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的計劃很好,但現實卻很難實施,因為從奧地利北上的奧斯曼軍隊之前就已經通過俘虜們的諸多口供,加上空中偵察,獲悉了巴伐利亞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野戰部隊的基本情況。
在奧格斯堡以西的森林周邊地區,便有多達一個裝甲旅、兩個機步旅,以及超過三十萬清軍騎兵在進行貼臉式的監視。
看上去隻有三個旅的機械化部隊算是能與當地的神聖羅馬帝國第一軍相抗衡,其餘都隻能算是他們的附庸而已。
但就是這三個禁衛軍的裝甲部隊,便擁有多達六百輛坦克,其中還有一個裝備九號坦克的重型坦克營。
而神聖羅馬帝國第一軍下轄三個坦克旅、一個騎兵旅、六個步兵旅,額定總兵力五萬人,列裝三百六十輛坦克。
每個坦克旅都裝備了三十六輛“帝國衛士”ii型、三十六輛“十字軍戰士”ii型、四十八輛“聖騎士”ii型。
三款坦克所謂的ii型就是由i型加裝了裝甲,或者說是鐵板升級而來的,被認為防禦力大大提高了……
至於實戰情況如何,從奧地利敗逃到巴伐利亞的第三軍上下最為清楚。
早在三月五日,該部便在維也納盆地地區,與北犯的奧軍裝甲部隊打了一次。
上報的戰績是以損失五十五輛坦克的代價,摧毀了對方一百零二輛坦克!
戰損比高達一倍,不可謂不驚人,但實際情況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大戰過後,第三軍就撤出戰場了,奧斯曼大軍得以北上進攻維也納。
經過奧斯曼向明軍提供的戰報,事後在戰場上發現了至少八十七輛敵軍的坦克殘骸。
奧軍損失了不到五十輛坦克,對於這種模棱兩可的事情,無法到場清點戰果的張煌言在看過戰報後隻能一笑了之……
眼下,神聖羅馬帝國的野戰部隊大部分躲在符騰堡的施瓦本山、黑林山、斯圖加特以北的兩片森林、奧格斯堡以西的森林、雷根斯堡以西的森林,大概這五片地區裡。
原來在紐倫堡以西的森林裡也躲藏著一支神聖羅馬帝國的裝甲部隊,但明軍出動了轟炸機之後,他們便連夜向西跑路了。
根據與奧斯曼方麵的協商,由明倭聯軍來負責多瑙河以北地區的敵人,奧軍負責南岸一帶的敵人。
兩軍早在出兵占領摩拉維亞的時候就已經彙合了,當雙方在巴伐利亞境內再次相遇時,也就沒那麼興奮了,無非是高級將領吃飯碰頭,溝通一下罷了。
這次征討神聖羅馬帝國的戰況,從目前看來是優於前兩次的,但也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犯下輕敵大意的錯誤。
夏天剛剛來臨,戰局的變數也隨之而來,根據以往的實戰經驗來看,往後發生啥事還很難預測。
對於敵軍主力主動出擊這件事,倒是讓明奧雙方都很高興,畢竟不需要進山或林子裡去打擊目標了。
由於南線的三處敵人的藏身之地的麵積都很大,奧斯曼方麵雖然出動了大量的仆從軍騎兵,可這些騎兵是打不了硬仗的。
所能指望的隻有三個裝甲旅和七個機步旅的禁衛軍部隊,但要監視三處地方,參戰的禁衛軍也無疑被迫一分為三了。
毫無疑問,分兵而動的結果就是每路都可以監視敵軍的動向,然而每路部隊都無法完成殲滅敵人的任務。
歪打正著的是,此舉剛好起到了引蛇出洞的效果。
真把敵人給圍死的話,或許就沒法讓對方主動出擊了。
充當偵察兵的清軍騎兵很快就將自己被對方坦克一頓“修理”的遭遇報告上去了。
奧斯曼禁衛軍裝甲部隊在通過空中偵察確認此事之後,便立刻掉在獵物後麵尾隨。
但也不是完全放任敵人可以大搖大擺地出動,奧斯曼空軍還是派出了上百架戰機進行掩殺。
絕對不會讓敵人抵達目的地從而完成集結,即便真到了地方,也隻能是一群殘兵敗將碰頭而已。
為了掩護己方主力部隊的行動,奧格斯堡的神聖羅馬帝國空軍也是傾巢而出,雙方在森林東北方向爆發了激烈的空戰。
雙方都算是大明空軍這個老師的學生,無非是奧斯曼空軍是手把手教出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空軍頂多算是旁聽生。
奧斯曼空軍出動了六十五架“黑腳信天翁”與四十二架“火烈鳥”戰機,神聖羅馬帝國空軍則由二十四架“鷹”式、四十一架“隼”式、四十六架“信天翁”來迎戰。
雙方在數量相差無幾,神聖羅馬帝國空軍略占優勢。
但在質量上,神聖羅馬帝國空軍就明顯不如對方了。
尤其是在找到了針對“信天翁”這款性能落後的戰機的戰術之後,“信天翁”就直接淪為了戰場上的活靶子。
經過前兩次大戰的曆練,奧斯曼空軍的飛行員也逐漸成熟起來,一線部隊裡的新手不到三成,大部分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
神聖羅馬帝國空軍一方則要遜色許多,老手不到三成,新手占了大頭,機群的戰鬥力也就隨之被降低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前兩次都與世界第一空軍打成了消耗戰,損失的飛行員加起來超過六千人。
指望在兩年內,讓新手變成老手並非不可能,前提是對手不能是實力越來越強勁的明帝國空軍。
跟明帝國空軍對打的結果就是往酒裡兌水,神聖羅馬帝國空軍隨著損失的加劇,飛行員整體水平會直線下滑。
各國軍事觀察家的一致看法是,明帝國空軍實力唯一世界頂級水平,法國、奧斯曼在第二梯隊。
法國空軍的情況又與奧斯曼空軍略有不同,前者是飛行員素質較高,後者則是實戰經驗較為豐富。
如果兼顧二者的話,那就是明帝國空軍了!
不可否認的是,奧斯曼空軍也跟隸屬於陸軍的禁衛軍一樣,屬於帝國的精英部隊。
不但裝備好、待遇優、士氣高,而且實戰經驗也被神聖羅馬帝國給硬生生地磨練出來了。
事實證明,打一個月的實戰,比打一年的演習的收獲還要多得多。
打一百個靶子也不如乾掉一個活蹦亂跳的敵人更讓飛行員感到震撼!
不用打下敵機,哪怕是執行對地支援任務,也可以讓飛行員收益頗豐。
神聖羅馬帝國空軍一方麵對宿敵也不會坐以待斃,已經被逼到懸崖邊上了,必須拚死一戰。
雙方在奧格斯堡以東的空域展開了激烈的空戰,你來我往,往來穿梭,不斷有戰機被擊中進而冒起黑煙,甚至淩空爆炸,場麵很是激烈。
最終奧斯曼空軍以損失六十六架戰機的代價,擊落了超過九十架敵機,力克勁敵,算是贏得了一場慘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