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複遼東與奴爾乾都司之後,大明便得到了一個土地最為肥沃的產量區。
前期保守估計至少也有五六千萬畝,因為大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北直隸的耕地麵積是五千八百萬畝。
整個東北的麵積遠大於北直隸,遷移過去一千萬人,按照每人得到十畝地來計算,那便是一億畝。
東北的土地真不夠用的話,還可以向黑水上遊北部開墾,反正都是奴爾乾都司的地盤。
北地諸多藩國雖然發展多年,但之前由於飽受辮子的侵襲,人口並沒有驟增。
導致所占據的麵積仍然很有限,也就是沿海至縱深五百裡到頭了。
實際上超過二百裡,居瑉就很少了,動物比居瑉的數量多得多。
那便是真正意義上的開荒,成人至少可得五十畝,而且歡迎多多耕種,隻要秋收的時候按麵積交地頭糧稅就行了。
不過那邊沒有東北對關內的農戶吸引力更大,每年參加闖東北活動的關內農戶都在百萬人以上。
主要以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五地的農戶為主,到了那邊之後,農戶立馬變地主了。
人口夠多的話,家家戶戶都可以擁有上百畝土地,降雨比西北要多得多,河流更是不少,無非是冬天比關內寒冷一些罷了。
隻要蓋好木屋,保暖就沒問題了,人能熬過寒冬活下來,等開春之後,種地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前三年完全免稅,後三年實施半稅,也就是農稅隻交一成收成就行了,其他的糧食都可由農戶自行支配。
從第七年開始,才須繳納全額稅費,也不過兩成而已。
此舉就是在鼓勵農戶遷往東北,在那邊開荒種地。
隻要當地明人的數量占據絕對優勢,朝廷對於東北的控製便容易多了。
“三年全免三年減半”的命令在當初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少文臣認為某新皇對農戶太過有待了。
對此,某新皇的解釋很簡單。
收複整個東北,前後耗時不下六十年的時間,軍費耗資超過三億兩銀子。
陣亡將士超過二十萬人,辮子入關劫掠導致關內的財產損失至少一億兩銀子。
為此,大明帝國差點被窮凶極惡的辮子給打得直接崩潰!
如此對比起來,用減少農稅的辦法來換取東北的穩定,難道不劃算?
誰有比這更好的法子,都可以提出來,隻要符合實際情況,便可采納實施。
當然,沒想能想出既不花錢又不死人的完美策略,最後隻能按照某新皇的意思來辦。
關外地多,哪怕家家戶戶都種土豆,也不至於餓死。
不被餓死,那麼百姓就不會輕易發生叛亂。
比起關內,無疑移瑉關外對於朝廷和百姓都是很好的選擇。
東北隻是氣候寒冷,生存環境看似惡劣,其實百姓隻要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其他方麵反而比困在關內老家好太多了。
某新皇認為,再過十年,也就是再給東北調過去至少五百萬百姓,整個東北的情況就會徹底穩定下來。
雖然較於後世,東北依然是地廣人稀的情況,但好地方都被明人占據了。
加上駐軍通過鐵路和河流參與防禦,山溝裡的土著不滿意也蹦達不起來了。
某新皇認為消化東北需要三十至五十年的時間,不過自己等得起,屆時草原也會一並被消化掉。
貫穿草原的鐵路會將整個草原一分為二,不但能夠起到控製草原的作用,還可以將數萬大明王師迅速投送到鮮卑利亞中南部地區。
草原比東北其實更好消化,因為順雞被打跑之後,當地沒跟著跑路的酋長都被招撫,牧瑉也跟著受益。
最開始開發的礦區便是奧尤陶勒蓋礦,該礦蘊藏黃金超過一千三百噸、白銀高達到七千六百噸、銅三千萬噸。
由於附近塔溫陶勒蓋煤礦的開采,前者被稱之為漠南一號礦,後者被定名為漠南二號礦。
這還不算完,為了加速消化草原,某新皇決定開采漠南三號礦,也就是哈馬戈泰金銅礦。
該礦可提煉精銅七十萬噸,黃金超過六十六噸。
漠南四號礦“查乾蘇布爾加”,礦石儲量比三號礦多四千萬噸,含銅量高百分之五十五。
三號礦與四號礦距離一號礦都不算遠,而且在地圖上幾乎呈一個比較規則的三角形。
還有位於草原北部的額爾登特銅礦,含銅礦石高達十八億噸,含銅量比四號礦還要高百分之十以上。
都提煉出來可得超過一千一百餘萬噸銅,更重要的是,該礦還有伴生鉬金屬,可提煉出四十五萬噸鉬。
這是製造戰艦和坦克裝甲的重要金屬元素,某新皇自然希望能夠儘快開采。
不過由於礦工數量不足,開采該礦的計劃還要順延。
憑借眼下開采的四座礦山,加上牛羊的包銷,用來養活草原的幾十萬牧瑉是足夠用了。
酋長們得到了豐厚的回報,自然不想再與大明作對了。
既然在氈房裡躺著就能賺錢,乾嘛還要帶著手下去拚死拚活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尤其是某新皇實施了主要四種土特產的平價銷售策略,直接打消了各部落敵視大明的想法。
在草原上能夠買到不太貴的鹽、茶、鐵、布這四樣東西,比之前便宜太多了,那幾乎沒人想要殺入關內劫掠了。
更何況明軍已經更新換代的武器裝備,現在天上有飛艇,地麵有坦克,手裡握著左輪步槍,腰間挎著手榴彈袋。
再也不懼所謂的蒙古鐵騎了,衝過來就是送馬肉的……
在威逼利誘之下,特彆是看到順雞的清軍已經跑到西域去了,而且沒有打回來的念頭。
草原上所有的檬古部落都效仿最先投誠的蘇尼特部落,向大明皇帝朱慈烺稱臣。
而且某新皇也不用他們納貢,隻要在開采礦山的同時,實施平價易貨就行了。
雙方各取所需,還能享受礦山帶來的巨額紅利。
這種待遇要是還不滿足,那就要刀兵相見了!
某新皇對待這些部落也很友善,牧區有礦石的可以按照給蘇尼特部落的待遇分成。
反之,則大明每年都給沒礦的部落一筆錢,算是安撫費用,隻要不叛亂,便可年年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