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八年春季,張獻忠帶著東拚西湊得來的兩萬人馬及三萬多家眷,奉旨出征東勝神州,又稱北美洲。
鄭氏船隊從天津出發,沿去往北地藩國的航線一路北上,經堪察加半島南部去往阿拉斯加。
具體走阿留申群島航線還是白令海峽航線,由鄭芝莞自行決定,大致抵達阿拉斯加灣就可以卸貨了。
預計在六月份抵達目的地,張獻忠所部有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南下,一切順利的話,應該可以走到加拿大西部的海岸山脈一帶。
在離京之前,經某新皇特許,張獻忠等人在各大景點及城門樓子前合影留念,因為有生之年都不大可能返回本土。
臨近登船,張獻忠跪地向京城方向磕了三個頭,他這輩子沒服過誰,但這年紀不大的小皇帝算是個有本事的人物。
船隊不但裝載了士兵與家眷,還攜帶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及各種生活用品,省些用的話可以支撐差不多三年之久。
某新皇甚至力排眾議,將十艘飛艇也送給了張獻忠,還幫助其培訓了一批飛行員。
有了這東西,在地廣人稀的加拿大,張獻忠所部人馬行動起來就方便多了。
船隊還帶了五十輛坦克、一百門佛郎機、五百門迫擊炮,及相應的配套彈藥。
張獻忠所部裝備燧發槍五千支、手榴彈二十萬顆、箭矢二十萬支、長矛三千支、刀盾五千套、板甲五千副。
除了各種書籍與文具,某新皇還贈送了五十瓶真靈、五萬盒舒爽、草藥五千斤,過冬衣物每人一套,帳篷五千頂。
餘下,就全靠張獻忠及麾下人馬自力更生了。
到了那邊無所顧忌,再混不出來,就隻能怪自己是個廢柴了。
李定國得到某新皇的允許,在天津送彆他的屠夫義父。
這位被迫留在本土的義子也很想隨義父遠征東勝神州,但不能出爾反爾,也隻能對義父磕頭謝恩了。
張獻忠深感欣慰,不忘勉勵二子幾句,少了個兒子,心裡雖頗感失落,可能此子被皇帝看中,也算是其修來的福氣了。
大軍在西曆三月一日登船,抵達阿拉斯加灣西岸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三十日了,航行了整整九十天。
儘管已近夏季,可在極北之地,眾人初來乍到,根本感覺不到本土同季的那種氣溫。
鄭芝莞在船隊卸貨之後便立刻返航了,因為路途太過遙遠,船隊回到本土已經入秋了。
張獻忠還不忘示好這位上家,往後隻要能從本土運來物資,不論這邊有甚子特產,鄭芝莞都可以低價購入。
旋即命令大軍在岸邊駐紮三天,修整之後,利用氣候較佳的時期,立刻向南挺進。
在夏季結束之前還走不出北極圈的話,等天氣迅速轉涼之後,便要凍死不少人了。
隊伍裡也有學會使用六分儀之人,可以實現簡單的定位。
遭遇不利地形是,可讓飛艇升空偵察,以糾正進兵路線。
最近去往南方的路線就是沿著海岸線前進,張獻忠較為中意的目標是溫哥華。
但由於所部缺少馬匹,還有不少家眷,導致大軍南進速度很慢,估計今年也就能走到王子港。
根據皇帝送給自己的冊子所述,有個叫洛山雞的地方特彆好,那裡四季如夏,莊稼一年三熟,可謂人間仙境。
不過位於西班牙控製範圍之內,奪取那裡勢必要與西夷大打出手一番,張獻忠隻能將此地作為遠期目標。
大軍走了近三個月,於八月二十五日抵達了大概是王子港一帶。
鑒於氣溫正在迅速降低,考慮到所部情況,張獻忠便決定在此地安營紮寨,一切等到明年開春再說。
若是不打算奪取洛山雞的話,張獻忠覺得留在加拿大境內也挺好的,往後將此地改名叫“張拿大”!
在南下的過程中,大軍捕殺了不下五百頭熊、上千隻狼、上萬隻鹿,長度在一尺以上的鮭魚超過五十萬條。
一路上出了少數長得跟明人近似的土著之外,跟沒沒遇到過一個西夷,看來方圓數千裡確係如皇帝所言,是片無主之地。
往壞了說,這地方就算土匪都得失業,因為無人可搶,那些土著比土匪還窮。
往好了說,今後封賞倒是不愁地盤了,在地圖上隨便一指,就可以賞賜方圓上百裡了。
這地方還有個好處,那就是參天大樹比人還多,兩人合圍都抱不過來的樹比比皆是。
像上百年樹齡的大樹,在本土恐怕隻能給王公用來修府宅,這裡百姓蓋木屋都可以享用。
張獻忠到了東勝神州,再也不是某新皇的監下囚了,搖身一變又成了“八大王”。
不過嫌之前的綽號太晦氣,便改了名字,給“大王”舔了一筆,遂叫“天王”!
因為有了飛艇,在這邊可以橫著走,想來作為天王也並不過分。
往後登基稱帝,成了皇帝,那就是天皇了!
張獻忠在路上甚至連國號都想好了——大東帝國!
現在,大東帝國的子瑉們正在歡天喜地的砍樹,因為總算可以有個安穩的落腳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鄭芝莞留下的二十艘大船和五十艘小船正在沿海一帶捕魚,加上岸上的狩獵,基本可以讓子瑉們填飽肚子。
根據皇帝與地圖上判斷,這裡的氣候基本與堪察加半島相類似。
不過那邊有活火山給土地升溫,靠近海邊的王子港勢必會更冷一些。
張獻忠特意找了一塊以一片樹林隔開海岸的地方來紮營,好能避開從海上襲來的冷風。
木屋必須在一周之內建好,因為八月份,這裡就開始飄雪了。
再拖延下去的話,恐怕在野外生火,晚上也會凍死人。
這倒是逐漸堅定了張獻忠繼續往南的決心,因為越往南就越溫暖。
目標就是溫哥華,那一帶的標誌很明顯,一個河口對著西邊一個大島。
到那裡作為最終的落腳點,也便於利用大島避開冷風侵襲。
等到了溫哥華再決定是否繼續南下,但就眼下這種情況,一直留在王子港是肯定不行了。
按照眼下的行軍速度,走到洛山雞估計得大後年!
考慮到要與西夷打一仗才行,張獻忠又不願意輕易折損人馬,便不打算走那麼遠去搶地盤了。
擔心鄭芝莞找不著自己,張獻忠一路上還不忘叮囑手下,要多做較為醒目的記號。
譬如在海邊的石頭上刻字,再用木頭在沿岸搭建巨型標誌等等,總之能讓船隊易於察覺。
鄭芝莞知道所部人馬肯定不會留在阿拉斯加挨凍,就是去南部某個地方落腳。
不過再來也是明年春末夏初的事情了,這會兒都得自力更生才行。
來到這裡的家眷都有一種被朝廷流放的感覺,可能經常吃到肉,便算是最欣慰的補償了。
張天王做不到愛瑉如子,但也不會坐視百姓被餓死、凍死,甚至被當地的土著給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