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選擇則是明帝國單挑歐洲諸國,可是明帝國的皇帝肯定不會同意的。
最可能的發生的事情,就是兩大陣營開戰,這是在戰爭發生的情況下,對法國最有力的狀況。
就在這時,從東方世界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在一七三九年,也就是明年,明帝國將會至少有十八艘戰列艦、八艘大型航空母艦、十艘兩棲攻擊艦下水,其他艦船若乾。
對歐皇陛下來說,這就等於是晴天霹靂一般,哪怕這裡麵被明帝國的盟友拿走一半,剩下的一半在入役之後也能極大的增強明帝國海軍的戰鬥力。
根據明帝國造船廠的流程,艦體部分完工之後,餘下的棲裝工作也會在船塢內完成,也就是說,一旦戰艦下水,那就是可以進行海試了。
按照時間推算,在一七四零年之前,這批戰艦就可以正式加入明帝國海軍的序列了,如果情況緊急,也能縮短海試的時間。
這下雙方的力量對比又變了,原來歐洲聯合艦隊在本土作戰,勉強可以與明帝國海軍相匹敵。
等到這批戰艦服役之後,恐怕“勉強”就會變成“非常勉強了”!
同期,法國海軍、荷蘭海軍都隻能服役一艘戰列艦和一艘航空母艦,瑞典海軍根本沒有主力艦的建造計劃,普魯士海軍主力艦全靠明帝國的贈送……
在一七四零年左右,明帝國與歐洲聯合艦隊的戰列艦數量對比為2917,航空母艦數量對比為256!
戰列艦方麵勉強一看,航母數量則到了根本不忍直視的地步。
這僅僅是保守估計,如果明帝國海軍的戰列艦保有數量達到歐洲聯合艦隊的一倍,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而且對方還占據了質量方麵的優勢,其戰列艦的艦齡小、主炮口徑大、航速更快、續航力更高,綜合性能高出歐洲戰列艦一截。
考慮到質量方麵的因素,海軍參謀部估計雙方的戰鬥力總量對比可以被拉大到5017,幾乎是己方的三倍,可惜沒人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因為羅馬而交惡,誰能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現在就算實施之前的造艦增購計劃,戰列艦這種玩意也不可能在一兩年內完工。
問題在於明帝國的最新批次的主力艦,真的會在一兩年內完工,這就讓法國海軍感到措手不及了。
路易十世沒準備為了羅馬而與明帝國開戰,法國海軍更沒準備好。
幾十年的努力成果,被前盟友在短短幾個月,甚至幾周時間消滅乾淨。
毫無疑問,這就相當於法國海軍的審判日!
法國海軍也不是沒有指定宏偉的造艦計劃,最理想的計劃跟明帝國類似,每個批次的建造時間為八年,用以建造八艘主力艦,折合每年一艘。
然而現實的財務狀況讓這個造艦計劃永遠不可能被實施,每三年采購一艘主力艦,已經算是歐皇陛下開恩了……
路易十四當然願意為海軍購置巨艦,這種武器能讓他特彆有成就感,而且能夠體現出法國的強悍國力。
可是新式戰列艦隨著其噸位的暴漲,其造價越來越高,七級戰列艦的外購的優惠價也高達三億五千萬銀幣。
就算是在本土造船廠建造同型號的戰列艦,大力壓縮各方麵的支出,其造價也不會低於兩億銀幣。
每五年能給海軍添置一艘主力艦,已經算是財務能力的極限了。
一想到這方麵的事情,路易十四就羨慕明帝國的財力和造船能力。
如今有機會用換地的方式來獲得明帝國的自然資源和一半以上的造船廠,這當然讓路易十四非常的高興。
但因為羅馬的問題而與明帝國交惡,導致換地無法順利進行,又讓路易十四很是不悅。
老朋友對自己的態度是明確而又委婉的,不論是參與換地的任何國家,隻要因為此事而損害了明帝國的利益,那就隻能暫停換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倒是給路易十四留了麵子,沒有指名道姓,但很顯然,這裡說的就是法國,普魯士這種差不多處於邊緣的國家可不會為了羅馬而得罪明帝國的。
一方麵是羅馬,另一方麵是換地,後者能為法國帶來巨大利益,更能讓法國的國力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孰輕孰重,路易十四還是分得清的。
對於羅馬要求的繼續支持,路易十四便跟歐洲其他國家一樣,免費援助了一批二手武器。
愛要不要,不要拉倒!
免費的還挑三揀四,那就說不過去了。
派兵支援是不可能的,連法籍雇傭兵都不能派過去。
一旦在戰場上被明軍俘獲,就等於給了老朋友暫停換地的借口了。
更何況明軍素來火力強大,不管是正規軍還是雇傭兵,過去打仗就等於去送死。
送死不要緊,你彆讓朕發撫恤金呀?
由於財務狀況一直不寬裕,凡是涉及花錢的事情,路易十四一直很謹慎。
要是得給數萬軍屬發放撫恤金,對於這種事,路易十四就乾脆不會同意。
他可以篤定,那位老朋友隻要願意,就能讓他的軍隊在一天之內給自己造成幾百萬銀幣的損失!
幾百萬銀幣難道不是錢麼?
用這筆錢都可以采購一堆重型坦克了!
現在羅馬方麵的所作所為,越來越像當年的利奧波德父子了。
明知不可為,卻一意孤行,難道那不勒斯王國的土地盛產金子麼?
反之自己的軍隊駐紮在那裡的時候,根本沒發現這種好事!
真要是羅馬與明帝國開戰,那就意味著歐洲又多了一個狂人!
最初是沙皇阿列克謝一世,然後是索彆斯基、奧古斯塔、利奧波德、克裡斯蒂安六世!
自己真不知道,歐洲在什麼時候開始盛產傻子了?
這些人要是都不犯傻的話,如今的歐洲諸國團結起來,完全能與明帝國相抗衡。
可惜一個接一個的前仆後繼,而且是最智障的添油戰術,沒有一起上。
想到這裡,路易十四既感到惋惜,又覺得無奈……
要是沒有盟友協助,自己可不會為了羅馬而與老朋友大打出手。
路易十四不止一次想要奪取世界霸權,但肯定不會使用這種類似於同歸於儘的方式。
或許法國已經覆滅了,明帝國還沒有傷筋動骨呢!
喜歡明末黑太子請大家收藏:()明末黑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