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一路西進,打到了裡海,大清王師照樣兵強馬壯。
雖然在西域一帶,還要遭受蠻明的威脅,但過了玉茲之後,真是海闊天空一般。
在大清王師麵前已經沒有任何能夠較量一番的敵手了,可謂是順風順水,順利之至了。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呀?”
順雞還要聽聽其他人的意見,不過也就是做做樣子而已,形勢已經很明朗了,沒幾個人會支持豪格的。
旁邊的架子上擺著一張繳獲來的地圖,上麵的紅圈便是多爾袞提及之地,顯得非常醒目。
“臣附議睿親王所言,今我大清王師屢戰屢勝,理應趁勢打下一片沃土為興龍之基業。睿親王所言之地甚是肥沃,素有西夷糧倉之名,若能為我大清所占,則每歲能收獲數百萬
石糧食,可養兵五十萬,換作他地,隻恐力所不逮!”
大學士兼議事大臣圖海出列,直言自己支持多爾袞的提議。
圖海是正黃旗人,被順雞擢升為大學士,目的顯而易見……
其他人當然知曉圖海如是說的用意,這廝之言其實就是皇上想說的話。
大家自然紛紛表示附議,既然是睿親王看到的地方,那當然是好地方嘍。
睿親王又不會帶著王師去找死,一路上若不是有睿親王的運籌帷幄,王師也不會如此順利。
多爾袞隨後說了這麼做的用意,即是占據頓河平原之後,便可將大清的版圖擴大到伏爾加河流域。
向南可延伸至高加索山一帶,如此便可坐擁裡海與黑海沿岸,同時緊握頓河糧倉,進可攻,退可守,使大清利於不敗之地。
群臣聞言,紛紛點頭稱道,以豪格的腦子,決計想不出如此良策……
至於如何過伏爾加河,很簡單,就是等到冬天河麵封凍之後再行動。
如此一來會有一個危險,那便是冬季趕路會耗儘王師及數百萬隨軍百姓所攜帶的餘糧。
但多爾袞計算過,隻要抵達目的地,省些吃應該可以挺到開春。
隻要能讓騎兵部隊吃飽喝足就行了,因為騎兵手裡的刀槍可不是擺設。
大清出動五十萬大軍四處搜刮糧食與牲畜,附近誰可匹敵?
若是因饑餓而使大清滅亡,周遭鄰國在此之前均要被滅國!
既然暫時無法從地裡獲得收成,多爾袞不相信用五十萬大軍還養活不了自己。
從離開遼東開始,已經耗時七年了,大清王師連同百姓一路皆是如此過活的。
既然之前能過活,之後亦可用同樣的法子來過活!
大清王師在東方或許鬥不過那詭計多端的魔童,但在西方,決計是無敵般的存在!
一路遭遇的檬古諸部、玉茲騎兵、羅刹人,皆不是大清王師的對手。
此番還有對抗羅刹的拉辛頭前帶路,大清王師焉有落敗之理?
留在這倒不是不可以,但這裡土地麵積並不算大,也不太適合耕作。
難道要數百萬人都去放牧不成?
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用以往的標準來衡量,既然大侄子都反對了,那說明自己的提議剛好是正確的……
“報~!啟稟皇上,根據探馬來報,羅刹起兵至少五萬,兵臨察裡津!”
“嘶……再探!”
現在大清王師主力在伏爾加河入海口附近的阿斯特拉罕,若是羅刹主力到了察裡津,那便意味著雙方遲早會有一戰了。
“諸位愛卿以為該當如何是好啊?”
若是隻有這五萬人,那羅刹軍兵力倒是不多,王師全然無需害怕。
不過還要集思廣益一番,以免影響到西進頓河平原的計劃。
“報~!哥薩克首領拉辛求見!”
“……請!”
此時自己同時得到兩個來報,這就很有意思了。
“尊敬的陛下,我部已經探得俄軍大舉南下,兵力高達五萬,我真誠的懇求您能幫助苦難的哥薩克擊退這股俄軍,不然我實在不忍心看著族人們慘遭俄軍的殺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拉辛一進來便跪倒在地,對自己新認下的主人磕了一個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敵人太過強大了,實力遠遠超出了己部。
眼下隻有從東方世界過來的清軍能與其抗衡,否則自己就得想方設法去投奔奧斯曼人了。
考慮到奧斯曼人此前的所作所為,拉辛並不認為哥薩克能獲得一個理想的結果。
蘇丹開出的條件甚至比沙皇更為豐厚,然而拉辛在吃過後者的虧之後,也就清醒許多了。
很顯然,比起那兩位,初來乍到的清國皇帝或許會更需要自己的協助。
這便意味著自己和手下為其效力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會更高一些,也能讓族人們過得稍微好一些。
“朕的愛卿,無須多慮,免禮平身吧。朕此前已經與群臣商議過了,王師在伏爾加河封凍之後,便會大舉過河,一路西進,直至占據整個頓河流域。未來從頓河到伏爾加河及高
加索山地區,都將是大清的國土。愛卿及族人為朕效力一天,便會受朕保護一天,為朕效力生生世世,朕便會保護爾等生生世世!”
清國裡沒有會說羅刹語的,但遷徙到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汗國的人有不少會說的,如此一來,溝通就方便多了。
隻要順雞說檬語,便可被翻譯成相應意思的羅刹語了。
土爾扈特汗國的阿玉奇汗在額林沁羅卜藏等人的撮合下,自然也投靠了大清。
主要原因就是沙俄對土爾扈特汗國壓榨地太過分了,不但每年都要上貢大量牛羊,還要征兆青壯參與對奧斯曼的作戰,戰死也不給撫恤。
之前土爾扈特汗國也跟哥薩克廝殺過,但隨著拉辛的起事,矛盾就相對弱化了。
如今大清都來到了西方,雙方便可以摒棄前嫌,握手言和,聯手對付沙俄了。
正是因為阿玉奇汗向順雞上貢了大量的牛羊,多爾袞才有底氣提議繼續西進到頓河流域。
較於羅刹人,哥薩克的生活方式與檬古人更為接近,這使得順雞到找了一個鼎力的平衡點。
即今後構成大清國穩定的三方力量便是漢人、檬人、哥薩克,旗人位於三者之上,剛好呈現出一個穩定的金字塔結構。
漢人擅於使用火炮與耕作,檬人長於放牧與騎射,哥薩克則是地頭蛇,作用等同於獵人飼養的獵狗。
隻要將三者捏合起來,並因勢利導地加以利用,大清開墾頓河流域的沃土,便可實現中興了。
至於那五萬還是六萬的羅刹兵,順雞倒是並不介意。
如今光自己帶來的兵馬便高達五十萬以上,加上土爾扈特騎兵與哥薩克,便足以打得羅刹人丟盔卸甲了!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