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礦和硝石礦開采規模翻倍之後,大明從分紅與貿易這兩方麵的總收入便會提升一億銀幣左右。
整個過程可能需要五六年時間,但收益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
到一七零零年,包括各藩國與海外屬地在內,大明的總人口可能達到三億兩三千萬。
歲入的大幅度提升也就能解決因為人口紅利和糧食過剩,所導致出現的各種問題了。
用財務增收來收購剩餘糧食,同時持續推進工業化進程,增加工人數量,擴大再生產。
鼓勵出口和對外貿易,進而控製全球消費品市場,賺取剩餘價值,由此來反哺大明本土。
奧斯曼帝國與新印加帝國這兩家就是天生的土豪,一個擁有數千億桶石油,一個坐擁堆成山的銅礦石。
他們並不需要大力發展工業,一切靠賣資源買東西,就足夠躺贏幾百年了。
一旦賣光資源怎麼辦?
那您先使勁兒把自家的資源都賣光再說吧!
不要以為波洛地盤隻有秘魯和智利,那就太局限了。
除了已經被大明占領的哥倫比亞和巴拿馬,以及被法國控製的委內瑞拉,以及荷蘭的圭亞那等地之外。
厄瓜多爾以南,瀕臨東太平洋沿岸的一細條地區,幾乎都在大明王師的幫助下,被新新家帝國的部隊給收複了。
波洛已經製定了一個無比宏大的計劃,那就是將西班牙的秘魯總督區全都吃掉,包括拉普拉塔那邊在內。
用後世地圖分析,就是包括厄瓜多爾、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這七國。
若能成功的話,新印加帝國將是麵積不下巴西,但是國力遠超巴西的存在。
南美需要一個實力雄厚的大國麼?
隻要對方還停留在賣資源的層次上,昊菁皇帝就認為是需要的,而且還會鼎力支持!
很顯然,假設中東有這樣一個土豪國的話,那麼南美也應該有一個,遙相呼應才對!
再說昊菁皇帝也得給自己建造的一堆吉野,在變成二手艦之後,找個買得起它們的下家嘛!
等二十之後,第一批吉野的艦齡已經達到三四十年,昊菁皇帝就可以對其清倉大甩賣了……
一艘一千萬銀幣,三十艘二手吉野還能套現三億銀幣呢!
哪怕全都不是現金,是現貨也是完全可以接受滴!
打五折套現之後的錢,還可以用來同時開工四艘“國王”級戰列艦!
用一堆姥爺級彆的吉野換四艘嶄新的國王,這絕對是真香pusax級彆的換購!
讓昊菁皇帝高興的話,說不定還能免費送給下家一艘二手定遠,豈不是皆大歡喜?
眼下一次追加開工建造二十艘吉野有問題麼?
反正在資金方麵是沒問題的,戶部錢不夠用,昊菁皇帝可以提供足額貸款用來造艦。
二十艘吉野總造價不過八千萬銀幣,集中采購原材料與武器的話,還能降低到七千五百萬左右。
由於原材料與人工費的上漲,往後戰艦的造價隻能越來越高,還不如眼下將建造同一型號的戰艦所需都東西都置辦齊備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次掏出八千萬銀幣,對於身價超過十億的昊菁皇帝來說並不是太吃力。
戶部尚欠自己一億多銀幣,加上這次,總額接近兩億銀幣。
鑒於新印加帝國境內的礦場的開采量將大幅度上漲,同時會讓朝廷歲入增加不少,廷議自然也就同意了這筆數目不菲的貸款。
在追加造艦計劃裡,將會建造四批吉野,總數八十艘,考慮到物價上漲等因素,預計耗資總額將在三億五千萬到三億八千萬銀幣之間。
而在一七二零年之後,這八十艘吉野將被逐步淘汰掉。
預計通過出售,能夠套現六億銀幣以上,等於整個服役期,朝廷都沒為戰艦花一個銀幣。
掏的錢隻是用來維持日常維修、補給和水兵的薪水而已。
但在套現之後也能充抵全部支付金額了,看起來是無比劃算的事情。
沒人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因為現在最先服役的致遠已經開始走上櫃台了。
吉野無非是晚四十年再走這個流程而已,眼下二手致遠的外銷就證明這個套路是成功且可以複製的。
揭暄在上歲數之後,就不再率艦隊進行遠征了。
現就任海軍大臣兼軍機大臣,官居正一品,每周按時參加朝會。
有了這貨,兵部就無需因為專業內容而與互補扯皮了。
揭暄能幫助兵部尚書向戶部尚書解釋怎麼造艦才能最劃算的同時,還能儘快回本!
與此前不同的是,大臣們多半喜歡噸位大,看起來無比雄壯的主力艦。
巴不得建造數量更多的俾斯麥與定遠,對吉野及以下的中小型鐵甲艦並不那麼上心。
這主要得益於此前某位皇帝向臣子們灌輸了“大艦巨炮才是王道”的教化內容……
幾乎每年、每季、每個月,昊菁皇帝都能看到有臣子在奏疏裡提議追加建造主力艦的內容。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得知最高機密。
相反,對戶部歲入、造艦計劃、造船廠進度、科學院研發水準都一清二楚之人,整個大明都不超過五個人。
這不是菜市場賣白菜,看這個品種好,就直接給我來二十顆!
追加吉野的原因很簡單,在沒有作戰任務的情況下,主力艦隊不可能經常出動。
往外跑一次,就會耗費至少幾十萬銀幣。
進行遠征的話,那就上百萬銀幣起步了。
留守本土的艦隊每年的任務就是完成若乾次演習,僅此而已。
在大明艦隊的重拳打擊之下,現在連海盜都銷聲匿跡了。
沒有主要敵人的話,用吉野作為巡邏艦隊的主力艦的成本上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
小國的艦隊是打不過吉野帶著幾艘來遠和致遠的,大國都是大明的盟友,根本不敢主動找事。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