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裡霎時書聲琅琅,洋洋盈耳。
之後薑淮跟著夫子到了另一處廳內。
三人走進去。
李夫子好奇的打量著麵前這個五官周正,氣質清疏的書生。
“你是.....”
秦氏當即上前,“夫子,這是我的親兒子,前段時間才找回來,他叫薑淮。”
夫子聽完,詫異了一瞬。
轉瞬又接受了似的,隻捋捋胡須,點點頭,“那之前的那個.....薑平....”
“之前的那個已經回侯府去了....以後....應該不會再回來了。”秦氏一口氣說完。
李夫子捋了捋白須,再次點點頭。
關於這事兒他早有耳聞,之前還隻當是傳言。
麵前這個婦人他也是認得的,就是之前那個薑平的母親秦氏。
之前薑平在文翰學堂念書,每逢休沐,秦氏都會做好些吃食讓薑平帶著,順便送與夫子一份。
她的一手鹽漬菘菜深得夫子的喜愛。
他是聽說這個婦人家的孩子和侯府的孩子調換了。
近期才找回來。
不過這是些京城鄉坊口口相傳傳的秘聞,沒想到是真的。
兩個月前,那個薑平因為念書不專注,李夫子訓斥了他幾句。
他竟氣得要退學。
當時,他也很生氣,畢竟每年的束修交給了他,學生知識毫無長進。
這不正好說明他這個夫子誤人子弟,敗德辱行嗎?
那個薑平不知家裡甘勞辛苦,肆意辜負他和薑家的一番苦心。
也罷,這種不學無術,三心二意,冥頑不靈的孩子,不教也罷。
隻是可憐了他們薑家,省吃儉用,全家勒緊褲腰帶存的束修了。
至於他之前說束修不退,也是以這種法子逼迫薑平心有所觸,再次重回學堂上學。
沒想到如今卻是這副光景。
再看眼前回來的這個假少爺,這人,說話舉止氣度,都像讀書人的樣子。
雖渾身透著一股高貴,但氣質舒朗,不讓人反感。
比那個薑平看著更像讀書人。
也是,出生侯府,想要什麼沒有,估計都有請教書先生進行教導禮儀。
學識氣度差不到哪裡去。
既然如此,換個人教,一樣教。
他願意來,多半是看得起自己。
這個孩子看著和他想象中很是不同。
李夫子對這個替換薑平的學生的印象好很多。
李夫子當即發話,“既如此,你就坐在薑平原來坐過的位置讀書吧!”
薑淮點點頭,“學生薑淮在此謝過夫子了。”
“好了,開始拜師禮吧!”
“是!”
之後李夫子對著剛剛那個門童道,“阿懷,快去準備!”
“是,夫子!”門童躬了躬身,隨後很快離去。
很快,他端來一盆淨水,放置在麵前的案桌上。
之後,薑淮上前。
李夫子也上前,為薑淮正了正衣冠,隨後將他的手放在盆中清洗乾淨。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
寓意淨手淨心,望他能在日後的學習中能專心致誌、心無旁騖。
之後李夫子領著薑淮祭拜先師孔子。
然後薑淮再拜李夫子,給他獻茶。
又將秦氏拎來的乾肉條、芹菜、蓮子、紅棗、桂圓和紅豆,帶給李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