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歐洲戰神”的蒂雷納不想在退休之前,率領盟軍與奧斯曼軍隊再打一仗。
並非是怯戰,而是有審慎的考慮。
奧軍可不是韃靼人,盟軍所擁有的武器,對方都有。
己方沒有的燃油坦克,對方也有,據說數量還不少。
由於奧斯曼盛產石油,明帝國又需要這種資源。
使得奧斯曼能用石油來換購自己所需的大部分武器裝備,這是歐洲各國都不具備的天大優勢。
保守估計,光是機槍這一款武器,奧斯曼就裝備了至少一萬挺左右,在數量上幾乎比盟軍的總和還要多不少。
盟軍雖然在兵力上占據很大的優勢,但這也意味著要承受比對手更多的軍費開支。
路易十四已經在親筆信裡詢問蒂雷納,讓他估計這場戰爭何時能結束。
言外之意,就是在變相表示,法國財務已經有點挺不住了……
為了幫助利奧波德,法國已經花掉了至少四億銀幣的軍費。
既支持不了戰爭的持久化,也支持不了戰爭的擴大化。
毫無疑問,與奧斯曼開戰,就等於既將戰爭擴大化,又將戰爭持久化了。
至於擊敗這個比韃靼實力更為雄厚的敵人需要多少時間、軍隊以及費用……
蒂雷納完全無法估計,因為奧斯曼背後有明帝國支持。
隻要明帝國還在支持奧斯曼,這個敵人就不會失敗。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戰爭的模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不是哪邊人多,就能擊敗對手,特彆是奧斯曼這樣的宿敵。
所以蒂雷納認為盟軍在兵力上的優勢,不會輕易轉化成對奧斯曼的最後勝利。
裝備戰機數量更多,性能更好的一方,便可以取得大部分製空權,甚至整個戰場製空權。
進而協助陸軍打擊敵方的陸軍,給敵人造成更大的殺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明帝國的那位皇帝將軍事力量的發展重點放在空軍上是完全正確的,而且非常具有前瞻性,值得世界各國加以效仿。
不僅如此,大力發展科技,並將科技成果轉化為軍事裝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方麵的情況已經極其明朗了。
明帝國先造出了蒸汽機,然後將其用於火車的研發,而後坦克便誕生了,更催生出體型龐大的海戰利器鐵甲艦。
這一連串的發明,直接讓明帝國不但擺脫了對韃靼勝少敗多的狀況,將戰場形勢扭轉過來,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還借此大幅度提升了國力、財力、軍力,完成了從東方強國,向世界霸主的關鍵轉型。
想到這裡,蒂雷納便在請利奧波德看過電影之後,順勢當麵道彆。
儘管耗資巨大,可是從十年之前進駐德意誌地區,到如今凱旋而歸,陸空軍加起來總數超過五十萬的法軍僅僅減員了不到七萬人而已。
陣亡人數不足一萬,占總兵力的不到五十分之一,相較於被韃靼人打得一片狼藉的亞平寧半島以及其他盟友那邊,蒂雷納的確算得上是指揮有方了。
路易十四在信中沒有直說“法國不想卷入與奧斯曼的戰爭”這種話,但蒂雷納基本上猜到了皇帝的心思。
或許對利奧波德、索彆斯基的等人來說,韃靼人的失敗僅僅是另一場戰爭的開始。
但對法國與自己來說,長達十年的戰爭就在此時結束了。
法國已經承受不起這種高強度且高投資的戰爭了,盟友們想玩的話,當然可以繼續……
要不是法國興師動眾、耗費巨資,就憑利奧波德與索彆斯基從明帝國乞討來的那點武器裝備,根本就不夠收拾韃靼人的,更彆說要進攻奧斯曼了。
蒂雷納知道利奧波德想要匈牙利,也知道索彆斯基想要沃倫。
但是在當下,腦子裡想的,跟自身實力是掛鉤的!
實力打不到一定程度,腦子裡的想法僅僅是個想法而已。
在看過張煌言遣人送來的電影之前,腦子裡還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可以理解。
但在這之後,還有類似的想法,那就需要去看看醫生了……
對方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盟軍這邊不要輕舉妄動。
尤其是在對韃靼人取得勝利之後,就要適可而止了。
繼續進攻奧斯曼,那戰爭過程就不可能像之前那麼順利了。
蒂雷納去意已決,利奧波德想挽留也是沒用的。
這不是個人決定,而是出於歐洲的當下形勢與未來走向作出的綜合判斷。
由於沒有幫助自己收複匈牙利,利奧波德之前承諾劃給路易十四的土地的麵積也就相應的縮水的。
從三分之一的德意誌地區,變成了萊茵蘭、黑森、北威這三塊地皮。
對利奧波德來說,黑森是垃圾堆,世代黑森公爵都靠租借雇傭兵來苟活。
萊茵蘭本身就緊鄰法國,北威就是萊茵河以東的部分地區。
將這片區域劃給路易十四,也算是對其幫助自己的感謝了。
等到蒂雷納回到故土,路易十四早已在凡爾賽宮外恭候多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毫無疑問,盟軍能夠對韃靼人取得輝煌勝利,與蒂雷納的英明指揮是密不可分的。
在蒂雷納按兵不動的時候,利奧波德幾乎每個月都會在信中對自己抱怨這位元帥的各種缺點。
等到盟軍獲勝之後,又在信中指出應該如何作戰……
對此,路易十四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換人。
但柯爾貝認為蒂雷納是法軍將領裡實戰經驗最為豐富之人,也是最先接觸並掌握東方戰略戰術之人。
蒂雷納不做沒把握的事情,如果連他都未必能取勝的戰役,換成其他人也未必能贏得勝利。
如果某位將領的看法跟利奧波德相類似,那麼很有可能其指揮水準也跟利奧波德差不多,那就遭了!
對於柯爾貝的看法,路易十四也基本認同,在盟軍沒有大敗,僅僅因為等待戰機的原因,實在沒必要臨陣換將。
這種堅持也換來了豐厚的回報,盟軍不但在南德地區大敗韃靼人,還挫敗了韃靼人對法國東南總督區的入侵。
至於亞平寧半島中南部的損失,那的確與蒂雷納沒太大的關係,所以對“歐洲戰神”來說是無傷大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