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非常心痛一次折損三個牛錄的八旗兵,那些都是實打實的精兵,損失一個就很難再補充上,更彆提說一次打光近千人了。
在大陸明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最後能夠突圍者寥寥無幾,基本都死在鏡泊一帶。
多鐸很想派兵營救,可手裡原本隻有兩個甲喇,即十個牛錄的八旗兵,剩下的都是檬漢騎兵。
派去多少都無濟於事,最終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隻能作罷,而且還要向南撤退,一直退入長白山地區。
山區已經下雪,多鐸就是在賭明軍不會在正式入冬之前,發動對山區的大規模進攻。
他也確實賭對了,大明聯合部隊各部,要麼急於去海邊登船回家,要麼想要進入安樂州以北的關內地區,根本無暇在此時向山區挺進。
猛如虎等部人馬在斬獲近前八旗兵之後便收兵了,能在返程時有所斬獲,已經讓各部上下很是高興了。
周遇吉得到報告,便猜出附近還可能有更多的東虜兵馬,但最佳的進攻時間已經過去,各部必須在暴雪之前返回關內或抵達海邊。
本次北伐行動宣告結束,加上去年那次因為洪水無功而返,兩次北伐隻有萬餘斬獲,周遇吉隻能在回京之後向昊菁皇帝謝罪。
“愛卿何罪之有啊?一路奔波,快快請起,賜座!”
“臣不敢!”
“原本天災乃是人力不可抵擋之事,而東虜所采用之遊擊戰術更是難以根除。若是愛卿執意如此,豈不是在含沙射影,說朕不懂兵法,不諳邊務?”
“臣……”
“好了!朕會對愛卿一如既往的信任,隻要愛卿筋骨還行,還能指揮數次北伐!”
順雞要像他爹那麼打的話,辮子在三年之內就得被他徹底折騰涼涼了。
現在的遊擊戰術就是最大限度地掩蓋辮子江河日下的軍力情況,還能四處牽製大明王師的戰略進攻。
此次北伐,王師也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空手而歸,起碼還消滅了上萬隻辮子。
隻要將這種反複掃蕩的戰術堅持下去,鬆花江以南地區的辮子會越來越少的。
“臣不敢跟廉頗將軍相比,但筋骨尚可,無須陛下掛懷!”
“那便好!好好調養三個月,開春之後還由愛卿帶隊北伐。此番愛卿不是了解東虜的戰術了嘛?下次北伐便可以將計就計了。”
“恕臣愚鈍,陛下的意思是……”
“固守鬆花江防線,然後可將注意力放在江南地區,重點就是進剿進行遊擊的東虜騎兵部隊。”
“陛下,那進攻東虜腹地之事……”
“隻要東虜主力未滅,還有餘力進行大規模的遊擊戰,他們便永遠會有腹地。現在是在鬆花江北岸,以後是在黑水北岸,再往後可在鮮卑利亞地區。對付東虜當須以打擊其有生
力量為主,他們最難恢複的就是人口,尤其是八旗兵。糧食一年一熟,一個八旗兵長大可是需要十五年,故而消滅一個八旗兵比燒毀一百畝良田還重要。”
“臣了然,陛下英明!”
某新皇對東北的情況一清二楚,尤其是鬆花江以北到黑水以南地區,算是辮子所能控製的最後一片良田了。
等將辮子趕到黑水以北地區,哪裡的氣候就不支持種植水稻了,隻能種麥子,而且土地也並不肥沃。
順雞想要留在鬆花江以北地區,就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哪怕對大明王師進行遊擊戰,也是一種相當大的成本。
一年打死你兩萬人,十年就是二十萬人,而且隨著炮樓與堡壘的建立,往後辮子進行遊擊的空間會被壓縮得越來越小。
某新皇沒讓坐鎮沈陽的洪承疇回來,給這廝的最新任務是在開春之後,從安樂州以北開始,大規模興建炮樓,而且要儘快延伸到鬆花江岸邊。
這個工程周期或許會長達兩三年,但前期投資也不會打水漂,以後建設通往剌魯衛的鐵路,這些炮樓就可以作為保護沿途鐵路的哨卡。
“愛卿看看這個吧!”
某新皇將關於雲南發生土司叛亂的事情的奏報拿給周遇吉,這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陛下,此等消息是否需要北廷出兵?”
周遇吉還不知道皇帝讓他看這消息是何用意,隻能先行試探地詢問一下。
“沐天波已經解決了,那裡還有老將軍龍在田坐鎮,輔以馬士英,應該無礙。之前朕還得到了一批參與叛亂的俘虜,業已將其押往漠南金山了。”
對於這批俘虜,沐天波在奏疏裡說的很是委婉,不過某新皇一眼就看出對方的目的。
想要蒸汽坦克?
隻要價錢合適,那就完全可以!
某新皇照單全吃,而且每人折價從沐天波定的十兩,提升到二十兩,然後按照總價,用一百輛蒸汽坦克來充抵。
鄭省英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運抵南洋金山挖礦的礦工數量不下五萬。
某新皇安全同樣的標準,直接安排了五百輛蒸汽坦克裝船,將分批次運抵緬甸南部,送給甩鍋爹。
至於沐天波已經派人押送的約五十萬土著,某新皇也願意接收,隻要甩鍋爹不反對就行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不了一人一半,五十萬土著折算成二十萬青壯的價錢,雙方均收獲一千輛蒸汽坦克,就算是皆大歡喜的結果了。
某新皇相信,隻要有兩千多輛蒸汽坦克出現在緬甸戰場,莽白那隻白眼狼是累吐血都翻不了盤!
一輛蒸汽坦克的戰鬥力就相當於一百個騎兵,隻多不少,兩千輛蒸汽坦克就意味著二十萬騎兵的戰鬥力!
至於戰象……
那玩意要麼變成保護動物,要麼去動物園混吃等死!
往後凡是不聽話的土司,一律可以遷到北方的礦區定居。
反之,聽話的土司隻要跟著王師參戰,都能分到麵積不小的土地和不錯的戰利品。
某新皇很是任何沐天波與馬士英的建議,而且能猜出多半是後者想出來的。
蒸汽坦克這玩意自從問世之後,就成了騎兵的天敵克星。
隻要在平原上作戰,有蒸汽坦克出沒的地方,騎兵就隻能退居次席。
哪怕一輛蒸汽機歇菜的坦克停在那,也能用坦克炮讓一群騎兵都無可奈何。
荷蘭、法國、奧斯曼,甚至瑞典都不約而同地想要引進這種武器。
對於前二者,某新皇已經對其轉讓了蒸汽機技術,在轉讓坦克製造技術的門檻就沒當初那麼高了。
每家兩百萬銀幣,加起來也就是四艘致遠的建造成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