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與荷蘭握手言和,就等於在海上多個強大的盟友,但這還不夠讓法國利於不敗之地。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日漸衰落,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的頭銜又重新回到了東方……
法國海軍與荷蘭海軍聯手對付英國海軍,獲勝幾率是很大的。
但英國海軍若與西班牙海軍聯手,法荷艦隊即使取勝,也會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想要降低代價,那就是在強強聯合的基礎上,再拉進來一個強大的夥伴。
對法國來說,明帝國就再合適不過了,世界上找不出比其更合適的了。
“倒不是不行,但有一個前提條件!”
“陛下可否直言相告?”
“朕想要整個東印度群島,進而徹底打通去往澳洲的海路通道。荷蘭似乎並不想讓朕得償所願,所以大明與荷蘭有一定的利益衝突。不過朕可以保證,隻要荷蘭放棄東印度群島,那麼朕可以給予其一定的補償,同時立刻締結三國同盟條約!”
“陛下,你所指的補償是……”
魯伊特聽過翻譯所述的內容之後,聚精會神地詢問起來。
放棄東印度群島,進而獲得明帝國的支持,這倒不是不能商量。
東印度群島雖然控製這東方世界的大部分香料產地,可無法讓荷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然而明帝國卻可以幫助己方擊敗英國與西班牙,這是之前孤軍奮戰的荷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搭乘戰艦在泉州接受補給的時候,魯伊特看過鄭芝龍的鐵甲艦艦隊,真是達到了無比羨慕的程度。
雖然當時看到的隻有八艘,但普特曼斯告訴他,鄭芝龍已經有整整四十艘鐵甲艦,比法國與荷蘭采購的數量加起來還要多一倍。
毫無疑問,用這四十艘鐵甲艦可以輕而易舉地摧毀布萊克那個該死的家夥所率領的英軍艦隊。
問題是,鄭芝龍憑什麼為荷蘭去打仗呢?
用整個東印度群島來換取明帝國出兵幫助荷蘭消滅英國海軍,這似乎是比較劃算的事情。
但這僅僅是魯伊特的想法,到了東印度公司以及議員們的耳朵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補償貴國六艘鐵甲艦,朕還會讓鄭芝龍率鐵甲艦隊奔赴歐洲,屆時三國聯合艦隊可以對英軍艦隊以及西班牙艦隊進行圍剿,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兩個麻煩。或許你覺得這還不夠,那朕可以告訴將軍先生,英國沒了海軍,就不會威脅到貴國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等屬地了,法國也可以魁北克與路易斯安那這兩款麵積很大的地盤。如果把眼光放長遠的話,你就會發現,北美屬地要比東印度群島的價值大得多。東海岸特彆適合捕魚、種棉花和糧食,要是貴國大規模移瑉的話,那裡便是最好的落腳點,貴國的戰略縱深將會瞬間增加十倍不止。”
某新皇說罷,便遣人拿來一張地圖,這上麵顯示的是一種擬定好的分蛋糕的方式了。
荷蘭得到整個東海岸至五大湖地區,法國得到魁北克、加拿大東北部、路易斯安那、墨西哥。
大明則得到真個西海岸,等於說,北美被三國給瓜分乾淨了,不容第四方跑過來橫插一杠子了。
法國得到的土地麵積比荷蘭大得多,是因為法國人口已經超過一千八百萬,完全具備了移瑉北美的能力。
荷蘭人口還不到五百萬,連在本土自保都成問題,彆說北美的地盤,真的在歐洲吃了敗仗,連東印度群島都保不住。
當然,如果這兩家都不打算搬過去的話,那就肯定控製不住北美定居者了。
用不了兩百年,北美便會誕生一個說荷蘭語的國家、一個說法語的國家、一個說英語的國家、一個說西班牙語的國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某新皇的幫助下,還有張大粽子的武裝團夥,甚至包括印第安瓊斯帝國、喬丹黑叔叔帝國……
好幾個帝國在一起天天亂燉,那將是多麼歡樂的場麵啊!
大明整體移瑉北美,那真是會累吐血的,讓張獻忠帶著犯人們過去攪和就行了。
某新皇也不希望看到北美出現一個可以與大明相匹敵的國家,那就是天大的威脅了。
北美至少要有四到五個國家,這樣才能保持均勢態勢。
由於張獻忠所部人口較少,兵力也就不可能太多,某新皇會持續不斷地為其添柴火。
未來至少要幫助這個團夥打下整個西海岸,這樣才能確保北美不被歐洲人給二一添做五分掉。
大明控製住東南亞,占領澳洲,保持與中東的聯係,就等於坐在鐵礦山上,同時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石油供給。
印尼也有儲量巨大的米納斯油田,不過完全可以當作戰略儲備,暫時保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隻要奧斯曼帝國還控製著中東,某新皇就可以用大明出產的一堆商品換取對方大量的石油了。
此舉不但可以向對方傾銷商品,控製中東市場,還能賺取差價。
由於中東那邊的油層都很淺,很多都是自噴井,甚至比開采自己的油田還劃算。
一手控製著石油,一手握著各種技術,屁股坐在鐵礦石山上,等於發展工業的前提條件都解決了。
可以一年三熟的東南亞的定位就是大明的糧倉,每年提供的糧食必須達標。
土著們要是繼續偷懶耍滑,那就完全沒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了!
所以荷蘭人給也好,不給也罷,最後大明都會得到整個東印度群島。
至於用什麼方式,那就要看荷蘭人的智慧了。
或許他們並不具備一定程度的智慧,一切決斷全靠拋銀幣的正反麵……
“陛下,如果想要說服我國議會同意,最好能夠拿出十二艘全新的鐵甲艦!”
魯伊特決定漲價,以便讓自己掌握更大的回旋餘地。
“朕可以給你十二艘全新的鐵甲艦,但你要保證不會漲價,朕多一艘都不會再加了。”
十二艘致遠的造價加起來還不到一千兩百萬兩,得到整個東印度群島無疑是非常劃算的事情。
某新皇也可以派鄭芝龍的艦隊去奪取,可讓荷蘭人與英國人走到一塊的話,加上西班牙人。
三夥卷土重來,在辮子尚未被徹底消滅的情況下,大明腹背受敵,屆時也會很難受的。
要知道,隻要雙方大打出手,戰爭成本肯定在一千萬兩以上。
與其那樣,還不如買下東印度群島……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