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與諸國換地的消息傳到大明本土,從上到下無不震驚,都以為這是在開玩笑。
當核實無誤之後,有人認為百歲高齡的皇帝老糊塗了,有人認為是皇帝聽信了讒言。
若不是如此,豈能輕易放棄祖宗之地,選擇舉家搬到萬裡之外的歐洲去呢?
大明本土乃是帝國的根基所在,哪怕地動山搖都不可放棄掉。
更何況曆代大明皇帝之墓皆在本土,若是搬家,豈不是還要將棺槨從地下請出來?
等安排好歐洲那邊的一切事務之後,昊菁皇帝這才返回本土。
對於本土這邊眾人的疑惑、不滿、震驚等反應,朱慈烺也早有準備。
“陛下,如今朝野人心浮躁……”
留守北都的首輔夏完淳對於此事也僅僅提前知道了結果,具體原因無從獲悉。
“願意跟朕走,那便再好不過了。不願意走的,大可以留下,接受他國元首的管理。”
對於這件事,朱慈烺的態度非常明確。
爾等覺得朕不好,那就去跟彆人混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反之跳槽之後就是爾等自己的事情了。
“……”
“有些事情,大家都可以知曉原因。有些事情,一部分人知曉原因即可。有些事情,最好所有人都不要知曉,此乃天道也!”
“……”
“朕將大明帝國最具價值的地方拱手相讓,就是為了保護大明帝國最具價值的地方。此話或許諸位愛卿眼下不會理解,無妨,大可拭目以待!”
“……”
夏完淳看了看周遭同僚,結合適才皇帝所言,心裡已經猜出個大概了。
真若是如此原因,那這本土還真是不得不放棄,當徐儘早離開。
“相關的遷移時間表,朕已經做了個框架,諸位愛卿結合各自衙門的責任與義務,填充內容,進行細化就行了。力爭在三十年之內,完成搬家,在西曆一八零零年之前,大明的發展中心將從歐洲重新開始。”
“是!”
“就這樣吧!”
朱慈烺本來還想向這些心腹稍稍透露一下實情,譬如本土未來可能發生多次大地震,這是無法抵抗和避免的災害。
不過鑒於可能會越傳越廣,甚至最後會傳到路易十四等人的耳朵裡,給造成換地額外的一些障礙,隻能選擇省略掉。
大明本土比歐洲的自然資源要豐富得多,歐洲就是五大洲墊底的貧礦區。
然而後者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除了亞平寧半島位於地震帶之外。
其他地方都很少有高強度的地震,能給經濟發展提供很好的客觀環境。
若是一次戰爭耗資數億銀幣,朱慈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畢竟戰爭是有紅利的。
但為了鎮撫地震災瑉,要掏這麼多錢,在提前知道地震帶的情況下,這多少就有點冤大頭了。
像四川、渤海西岸、南直隸等地,就不適合發展大型城市。
一旦發生高強度的地震,對人口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城市造成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每十年發生一次大地震,兩百年就是二十次。
一次鎮撫費用五千萬,二十次就是十億。
這還不算中小級地震,總額就高的離譜了……
假設有其他的落腳點,用這筆錢完全可以搬家了。
避開地震帶,也僅僅是搬家的額外紅利之一而已。
至於其他方麵……
西歐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的福利,巴黎靠近北緯五十度線,然而巴黎常年啥溫度,沈陽常年啥溫度?
在換地之後,大明就已經獲得了歐洲四大產糧區法西、波德、第聶伯、南俄),在糧食方麵就完全不需要擔心了。
儘管歐洲境內的大油田隻有位於瓦拉基亞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而且還是奧斯曼帝國所有。
但是從中東運抵歐洲成品油的成本,可是比運到大明要低得多,未來從海運裡也能省下一大筆錢。
鐵礦有儲量高達近五百億噸的庫爾斯克,擁有高品位基律納鐵礦的瑞典也一直在向大明出口鐵錠。
銅礦就更不用發愁了,波蘭南部的波力斯卡銅礦早已被開采了,無非是朱慈烺接手了小腓特烈那份紅利,卡爾十一世則可繼續坐享其成。
原來葡萄牙本土就有鎢礦,原西班牙本土有鉛、鋅、汞礦,奧斯曼帝國的小亞細亞半島可以提供錳、鉻、鉬等金屬。
往後天然氣也不需要發愁,荷蘭的格羅寧根1963年被發現)擁有數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最後就是煤,這是最簡單的事情,魯爾區下麵就是一條超級煤帶,而且是露天礦,非常便於機械化開采。
比起威爾士無煙煤或許還差不少,但為工業提供原動力是完全沒問題的。
如此一來,糧食、能源、礦產這三大方麵全被解決了。
當地氣候適宜,還沒有大地震。
隻要興修水利,防止乾旱和洪澇就行了。
而且將重心放在西歐,從南非與印加帝國運來的自然資源的成本更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放棄本土,搬到歐洲去,不是浪費錢,而是給未來剩下一大筆錢。
哪怕耗資一百億銀幣來搬家,某皇帝認為也是極其劃算的事情。
對於像某英帝國的空心化,最終導致帝國崩潰的問題,某皇帝也早已想到了。
假設發生最糟糕的情況,位於各大洲的屬地都脫離了自己的控製,甚至連北地也失去了。
朱慈烺也依然可以控製西歐這個最富裕的地方,挖礦是帝國的起點,絕非終點,人類的未來是發展工業和科技,肯定不是挖礦、賣糧食!
“陛下,那些特殊設施……”
薄玨在聽說了換地方案之後,急忙來後邸覲見,這可是涉及到那個驚天的項目。
根據目前的提純進度來計算,最遲三十年之內,便可完成第一枚核彈的提純工作。
這跟搬家計劃的大致結束時間正好吻合,故而要請示皇帝,是否調整項目時間表。
“凡是涉及到這些設施的地方,都會最後向對方移交。他們就算知道了,也必須從頭開始,起碼進度會落後我大明一百年以上。一旦下達拆除命令,就要拆乾淨,拆不了的都要完全炸毀。我們在北地有鈾礦也有煤礦,完全不需要擔心提煉濃縮鈾的事情。朕認為時間還來得及,短期內,譬如二十年之內是不需要對此擔心的。對於導彈項目,也要如此對待。倒是等到完成搬家之後,需要在西歐建設一座大型的航天中心,用來發射搭載人造衛星的火箭以及航天飛機。不過時間還很充裕,一切都可以慢慢來。”
等到掌握了核武器,往後誰敢不聽話,某皇帝就可以考慮對其進行核打擊了!
雖然這麼乾的成本會很高,但震懾效果會很好,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當然,備用方案也早就擬定好了。
因搬家原因導致濃縮鈾提純延後的話,最遲到一八零零年,大明就可以擁有第一枚核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