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下午,在休息之後,鄭成功、鄭舉、鄭紹與楊展、唐通、羅岱坐在一起,商議是否追擊敵軍敗兵一事。
大明獲勝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除非虜酋皇太雞親率大軍來到北地,否則來來三五千人,也不會扭轉戰局。
海上有鄭家騏的艦隊負責保護,完全無須擔心狗韃子再次從海上來犯了,眼下黑水並非封凍,狗韃子根本無法從陸路過江。
追擊逃竄到福國腹地的狗韃子自然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問題是福國連同守軍及鄭軍所擁有的戰馬合計不過兩百餘匹。
通過俘虜口供與戰後清點,是役供擊斃一千一百二十二隻狗韃子,俘獲八百七十五隻,兩項相加不到兩千人。
較其四千五百的總兵力,差不多有兩千五百人在逃。
這可是相當大的數額,己方僅憑二百多騎兵實難將其斬儘殺絕。
儘管福國的獵戶與百姓對周邊地形都較為熟悉,但隻要狗韃子逃進山區,進剿起來便相當的費時費力。
寒冬對敵我雙方來說都是把雙刃劍,楊展與鄭成功都先後詢問過福國獵戶與自家往來北地的水手,關於當地的情況。
結果就是很不樂觀,在有木屋的前提下,才能熬過將近五個月的寒冬,即使冬季過去了,氣溫也不會像關內那般暖和。
基本上在十月之後,福國百姓收完莊稼,便僅以打獵與捕魚為主要活動了,餘下就是跟熊一般躲在屋子裡貓冬。
四部人馬裡,隻有楊展所部擁有在本地的作戰經驗,餘下三部都是過來幫忙的。
對於在寒冬進山圍剿狗韃子,不論是鄭成功還是羅岱與唐通都有些躊躇。
但打還是要打的,不然這兩千五百人的狗韃子可是相當大的一股力量。
在收攏之後,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威脅福國的安全,單憑福國的兵馬根本無力抵擋。
故而必須先行追擊一番,若是未能得手,再行計較。
戰後第二天,由鄭舉率四千人協同福王兵馬,以及近千受傷士兵看家。
楊展、羅岱、唐通、鄭成功自帶麾下人馬分成四路,向福國腹地進行圍剿。
由於缺少騎兵,每路人馬互相間隔隻有不到五裡,同時配有獵戶作為向導。
約定往返時間為七天,因為輜重車輛攜帶的糧食隻夠大軍吃七天。
按照每天行軍四十裡計算,三天便可深入福國腹地上百裡之遙。
若是還發現不了東虜主力的蹤影,便須立刻返回,防止中了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
作為天子門徒首次自行領兵出征,某尊師也不是一點禮物都不給。
鄭成功此行便攜帶了兩艘飛艇,作為偵察之用,可是比偵騎好使多了。
在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在飛艇上光目視距離便可達到二十裡地以上。
隻要沒有密林掩護,成群結隊聚集起來的東虜兵是肯定會被飛行員發現的。
果不其然,在飛艇升空大約半小時之後,便發現了距離福國都城以西約十五裡處有煙塵的痕跡。
隻要地麵上升起煙霧,在高空俯瞰是非常明顯且容易察覺的。
但由於目標距離很遠,加之樹林遮蔽,使得飛行員無法確定是否有東虜兵馬活動的跡象。
四部人馬在飛艇的指示下,便向既定目標區域合圍過去,同時也要小心避免半路被東虜伏擊了。
距離福國都城十裡之內的樹木均已被砍光,當初遷移過來的百姓便挑選大樹較少的地方用以開荒種地。
十裡之外的腹地裡也有不少農田,但此時由於時節原因早已無人在上麵活動,偶爾會看見一些鳥類與野獸的蹤跡。
東虜兵馬不太可能出現在田間地頭,暴露之後必將遭到大明王師的攻擊,隻能隱蔽在山林裡。
待各路明軍抵達目的地之後,確實發現了地麵上留有大量的灶坑,甚至還有傷死的傷兵。
其中一部分甚至是被同伴殺死的,從新剌的刀口處便可分辨。
東虜在前天夜裡潰敗時,到底攜帶了多少糧食,目前無法得知。
楊展與鄭成功均不認為狗韃子所攜帶的軍糧足夠其在附近長期作戰,但也不能中了對方的減灶之計。
在獵戶與偵騎的帶領下,按照其行軍的蹤跡,大軍繼續向腹地進行追擊。
飛艇在距離灶坑西北約十裡發現了東虜兵活動跡象,超過一萬五千明軍立刻撲了過去。
越往前走,狗韃子留下的腳印就越發的明顯,而且數量極多,很有可能是其主力。
儘管坐擁不下五倍的兵力優勢,楊展等人也不敢輕敵大意。
狗韃子本就是好惡鬥狠之輩,此時又被逼上絕境,隻要不決意逃竄,必然會拚死反撲,以作困獸猶鬥。
此時天空已經被灰色的雲朵覆蓋,大量雪花從天而降,能見度驟然下降,飛艇也在風力的作用下,開始向海邊飛去。
餘下的事情就要靠地麵部隊來解決了,四部人馬便開始了拉網式掃蕩。
一旦有其中一部發現敵人或被狗韃子攻擊,其他三部立刻向兩翼迂回包抄,力爭圍殲掉這股敵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清勇士們,殺了狗蠻子才能活命,為皇上儘忠的時候到了!”
錫圖庫見到狗蠻子尾隨而至,便決定利用此地的山地地形,伏擊前來送死的狗蠻子。
而且攜帶已然的糧食所剩無幾,再不拚命的話,在被凍死之前,就要被活活餓死了。
隻有擊敗了眼前這股狗蠻子,繳獲其攜帶的吃食,才能維持所部人馬繼續作戰。
意識到自己到了窮途末路的清軍士兵已經抱定了必死決心,是役若是不勝,那就隻能去山裡當野人了。
在看到明軍已經走到了既定的伏擊區域之後,錫圖庫簡短接說,作為動員之詞,而後全員衝殺下來。
下手的目標是位於最東側的唐通所部,兵力約兩千七百人,可以說雙方的規模大致相當,不過唐通部攜帶了三十餘輛坦克。
“弟兄們!給本將頂住!咱附近都是援軍,定要殲滅這股狗韃子!快打信號彈!”
唐通騎在馬上,揮舞著長刀號令周遭手下。
隻要坦克還在,步兵便無需害怕,完全可以原地防禦。
至多半小時,位於己部西側的鄭軍便可前來相助。
唐通不相信己部在有坦克的情況下,還抵擋不住狗韃子半小時的進攻。
所有坦克,連同輜重車輛立刻被推到了敵軍發動進攻的方向上,作為掩體與火力點來使用。
不論是步兵還是坦克兵,在狗韃子衝過來之前,都有足夠的時間裝填一次彈藥。
“給爺上刺刀!弄死狗韃子!陛下有令,狹路相逢勇者勝!”
由於遭到伏擊的距離很近,用火槍之多能發射三次,搞不好隻能打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