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排名由三個部分組成,進出口貿易總額、交易所上市總司總價值、商船總噸位。
最後一項或許對內陸國家來說很不公平,但二十個研究對象裡隻有瑞士是純內陸國家。
即使是辮子,也是靠黑海的,不過辮子的商船船隊規模與噸位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現今世界進出口總額排名前五的是大明、法國、荷蘭、奧斯曼、新印加帝國。
新印加帝國能夠躋身top5的原因就是,船上運的都是硝石與精銅。
在這個時代,硝石可以直接換錢,精銅就是錢!
這也是波洛能夠大肆擴軍,並購買大量先進武器,還拿下了拉普拉塔總督區的根本原因。
家裡有礦的話,那麼麵臨的大部分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了。
波洛也仿效大明帝國,在利馬成立了一家交易所。
不過讓人尷尬的是,交易所最初隻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是硝石公司,另一家是銅礦公司……
後來經過不斷拆分,以及加入了其他金屬公司,這才勉強湊齊了十家上市公司,起碼明麵上比之前好看一些。
在這方麵,荷蘭人是先行者。
東印度公司在失去了東印度群島之後,該公司沒有退市的原因就是努力拓展了在南亞次大陸的地盤。
其股價也在短暫下跌之後,開始逐步恢複過來。
南非公司、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境遇都跟東印度公司相類似。
由於荷蘭的商船數量與噸位此前都是高居世界第一,所以在搭上了大明帝國這根線之後,貿易公司即使失去了一些海外地盤,也能賺得盆滿缽滿,進而穩定住股價。
在路易十四與柯爾貝攜手努力多年之後,荷蘭的商船數量與噸位仍舊可以與法國持平,進而瓜分歐洲市場。
比起法國公司與船主,荷蘭人從事海貿更久,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尤其是很多荷蘭人都會說不止一門外語。
一些丹麥人、瑞典人、德意誌人、南尼德蘭人比利時人)、英國人、西班牙人,更願意為荷蘭貿易公司乾活,而非法國公司。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巴黎交易所緊隨其後。
前者數量雖多,但種類以貿易公司與金融公司為主。
後者數量遜於前者,可上市公司涵蓋貿易、農業、挖礦、冶煉、金融、製造、傳媒、地產、紡織、食品等等。
比較起來,由柯爾貝建立的巴黎交易所的發展前景更為寬廣。
法國的麵積與人口也比荷蘭更大更多,其交易所市值甩開荷蘭是早晚的事。
讓法國在商業上領先於荷蘭的真正方麵是進出口總額。
法國本土是具有強大生產能力的,荷蘭僅僅在造船、紡織、鮮花方麵有所建樹。
這就導致了法國在出口方麵遜於明帝國,但遠遠強於荷蘭。
單憑糧食出口一項,法國在這方麵的出口額就幾乎充抵了荷蘭的出口總額。
在海洋貿易興起的時代,荷蘭的造船大多都被本國的商人所采購,並不會用於大規模出口。
在有了織布機之後,荷蘭的紡織廠依托印度的棉花,也打算獲得歐洲市場的更大份額。
然而本國人口太少,使得勞動力嚴重不足,無法與法國相比,不得不引進大量的黑人。
同期法國紡織廠也在這麼乾,而且法國本土市場規模也不小。
有了本土市場做後盾,等於變相刺激法國紡織廠老板持續做強做大,瘋狂擴張,從而讓法國紡織品在歐洲市場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大明的紡織品運抵歐洲的全都是絲、緞、綢之類的高端貨,利潤自然是非常之高的,幾乎控製了七成以上的高端市場份額。
在茶葉與瓷器方麵也是如此,不過在路易十四與威廉三世的號召下,法荷兩國帶頭開始用咖啡替代茶葉作為主流飲品。
瓷器則是早已開啟了大規模仿製的進程,現在歐洲中高端市場上也有了法國本土公司生產的瓷器了。
在歐洲之外,特彆是與大明帝國友好的國家,他們基本不認法國瓷器,認為那是質量粗劣等仿製品,價格低也不會買。
路易十四對此倒是無所謂,先讓法國瓷器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然後再一步步將明帝國的瓷器擠出這個市場,就算是大獲成功了。
法國在工業品出口方麵很有心得,尤其是最些年在中歐地區發生的混戰,讓法國武器商們大賺了一筆。
連舊槍都被利奧波德以及一堆侯爵們搶著買,更彆說剛出廠的新槍了。
中歐混戰期間,法國的新舊槍支總計出口了大約近百萬支,火炮超過一萬門。
當然,這個項目算在軍事領域,不作為商業方麵的參照。
雜誌裡最引人入勝的就是軍事排行,包括軍費、兵力、重武器三方麵,武器出口作為輔助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去年大明帝國的軍費達到了一億五千五百萬銀幣左右,高居世界第一,占歲入的一半,但不會加重財務負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根本原因就是建造鐵甲艦以及追加的數量占用了很多軍費,而艦齡比較久的鐵甲艦在新艦下水之後,就可以外銷套現了。
這是大明媒體首次披露軍事方麵的細則,故而非常引人注目。
軍費包括采購武器裝備與日常保養維護、官兵薪水與撫恤金及專業費用、基礎設施建設、後勤補給等四個方麵。
采購武器方麵就介紹了在建的鐵甲艦類型與數量,包括八艘俾斯麥、八艘定遠、三十八艘吉野、六艘來遠、八艘致遠、三艘定遠補給艦、三艘定遠醫療艦,以及一艘新型鐵甲艦。
沒說新型鐵甲艦的類型,但標明了是萬噸級。
外界憑此猜測是大明最新研製的六級鐵甲艦,噸位可能達到一萬三千至一萬五千噸。
這還僅僅是截至到去年的時候,今年開始又追加了八艘俾斯麥與八艘定遠。
都算上的話,能把那些潛在競爭對手活活嚇傻!
俾斯麥型航母試驗艦並未出現在清單上,這種戰艦即使存在,海軍也不會予以承認。
接下來就有意思了,出現了一個長條形的表格,裡麵注明了鐵甲艦的類型,且不含鄭氏艦隊的數量。
五級鐵甲艦,大明有三艘,法國有一艘,其他國家都是零。
四級鐵甲艦,大明有七艘,法國、荷蘭、印加、倭國、奧斯曼各一艘。
三級鐵甲艦,大明有二十八艘,荷蘭有十一艘,法國、瑞典、印加、奧斯曼各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