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兵力如何?”
“目測綿延十餘裡,不下百萬!”
“嘶……嗯~!再探!”
“嗻!”
皇太雞此時並不在薩爾滸,而是在渾河的支流蘇子河畔的馬兒墩寨。
在重新看過地圖之後,皇太雞發現若是按照蠻子的進兵路線來揣測。
恐怕薩爾滸已經在可能發展交戰地點的後方了,那魔童選擇避開蘇子河,走直線攻打大清的赫圖阿拉!
不過這絕非易事,因為赫圖阿拉以西還有一座灶突山可以作為阻擊地點。
隻有翻過灶突山,再走一段距離,才能看見赫圖阿拉。
不出意外的話,蠻子大軍一定會經過灶突山,便可圍繞此山來設伏了。
“皇上,為今之計,可命人在灶突山兩旁,至蘇子河邊,廣挖陷馬坑,再迅速挖設一兩條壕溝!”
寧完我立刻獻上了一計,決不可讓蠻子大軍順利抵達赫圖阿拉。
“皇上,須派大量步兵上山,並將火炮部署在山區,以克製蠻子大軍推進!”
苦等了這麼多年,眼看大清國的轉機就要來了,範文程自然也不甘落後。
“好!命漢軍與三王一公兵馬迅速後撤,以便在灶突山挖設陷馬坑與壕溝。各旗所轄檬古騎兵前去滋擾,以遲滯蠻子大軍推進。”
上次在千山,那魔童見到地形不利,便不再前進了。
此番其若是想要攻取赫圖阿拉,不往前走都不行了。
皇太雞便要將此山一帶作為那魔童及其部從的喪身之地!
“父皇,兒臣願領兵在灶突山下衝陣!”
豪格第一個出列請命,在平原上打不過狗蠻子就罷了,換成山地戰,便是大清王師的天下了。
“父皇,兒臣亦願領兵助戰!”
“父皇,兒臣亦願領兵助戰!”
“父皇,兒臣亦願領兵……”
豪格已經五十了,但在皇太雞麵前,隻能繼續孝順,好在皇阿瑪身體康健,使得他十四叔並未像蠻子天書上所述那般跋扈弄權。
不過三十二歲的皇四子葉布舒、三十歲的皇五子碩塞、二十二歲的皇六子高塞和皇七子常舒、二十一歲的皇九子福臨、二十歲的皇十子韜塞,已經都可以為皇阿瑪衝鋒陷陣了。
這等於豪格直接多了六個直接競爭對手,若是大清早奪得關內十年,這些事根本就不存在。
而當下,對於豪格來說,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大問題了。
若自己再不表現地出類拔萃一些,恐怕皇位真要落到自己的某個弟弟手中了……
皇太雞對於豪格還是放心的,雖然長子脾氣火爆,也不善於思考,但每役必定傾儘所有,比那些刻意保存實力的家夥要強不少。
其他六個能出戰的兒子,暫時每人也隻領了鑲黃旗的一個甲喇而已,還是副手,將主是自己的心腹將領。
皇太雞不可能讓這六個兒子瓜分了鑲黃旗,那就等於削弱了兩黃旗的戰力,進而削弱了皇權,使得自己手裡的實力弱於兩白旗了。
豪格還是統領正藍旗,其他六個兒子隻能做梅勒章京一級的將領罷了。
皇太雞心裡很清楚,若論實戰經驗,自己這六個兒子加起來都不如杜度甚至尼堪!
“近天機已到,我大清王師便順應天機,於灶突山及周遭阻殺進犯我大清國之蠻明人馬。朕命三順王、續順公所部步兵與炮隊上山,漢軍各旗於山下挖設壕溝,用壕溝阻擊蠻明騎兵推進,滿洲八旗設伏於灶突山與蘇子河一線,檬古各旗埋伏於灶突山以南之山地,待蠻明人馬輕敵冒進,便可予以迎頭痛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吾皇英明!大清必勝!”
多爾袞的正白旗帶著正綠旗還在黑水一帶與蠻明諸多藩國兵馬作戰,故而是役大清王師隻有八旗,但也夠用了。
按照蠻子的進兵速度與路程計算,抵達灶突山腳下至少需要兩天時間,這還是在不下雨的情況下。
在此期間,大清王師二十餘萬人馬全力挖設壕溝與陷馬坑,貌似還是夠用的。
隻有在這兩個任務都完成之後,各部才能各就各位,否則必須繼續挖地!
擊敗了這股狗蠻子,大清王師就能入主中原,甚至奪得天下了。
這不禁讓所有披甲兵再次興奮起來,他們可是時刻惦記著關內的花花世界。
關外越往北,便越是苦寒之地。
比較起來,隻要奮勇殺敵便可獲得睡關內蠻子女人、住蠻子宅院的機會,那是非常值得一乾的。
當初狗蠻子是如何用壕溝與陷馬坑來阻擊大清王師的推進,如今便要讓他們自食惡果,大清天兵連本帶利地討回來!
“報!陛下,王師周遭出現大量東虜騎兵,數量不下數萬人之多!”
“可有進攻跡象?”
“隻是靠近滋擾,不曾發動強攻!”
“嗯!再探!爭取抓幾個活口問個明白!”
“是!”
此舉說明皇太雞已經發現己部的行蹤了,至於下步棋會怎麼走,還得通過俘虜的口供來推測一番。
隨軍的騰機思自然能夠與對麵的檬古騎兵順暢溝通,能否套出一些有價值的情報,就看這位老兄的本事了。
有大量特種兵在,而且對方主動送上門來,抓活口就一點都不困難了。
如今乙邦才已經退居二線,負責在北都訓練特種兵。
在火線帶著特種部隊作戰的是某新皇門徒的張煌言,在諸多徒弟裡,這位算是有勇有謀了,不會白白葬送掉寶貴的特種兵。
“陛下,根據俘虜之交代,該部前來,隻是領命來滋擾王師推進,其將主不曾下令攻殺衝陣!”
“嗯!有勞了!”
“陛下客氣了!”
張煌言與騰機思都做完了本職工作,餘下的就要靠某新皇的腦細胞了。
或許皇太雞知道自己的戰術意圖,隻不過這麼做的用意何在呢?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