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民心所向_明末封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封疆 > 第522章 民心所向

第522章 民心所向(2 / 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整個過程中,樸德歡作為隨行小吏,恭敬地侍立在下首,低眉順眼,但耳朵卻豎得尖尖的,眼睛的餘光敏銳地捕捉著每一個細節。

鄭太和帶來的禮物確實比縣衙能拿出的強百倍,但樸德歡注意到,其中並無真正能體現“宗藩”誠意的東西,比如象征性的土地圖冊、正式請求冊封的國書副本等,更多的是消耗性的土產和可量化的財物。

這更像是一種“花錢買平安”的賄賂,而非重啟宗藩關係的鄭重表態。

鄭判書的態度恭敬得無可挑剔,但樸德歡敏銳地察覺到,這位高官眼神深處並無真正的敬畏和恐慌,反而有一種刻意表演的痕跡。

尤其在提到“需召集重臣詳議”、“需費時日”時,他雖然語氣惶恐,但語速平穩,邏輯清晰,顯然是早有腹稿,目的明確——拖!

使團人數雖多,但除了鄭太和本人,並無其他真正位高權重、能代表國王立刻做出承諾的重臣。這進一步印證了拖延的意圖——派個禮曹判書來,正好負責禮儀接待和“研究討論”,但拍不了板!

樸德歡瞥見鄭太和帶來的所謂“國王親筆問候信函”,所用的函匣並非最高等級的玉軸金泥匣,而是次一等的紫檀木匣,封印也隻是普通官印。

這微小的細節,在樸德歡這種常年混跡底層、熟知衙門規矩的人眼裡,透露出漢城方麵對此事的“重視”程度,恐怕遠沒有鄭判門口中說的那麼高。

樸德歡算是看明白了,漢城那幫老爺們,根本就沒打算真心認回大明這個“宗主”!派鄭判書來,就是唱一出“拖”字訣的大戲!他們真正指望的,恐怕是北邊那位“新主子”!

在等待朝鮮官方正式回應的這些天裡,魏淵並未一直待在“定遠號”。

他換上了普通的儒生或富商便服,隻帶著少量精銳護衛,深入濟州島的市井鄉野。

濟州島方麵得了嚴令,不敢有絲毫怠慢。

雖然島上官府窮困,物資匱乏,但縣令還是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每日供應最新鮮的海魚、島上最好的黑豬肉、稀罕的柑橘;官邸裡鋪上了僅存的幾塊上好莞草席;甚至咬牙征調了幾名略懂漢話、稍有姿色的官婢去“伺候”,當然這都被魏淵婉拒。

雖然這些“最好的”在魏淵眼中依然顯得寒酸,但他並未苛責,反而饒有興致地體驗著當地的風土人情。

他漫步在簡陋卻充滿生活氣息的市集,看漁民叫賣剛捕獲的海產,聽小販用帶著濃重方言的漢話討價還價,濟州島因曆史原因,漢文化影響較深,不少商販能說簡單漢語。

他走入低矮的茅屋農舍,與滿臉風霜的老農攀談收成和賦稅。他甚至在村口的大樹下,聽須發皆白的老儒生用生澀的官話講述當年壬辰倭亂時,大明援軍如何英勇抗倭,拯救朝鮮的故事。

“天兵李如鬆將軍的大軍,就是從北邊海上來的。”

老儒生渾濁的眼中閃爍著追憶的光芒,枯瘦的手指指向大海的方向。

“沒有大明,就沒有朝鮮啊。”

周圍的老人紛紛點頭附和,唏噓不已。

在一個偏僻的小漁村,魏淵遇到一個曾在釜山做過生意的商人。

商人喝了幾口村民自釀的土酒,趁著酒意,壓低聲音對魏淵抱怨:

“這位先生,您看著像明國人?唉,現在漢城那些當官的,還有北邊那位,哼,早忘了祖宗是誰了!隻認韃子的鞭子!我聽說還要逼著我們剃發易服,還要年年給韃子進貢無數珍寶美女!苦的還是我們這些小民!要是、要是天朝上國能像以前那樣。。。”

他話沒說完,就被旁邊警惕的同伴拉走了,但眼中那份不甘和期盼卻留在了魏淵心裡。

類似的場景,魏淵在幾天的走訪中遇到了多次。

雖然朝鮮官方迫於清朝壓力而疏遠明朝,但在遠離政治中心的濟州島,在普通的底層民眾、老儒生、甚至一些不得誌的下層官吏心中,對“天朝上國”的認同感、對壬辰再造之恩的感念,以及對清朝高壓統治的怨懟,依然如同深埋地下的火種,並未完全熄滅。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明末封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爹是至尊 直播修仙:打造萬古最強宗! 師尊覺醒:我虐我自己三生三世 萬千功法錄 七零,我的老婆是資本家大小姐 三國之銀狐 三國之謀伐 恐怖複蘇,但隻有我 惡龍來了 飛天九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