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明確說“降”,但這聲“闖王”和“受教”,已然表明了一切。
李自成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親自上前,拔出佩刀,割斷了洪承疇身上的繩索,朗聲道:
“好!得洪大人相助,如虎添翼!來人!備酒!為我們的洪軍師接風洗塵!”
洪承疇活動了一下被捆得發麻的手腕,看著眼前這位草莽梟雄,眼神複雜。
他知道,這一步踏出,再無回頭路。大明的西北擎天柱,轟然倒塌。
當潼關失陷、洪承疇下落不明的消息傳到西安時,這座千年古都瞬間陷入了末日般的恐慌。
陝西巡撫衙門內,氣氛凝重得如同墳墓。
孫傳庭一身戎裝,卻難掩滿臉的疲憊與悲憤,潼關之戰,他也是僅以身免,此刻正在收攏殘兵敗將。
但西安,已成孤城絕地。
“撫台大人!流賊前鋒已過華陰!不日即抵西安城下!城中人心惶惶,守軍士氣低落……這……這西安……守不住了!”一名將領聲音帶著哭腔。
“守不住?”
孫傳庭猛地抬頭,眼中布滿血絲,聲音嘶啞。
“守不住也要守!陛下將陝西托付於我,守土有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本撫……當與西安共存亡!”
他霍然起身,手按在了腰間的劍柄上,一股決絕的死誌彌漫開來。
城破殉國,似乎是他此刻唯一的選擇,也是他作為大明忠臣最後的體麵。
然而,就在他手指即將用力拔出佩劍的刹那,腦海中猛地閃過一個人影,一段話語——那是一年前,他離京赴任陝西前,魏淵在京城一處僻靜茶館裡對他的密談。
當時魏淵指著簡陋地圖上的潼關和西安,語氣異常嚴肅:
“伯雅兄,此去陝西,千斤重擔!然,弟有一言,兄務必謹記:潼關若失,西安必不可守!切莫存僥幸之心,更不可效張巡守睢陽之故事!西安雖重,然關中平原無險可憑,四麵受敵,困守孤城,徒耗精銳,於事無補!若事不可為……當果斷放棄西安,收攏精銳,向西!向甘肅!聯絡甘涼諸鎮,據守河西走廊,扼守嘉峪關,保住西北一隅生力軍!以待天下之變!切記,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魏淵當時懇切而憂慮的眼神,以及那番在當時看來有些“危言聳聽”、甚至“動搖軍心”的話語,此刻如同驚雷般在孫傳庭瀕臨絕望的心海中炸響!
“潼關若失,西安必不可守……”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向西!向甘肅!保住西北生力軍!以待天下之變!”
字字句句,如同醍醐灌頂!
孫傳庭拔劍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他臉上的死誌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掙紮、痛苦,最終化為一種近乎冷酷的決斷!
是啊!死守西安,除了多添幾千乃至上萬具屍體,成就自己一個“忠烈”的虛名,於國何益?於民何益?不過是讓李自成多一場輕易的勝利,讓大明在西北徹底失去翻盤的希望!
魏淵看得比自己遠的多的多!
“呼……”
孫傳庭長長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濁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他緩緩將佩劍按回鞘中,眼神變得銳利而堅定。
“傳令!”
孫傳庭的聲音恢複了往日的沉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第一,即刻通知秦王及宗室,速速收拾細軟,由王府護衛護送,從北門出城,向延安府方向轉移!”
“第二,城中所有能動用的騾馬車輛,全部征調!優先裝載武庫中所有火器、火藥、箭矢、糧草!能帶走多少帶多少!”
“第三,收攏城內所有能戰之兵!包括本撫標營、西安衛所殘餘、以及皇家近衛營!告訴他們,不想白白送死的,想為大明保留最後一點火種的,就跟本撫走!”
“第四,張貼安民告示,告知百姓,流賊將至,本撫無力守城,望百姓。。。各自珍重,好自為之!”
說到最後一句,孫傳庭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和深深的愧疚。
“一個時辰後,西門集合!目標蘭州衛!”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西安城陷入了最後的混亂與悲鳴。有人哭喊著追隨官軍,有人倉皇躲入家中,有人則趁機劫掠……
孫傳庭心如刀絞,卻強迫自己硬起心腸。
一個時辰後,西安西門。
一支約兩萬餘人的隊伍集結完畢,雖顯疲憊慌亂,但核心的數千孫傳庭嫡係和收攏的皇家近衛營殘部,依舊保持著一定的紀律。
隊伍中滿載著糧草輜重和重要的軍械。
孫傳庭最後回望了一眼巍峨卻已彌漫著絕望氣息的西安城樓,夕陽的餘暉為它鍍上了一層淒美的金色,卻也像是最後的挽歌。
“晉國公……但願你是對的……”
孫傳庭喃喃自語,猛地一揮手。
“出發!”
沉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孫傳庭一馬當先,率領著這支保存下來的、大明在西北最後的精銳力量,踏上了西去的漫漫長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馬蹄踏碎了護城河冰麵上映照的殘陽,也踏碎了大明王朝在關中平原最後的統治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