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幣和紙幣暫時不考慮製造,前者是銀行儲備金,後者不能防火防水。
以銀幣作為主要貨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玩意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均認可的硬通貨。
與大明帝國進行商業往來的各國商人都願意接受銀幣,背後的各國也隻能選擇接受。
最開始是倭國人,然後是荷蘭人、法國人與奧斯曼人。
有了這四個帶頭之後,威尼斯、瑞典、葡萄牙、波斯、暹羅、泡菜等國也就從善如流了。
大明是缺乏銀礦的,但有了本土的金礦,以及掌握了新印加帝國的銅礦之後,那就不愁換不到白銀來製造銀幣了。
新印加帝國皇帝波洛視大明王師為神軍,沒有神軍的保護,不出半個月,他就得被卷土重來的西班牙人給獻祭了……
本著友好合作且互利互惠的原則,對於該帝國境內的銅礦,雙方平分利潤,大明船隊直接拿走冶煉出來的四成精銅。
每年運抵大明本土的精銅可達兩萬噸,折銀五千萬兩,可製造七千五百萬枚銀幣,刨去火耗也有七千萬枚左右。
這筆錢在西方某國或許是天文數字,能夠迅速製造通貨膨脹,但在大明卻不會。
朝廷用銀幣從農戶手裡購糧,農戶用銀幣來購買生活用品,生活用品則是商賈們製造的。
商賈再用賺來的錢進行擴大再生產以及投資項目,後者的資金則會流入朝廷和昊菁皇帝的口袋裡。
昊菁皇帝再把錢借給朝廷,用來采購各種軍事物資,物資又是商賈與昊菁皇帝的工廠生產的,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換成西方某國,即使某國王知道這個流程,由於本國體量有限,也很難玩得轉。
大明屬於大馬拉大車裝大貨,每個環節的體量都足夠大,消化來自南美的精銅自然不成問題。
儘管開啟工業化多年,大明至今還有在冊農業人口超過一億八千萬。
在天災的年景,缺乏糧食是個問題。
在風調雨順的時候,糧食過剩還是個問題。
朝廷想要大規模吃進,就需要足夠多的錢才行。
不挖礦的話,換成五十年前,那朝廷就得用收上來的其他東西,譬如布匹來充抵。
昊菁皇帝此前下令,利用夏季黃河局部少水甚至斷流之際,大肆興修水利工程。
尤其是鞏固沿河堤壩,深挖河道,等汛期哪個地段遭遇險情,就會問責當地官員。
在雙管齊下之後,黃河肆虐為洪災的情況便大為減少了。
主要是官員怕被收拾,修堤壩的重視程度等同於給祖輩修祠堂。
沿河流域,尤其是河南與山東不受洪災,陝西又有河套與陝南地區的糧食供給。
北方不再缺糧,反而連年豐收,不光糧價無法飛漲,糧食都多得賣不出去了。
各地農戶連同地主都在請願,希望官府儘可能地多收糧食。
地主們是實在吃到無法繼續收購了,有閒錢也會去城裡買房子享受品質生活了。
農戶們一年就指望這點糧食,哪怕家裡的地再多,賣不出去糧食也就得不到銀子。
在看過各地巡撫上奏的情況之後,為避免各地因糧食過剩而發生叛亂,昊菁皇帝隻能下令戶部大批量吃進,能吃多少吃多少。
吃進糧庫的糧食一部分作為軍糧運往北地和西域,另一部分運往礦區,養活上千萬礦工和家眷,餘下才是戰備庫存。
軍糧很多都被做成了便於儲存的壓縮餅乾和方便麵,前者吃多了會便秘。
趁此機會,昊菁皇帝正好推銷自家生產的開塞露!
暫時無法運抵開塞露的地方,將士們等不及的話,就可以用棍去摳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挖礦體力活,昊菁皇帝對奴隸礦工都會管飽,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去挖礦。
每人每天的夥食都是定數,想多吃,甚至吃好的,那就要多挖礦才行。
表現好的奴隸礦工還有機會在期限之前獲得自由身,甚至可以成為賺錢卻不乾活的監工。
為了不花錢換購鐵甲艦,法國與荷蘭都從非洲抓了大量的奴隸,並運抵大明港口,直至現在都在全年運作此事。
僅兩國運來的奴隸總數便已經將近一千萬,奧斯曼帝國倒是不太在乎,隻願意從事高附加值的白奴,尤其是女奴的貿易。
一個漂亮白女奴的價值等於三五十個強壯的黑奴,然而大明的富紳們對前者趨之若鶩,不惜一擲千金。
這個愛好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那你得去問某肥宅親王!
東征美洲與西征羅刹的將士們也樂於此道,這便說明大洋馬的確是個好東西!
若是自己生氣,便可以讓大洋馬做婦女該做的事情。
若是自己高興,亦可以讓大洋馬做婦女該做的事情……
這麼一看,大洋馬的性價比超高呢!
由於絕大多數大洋馬都是落到了富人以及將士們手裡,故而這些洋馬在大明的生活比之前隻高不低。
大明的醫療、飲食、娛樂水平都是舉世無雙的,不禁讓很多稍有文化的大洋馬想起了昔日的羅馬帝國。
該帝國最終就是因為皇帝帶著貴族們貪圖享樂而敗亡的,大明帝國看上去似乎也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但這是外人看大明,看不到帝國的本質。
在剃掉了貔貅般的一堆藩王、蛀蟲、奸商之後,大部分農業人口也就可以為朝廷創造價值了。
大明的皇帝與貴族所轄的普通人口數量遠低於羅馬帝國時期,尤其是大明的總人口就遠超後者。
加之農業人口高達一億八千萬以上,這就決定了,再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昊菁皇帝都可以吃人口紅利。
大明說到底,還是處於經濟不發達階段,有九成半是窮人。
作為窮人,想翻身基本上就兩條出路。
一來是讀書當官,二來是入伍參軍。
九成的王師主力都是漢人組成的,由昊菁皇帝的嫡係將領與門徒統領,這就確保了部隊的忠誠度。
這與羅馬帝國末期,軍隊將領與士兵多半都是蠻族是有本質區彆的。
真要是大明帝國也這樣的話,那十有九九也肯定會完犢子的。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