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六月一日時,明倭聯軍已經占領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波西米亞,原屬於波立的地盤也悉數被吃掉
在奧斯曼軍隊的配合下,雙方合力瓜分了摩拉維亞,奧地利除了境內的幾座大城市之外,基本上都已經插上了奧斯曼帝國的旗幟。
位於德意誌東部的薩克森選侯國更是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約瑟夫皇儲派出的二十萬野戰部隊,連同各地的約一百萬守軍,仍在做著垂死掙紮。
大明帝國空軍也不會留有絲毫的憐憫之情,德累斯頓、開姆尼茨、萊比錫、哈雷、馬格德堡、路德城等主要城市,都已經在地毯式轟炸中變成廢墟了。
算上被擊落、迫降、重傷的部分,空軍為此損失了近五百架“大力神”轟炸機,但毫無疑問,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是非常值得的。
由於在戰鬥中已經先後折損了超過五十萬兵力,薩克森選侯國憑借自身軍力已經無法阻止聯軍的進攻了。
即使十萬帝國部隊前來支援,與薩克森選侯國的殘兵敗將們並肩作戰,在沒有掌握製空權的情況下,也難以挽回頹勢了。
為了力保薩克森選侯國,約瑟夫皇儲先後派出了近五百架“信天翁”、一百四十五架“隼”式和二十架“鷹”式戰鬥機,以及超過五百輛坦克。
最終,這些武器都跟派去的士兵一樣,沒幾個能凱旋而歸,即便是回來的,也多半是落荒而逃的敗兵。
現在原波立地區損失了三十萬人,而後在薩克森損失了十萬人,又在波西米亞損失了三十萬人,摩拉維亞的十萬人也回不來了。
光是為了在東線抵禦黃皮猴子的入侵,帝國便已經消耗了八十萬大軍。
而在南線,奧地利境內的四十萬人也已經有近半死傷,或已經失去了戰鬥力。
餘下的都跟巴伐利亞選侯國的守軍一樣,在追殺四處亂竄的韃靼騎兵……
在過去的三個月的時間裡,帝國已經打沒了一百萬士兵。
好在總算是見到了夏季即將到來的希望了,隻要再繼續堅守半個月。
等氣溫上升之後,疫病便可以爆發了!
這事以前不是約瑟夫皇儲說了算,但現在可以控製了。
因為約瑟夫已經下令,讓各地守軍用石灰儲存一些屍體。
其目的就很明確了,隻要戰局拖到盛夏時節,便可以使用這種超級武器了!
當年檬古人就是這麼禍害歐洲各國的,如今便要將這招還給黃皮猴子!
對於使用這個戰術,約瑟夫沒有感到絲毫的不適,反而認為這是在為祖先們複仇!
黃皮猴子害怕疫病,這已經在上次的戰爭中得到了充分證明。
抓住對方的這個致命弱點,好好利用一番,帝國便可以戰勝敵人了!
這就是約瑟夫建議父親利奧波德抵抗到底的信心來源,而且已經成功過一次了。
有了第一次,便會有第二次,說不定還會有第三次和第四次!
當然,次數不會過多,約瑟夫相信隻要帝國能夠擊敗黃皮猴子五次。
對方就應該沒有消滅己方的決心和勇氣了,接下來就可以談談巨額賠償的事情了……
鑒於黃皮猴子非常有錢,約瑟夫認為賠款可以為一次支付七十億銀幣,或分三期支付一百億銀幣,附加價值五十億銀幣的商品。
必須將俘虜的帝國的平瑉和軍人全部釋放,而且還要附帶賠償給帝國一千萬噸糧食。
賠償給己方十艘戰列艦、二十艘巡洋艦、五十艘驅逐艦,艦齡均不得超過十年。
還有一點,雙方邊界要定在第一次戰爭爆發之前。
對方必須退出丹麥,將該國還給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六世,並釋放其本人、全部王室成員以及丹麥平瑉和軍人。
再就是賠償丹麥十億銀幣和一百萬噸糧食,附加賠償給對方四艘戰列艦、八艘巡洋艦、二十艘驅逐艦,艦齡不得超過十年,這樣才算公平合理。
約瑟夫皇儲絲毫沒有感到這份和平協議有任何的不妥之處,反而覺得這剛好證明了己方的誠意,而且屆時己方已經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由不得黃皮猴子拒絕。
至於眼下,似乎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來持續遲滯黃皮猴子的進攻,但約瑟夫相信隻要事在人為,終究是可以想出辦法的。
上次戰爭很多人就在前期帝國損失過大之後持悲觀立場,認為帝國已經不行了,還是割地求和,甚至向黃皮猴子投降好了。
他們萬萬沒想到疫病爆發讓黃皮猴子避之不及,撤退的速度比進攻的速度還快,讓帝國上下都驚詫不已。
既然上天已經開始保佑帝國了,現在大家為什麼不能相信奇跡再次發生呢?
然而這次約瑟夫沒等來高溫,等來的是連綿不斷的降雨!
從六月初開始,中歐地區便進入了持續降雨階段。
由於河水暴漲,堤壩崩潰,使得平原上的很多村莊也泡在了一片汪洋之中。
鐵路的部分路段被洪水衝毀,被泥石流所阻斷的公路更是需要重新修繕才能通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空軍暫時無法提供有力支援,隨著後勤補給的消失,明倭聯軍的攻勢也陡然陷入停滯狀態。
到底是立即撤退還是原地防禦,這是總司令張煌言需要審慎思考的問題!
某尊師倒是看得開,該打就打,無需手下留情,該撤就撤,無需猶疑戀戰!
再不跑的話,一旦天氣無法好轉,這一字長蛇陣就可能全被淹了。
當個彆地區的降雨量超過一尺之後,聯軍將領們就知道情況不妙了。
帶著所部儘量向高地撤退,絕對不能被泡在水裡,否則即使雨停了,士兵也會喪失戰鬥力。
當各部收到撤退的命令之後,將領們儘管心有不甘,也要服從命令,畢竟洪水和泥石流可不是開玩笑的。
部隊遭遇自然災害的話,給己方所造成的損失可是比遭遇十萬敵人要大多了。
趁著車輛還有燃料,選擇走為上不失為一條出路。
這次跟上次撤退的原因不同,可總的來說仍舊是虎頭蛇尾。
說出去讓人笑話,但將士們能活著從戰場撤下來,便已經算是一種勝利了。
出現故障,暫時無法修好的車輛與戰機,連同已經受潮的彈藥,一起引爆。
炸成啥樣算啥樣,聯軍官兵也不指望己方再次打回來之後還能用上這些玩意。
據不完全統計,光是扔掉的重武器就包括超過五千輛重卡、皮卡、越野車,三百多輛坦克,四百多輛裝甲車,上千架戰機和直升機。
這些裝備多半已經變成了器官捐獻者,將自己身上的零部件提供給了其他同型號的武器。
等被引爆的時候,基本上已經被維修兵給拆成了空殼了,即便被敵人繳獲了,也不用派上大用場了。
昊菁皇帝不是沒考慮過在中歐地區維持一支規模超過五十萬的作戰部隊,畢竟此時敵方比己方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