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順雞五年1663)冬,順雞皇帝著急了所有旗主,在原蠻明蘇溫河附近的行轅裡商議要事。
最近兩年的敵我態勢有戰場變化,對大清來說是愈發的被動。
儘管蠻明人馬並未占得太大便宜,可仍舊給大清王師造成了七八萬左右的損失。
由於各旗主都對麾下精銳珍惜使用,使得八旗兵僅折損了不到五千,算是能讓順雞稍感安慰。
但令其惱火的是,從半島掠來的泡菜人,以及妄圖左右逢源的檬古人,麵對蠻明人馬的進攻,居然開始成批量的投降了。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兆頭,一旦有了先例,長此以往的話,恐怕距離大堤崩潰就為期不遠了。
開始是千餘人,後來是上萬人,若不予以製止的話,往後便是數萬人去乞降蠻明了,大清國威蕩然無存不說,還會影響實力。
故而順雞才想要召集群臣,商議個辦法,不論是好主意,還是餿主意,都得先拿出個主意才行。
“都說說吧,但說無妨!”
“……”
“十四叔足智多謀,乃是我大清智囊,不知有何妙計?”
“皇上,臣倒是有一計,隻是……”
“十四叔無須瞻前顧後,能為大清分憂,朕可以考慮任何計策!”
“皇上,如今蠻明連年發兵百萬北犯我大清,且其戰車、火炮、鳥銃之技藝均已超過我大清,工藝上乘不說,裝備數量更是以萬億而算之。王師雖仍舊悍勇非常,可麵對裝備精良之蠻明人馬,頻現後繼乏力。即便伏擊敵軍,亦不能占得上風,至多也就能取得兩敗俱傷之結果。而蠻明不論人口、國力、軍備,諸多方麵業已超過我大清,久而久之,兩國實力差距將會更加巨大,戰場表現便是如此。那些降明之人便是覺得大清取勝無望,方才投奔過去,好能苟活之。今大清版圖超過以往,然戰略態勢卻愈發被動,人口雖近千萬,然分於遼闊沃土,麵對蠻明攻勢,各地實難管理。若是集中起來,則無法耕作。臣以為當須未雨綢繆,仿效耶律大石……”
“十四叔可說的是西逃?”
沒等多爾袞把話說完,豪格便跳出來質問,這是他絕對不能接受的法子。
“西征!”
多爾袞對這個不恰當的字眼予以了更正,以免刺激到帳內眾人。
“哼!有何區彆?此地乃是我大清興龍之地,祖祖輩輩皆生活於此,若是拱手讓給蠻明,豈不是虧對列祖列宗?十四叔在百年之後,有何麵目去見列祖列宗?我等大清健兒,既然生於此,當須死於此!”
豪格等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了多爾袞露出破綻的時候,這頓大義之言說出來之後,心裡頓時舒服多了。
“若是不走,大清便會亡國矣!”
“十四叔此言分明是危言聳聽!”
“依你判斷,若是不走,麵對蠻明攻勢,大清還能支撐幾何?”
“……自然是萬萬年!”
“哼哼!”
豪格放出了大話,多爾袞冷哼一聲也就不再多言了。
眾人根本就沒將豪格的大話聽進去,全都在盤算多爾袞拋出的問題。
大清還能支撐幾何?
對帳內眾人來說,這可是個要命的問題。
答不上來不要緊,隻要跟對人就行了。
否則,那就剩下死路一條了。
多爾袞那麼聰明,不看好的事情定然是沒有轉圜餘地的。
眾人仍舊沒表態,得罪豪格無所謂,那就是個自始至終都沒腦子的莽夫。
關鍵在於皇上是怎麼想的,萬一皇上不同意睿親王的提議,那之前這番話就算是白說了。
“十四叔不妨將所想和盤托出,朕亦能權衡利弊得失。若是王師西征,將至何處?所需時間幾何?會消耗糧食與兵馬幾何?”
順雞見群人仍舊不敢表態,便直接發話,因為自己心裡也是非常的忐忑不安。
隨著蠻明人馬北犯的持續,每次進攻縱深都會比之前更加向北。
王師能擋住一次兩次,三次五次,若是蠻明發動更多次北犯呢?
順雞有種預感,王師防線早早晚晚會被推到黑水一線。
屆時豈不是意味著大清國土要在黑水北岸了麼?
再向北的話,就肯定會跟那邊的蠻明藩國接壤了。
蠻明藩國倒是不足為懼,出動萬餘勇士足以滅掉。
然而之後呢?
繼續被蠻明大軍北犯?
“皇上,臣以為天山以西是我大清東山再起之地,那裡水草肥美,氣候與遼東相似。與蠻明西部隔著上千裡的荒漠,便是天然屏障。尤其是該地盛產汗血寶馬,若王師騎兵能夠得到此馬,配合火炮、戰車,便是所向無敵了。臣聽說此前在蠻明境內起事的李自成與柴時華均率部在此地盤踞,業已經營多年,想必此地定是宜人之處,我大清若能得到此地,焉有不興之理?臣此前算過,西征大約耗時十八個月,人均須攜帶三石糧食。若能省些吃,兩石亦可。動身迅速,未能讓蠻明追軍趕上的話,想必不會損失太多兵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爾袞覺得此地已經不宜久留了,能快動身便再好不過了。
在這邊多留一年,便要多死上萬大清勇士,西征全程最多也就折損這些人馬而已。
多爾袞的意思就是兩白旗的意思,阿濟格與多鐸是不可能反對多爾袞的提議的。
當然也有人有先見之明,此時已經快要跑出大清國的控製範圍了,譬如勇順王所部。
吳三桂帶著自己的兵馬與百姓,目前紮營於捕魚兒海清水泊)。
再往西就是以前韃靼的勢力範圍了,眼下也是喀爾喀部落的地盤。
吳三桂倒是沒降明,但貌似也不打算為大清國衝鋒陷陣了,在皇太雞後期便是如此想法。
現在三順王與續順公沈誌祥都有類似的想法,隻不過做的沒有吳三桂那麼明顯而已。
明擺著打不過,還繼續跟蠻明的百萬大軍死磕,那不是勇猛,那是傻透了!
多爾袞的計劃就是,趁此機會,將那些聽話和不聽話都給帶走,豪格例外……
等抵達西域,你們愛這麼折騰都可以。
哪怕繼續拉出去單過,不也是為大清開疆拓土嘛,無可厚非。
到了那邊,天高蠻明遠,能夠大展拳腳,四麵出擊,又無需擔心蠻明打過來。
當下的情況是,除非能將所有死去的八旗兵都複活了,再找出克製蠻明火器的好法子。
否則,大清國所麵臨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而且任何人都能猜到,無非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順雞聽完點點頭,沒有當場表明態度,隻能宣布日後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