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太多,但絕對夠過日子的,而且酋長們還能讓手下跟著北進和西進的明軍打羅刹與辮子,還能賺一筆軍餉錢。
明軍雖然已經開啟了初步機械化的進程,但隻是個開端,現在還需要騎兵配合,尤其是遠程奔襲,掉鏈子的坦克根本指望不上。
檬古騎兵要求不高,且吃苦耐勞,隻要按時發軍餉和糧草,那就能他們的祖先一樣,在條件艱苦的西域和鮮卑利亞戰場長期保持戰鬥力。
不論對付哥薩克還是辮子騎兵,對大明王師來說,檬古騎兵都是很好的幫手,綜合消費比並不比以物美價廉著稱的倭軍高多少。
至於那些牧場有礦的酋長,跟騰機思兄弟一樣,都迅速向某新皇這邊靠攏了。
再嘗到回味無窮的甜頭之後,便開始一門心思地享受生活了……
利用采礦獲得的分紅,不但在北都購置了豪宅,還品嘗了大洋馬。
城內諸多的好物件,這些酋長都一個不漏地要享用一遍,甚至包括抽水馬桶!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騰機思兄弟帶頭之後,草原上的朋友們便都打算照搬。
很多酋長以及親屬在北都安家之後,隻是在春季之後,才會乘坐火車回去。
等入秋之際,便會返回北都,準備過冬,不會再在草原上忍受凜冽的寒風了。
這也就是一部分貴族,除了那些不騎馬就不能活的家夥,其他人都想在紙醉金迷的北都活到死為止……
留在北都也不是光花錢,不賺錢,賺錢的機會有的是。
牛羊都有浮動價格,牛皮羊皮也有人才規模收購。
隻要自家的牛羊肉很好吃,飯館、酒樓的老板在嘗過之後,都願意批量進貨。
那些經營羊蠍子、涮肚的地方,為了招攬顧客,就喜歡從草原的酋長那裡進貨。
北直隸不是沒有人放牧,由於耕地的開發,適合放牧的地方越來越少。
而且北都人口已經突破了五百萬,有錢且愛吃肉的人實在太多。
尤其是那些在北都的外商,在嘗過了火鍋與烤串的味道之後,恨不得天天到店裡去吃個痛快。
以至於整個順天府都供應不了如此龐大的需求量,必須依靠草原的供應商才行。
在北都也能知道本地的物價水平,隻要酋長們兜裡有錢,都願意在北都采購,然後支付運費,利用鐵路運到草原,讓部落的人再沿途站點接貨。
這比在草原中間商那裡得到的報價要低不少,省去了中間環節,可是少花了一大筆錢。
隨著三座巨型銅礦的相繼開發,有了大量的原材料之後,北廷現在是完全不缺銅錢了。
順便還能用銅錢向倭國換購大量的白銀,每年的交易金額都在兩百萬兩左右。
德川二貨大將軍在交易中得到百分之五的好處,那就是十萬兩銀子。
加上大明工廠製造的諸多土特產,包括雪花糖在內,二貨大將軍每年都能獲得上百萬兩銀子的利潤。
這還不算銷售報紙等刊物獲得的收益,故而真心實意地與昊菁皇帝合作,隻有好處便大大滴有!
在收複整個東北之後,倭軍也不是沒有用武之地了。
在南方,可以幫助崇禎皇帝繼續打擊莽白的緬軍。
在北方,可以幫助大明的諸多藩王防禦層出不窮的羅刹人。
今年是崇禎四十年,距離崇禎皇帝親征緬甸已經過去了快六個整年了。
經過將士們的浴血奮戰,大明王師總算是控製了緬甸的大部分地區。
麵積達到七成左右,餘下三成地方,主要是山區,仍然被堅忍不拔的莽白占據著。
征緬之役的困難程度超出了崇禎皇帝的想象,哪怕現在軍事行動的主要負責人是五皇子朱慈煥,對於徹底收複緬甸也是踟躕不已。
為了填補鄭成功率部出征西班牙之後所產生的軍力空缺,崇禎皇帝左思右想,終於同意雇傭五萬倭軍入緬作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看到這些廉價的雇傭軍確實如某逆子所言的那般強悍之後,便追加到十萬。
等到大量倭軍開赴緬甸戰場,老將宋紀利用援軍總算是穩住了四處漏風的防線。
征緬明軍本來便是以本土南方人為主,而且還有沐天波與馬士英的北路軍配合作戰。
東南亞地區本身就高溫濕熱,加之蚊蟲叮咬,以及緬軍所采取的夜襲和遊擊戰術。
哪怕明軍藥品與防具準備的都較為充分,也感覺到防不勝防,一不留神便會吃虧。
崇禎皇帝已經五十七歲了,逐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甚至暈倒過兩次。
在五皇子與文臣武將們力勸多次之後,方才同意回南都休養身心。
不論如何,征緬之役沒有打輸,隻要穩紮穩打,便可逐步壓縮敵軍的活動範圍,最終將其徹底消滅。
這算是崇禎皇帝最為欣慰所在,說明自己並非亡國之君,反而在登基以來的功績上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雖然略遜於某逆子,但總算是無愧於心了,百年之後去見列祖列宗,不至於被罵得猶如狗血淋頭一般。
聽說鎮海公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率軍攻入了西夷老家,還攻克了都城,讓崇禎也高興不已。
儘管嘴上不承認大明在某逆子的帶領下,從中興逐漸走向盛世,大有超過永樂時期的勢頭。
但崇禎基本也認可,某逆子能夠扭轉戰局,擊敗東虜,並為大明開疆拓土。
在文治武功方麵遠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略優於自己……
大明國力逐漸強盛,國祚恐怕比秦、漢、唐、宋這四朝時間之和還要長呢!
當然,這隻是崇禎的主觀想法,任誰麵對如此大好局麵,都會如是想像。
現在認為昊菁皇帝是隋煬帝翻版的人已經大為減少,不過仍有人等著出現窮兵黷武的惡果。
那些人都已經被視為傻子了,此前大部分不看好昊菁皇帝的人都承認自己看走眼了。
原因很簡單,大明王師已經收複了遼東與奴爾乾都司,連檬古都被招撫了。
財務收入連年增加,糧食收成亦是如此。
眼下兵精糧足,焉有頹勢之狀?
王師都打到西夷老窩去了,你還不承認昊菁皇帝是一代明君,這不是睜眼說瞎話麼?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