稅、礦稅,甚至查抄反賊得來的銀子多,可朝廷等於幾乎沒乾甚子事情,就在港口坐等收錢。

按照某孝子的計劃,往後每年往來於東西方航線的荷蘭商船,會高達兩三千艘,是當下的十倍左右。

照此規模,僅出口一項的稅費,南廷便可收入不下四百萬兩銀子,將大大改善對農稅一項的依賴。

某父皇的計劃是,未來出口稅,即關稅,與農稅、商稅的征收規模大致一致,均要達到五百萬兩。

如此一來,刨去給北廷的支援,南廷手裡還能剩下一千萬兩銀子,足以應付各項日常開銷了。

最近幾年的確會比較緊張,但隻要挺過這段最艱難的時期,情況便會大為改觀。

再說南廷再困難,也不如北廷困難。

北廷不但要負責抵禦東虜入侵,還要調集官軍圍剿西北與湖廣的流寇。

這兩個任務都非比尋常,南廷沒人能做好,更多的人會擔心自己會遭到牽連。

某孝子就責無旁貸,這是自己家的事情。

弄不好的話,就被流寇和辮子,裡應外合給搞涼涼了。

崇禎十五年,彭賓等人被派來觀摩學習,主要是看看《京師日報》的報館以及所謂的世界傳媒集團是如何運作的。

某父皇在讀過某傳媒集團已經出版的諸多雜誌之後,便覺得自己也能效仿,但僅僅是個想法而已,具體還要派人去學,總不能照抄吧?

彭賓這些頭腦靈活的倒戈之人,便被派過來,要好好學一學,回去之後,好能也出些雜誌等讀物。

這些家夥來得非常是時候,也就是《關外秘史相冊典藏版》出版發售後的三個月,銷售熱度遠未散去。


最新小说: 惡毒女配下鄉後,被絕嗣糙漢嬌寵 竊醫術,奪至親?神醫嫡女殺瘋了! 修仙界大佬穿成真千金,爆火娛圈 霓虹下的舊手機 全球末世,旅行青蛙幫我囤物資 惡雌挺孕肚流放,雄獸們寵瘋啦 飼鴉的魔女 寵你生生世世 四合院:從怒懟眾禽開始走向巔峰 三國:我帶黃巾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