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又能當桌子又能當床,困了可以休息。
這考試場地是一個不足一米二平米的小隔間。
非常窄小,逼仄。
加上號舍常年無人打掃,蛛網遍布,
他們就在此吃飯,睡覺,考試,寫文章。
條件可以說是非常艱苦了。
不過,這是必經曆程,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
方為成功之道。
薑淮之後又將自己帶的紙墨筆硯一一拿出來擺在桌上。
關於考試用的筆墨紙硯也都有要求。
比如,為了防止作弊,帽子必須用單層的。
大小褂褲衫袍也得用單層的。
筆管也要中空的,硯台也不能過厚,以防夾帶小抄。
連蠟台都要用錫,台柱也必須空心通底。
糕餅餑餑當然都要弄碎檢查。
考籃也要編成玲瓏格眼,底麵都要一樣。
薑淮的座號在第十五號。
他進去後,忽的鼻尖兒隱隱約約傳來一股臭氣,遭了,不會在茅廁附近吧。
薑淮又朝遠處看了看,還好,第五十號才在茅廁旁邊。
薑淮突然有點慶幸,自己是十五號離五十號還算遠。
目前天氣還算冷,風很大,即使有味道,風一吹就散了。
隻是心疼起坐在第五十號的考生。
沒一會兒,有衙役舉著試題號板走過來。
薑淮一眼看過去,立馬背熟了題目。
這是縣試第一場,考的兩篇四書文,還有一篇五言六韻試帖詩。
四書文就是選幾句《四書》《五經》中的經典段落。
考生可以結合《論語》《孟子》進行解釋和闡發。
薑淮之後就將題目抄在紙上。
正抄寫,突然隔壁傳來“哐當”一聲,像是桌板上什麼東西掉下去了。
隨後聽一人嚷道,“官爺,我燭台斷了。”
隨後是衙差的厲聲嗬斥,“斷了就斷了,自己想法子!”
“沒有賣的麼?”
“無!”
之後傳來一陣長歎,便聽隔壁仁兄收拾東西準備考試的聲音。
薑淮則開始答題,沒一會兒天就陰沉了,光線變暗,試卷都快看不清了,怪不得要帶燭台,幸好薑淮帶了。
而衙役則依舊舉著號板依舊在考場巡走,因為其他考生也要看題目,也防止有的考生來不及抄,所以會多走幾遍。
熟悉的學子四書五經自然已經背的滾瓜爛熟,看到號板前幾個字,就能知道後麵是什麼題目。
畢竟無論怎麼考,題目都是從四書五經中摘錄組合而成。
萬一有的人考前不小心得罪了衙差,他看你不爽,故意不讓你看到題目,走的很快,或者晃一下,你還來不及看到題,就走了。
那你的考試之路也到頭了。
很快薑淮他就寫了一大段,不過是寫的稿紙上,之後還要謄錄到正式的試卷上。
答完兩篇四書文,再就是一篇五言六韻試帖詩。
不一會兒,他就聽到隔壁傳來咳嗽聲。
“咳咳咳!”很快,左鄰右舍此起彼伏。
畢竟二月,春寒料峭,又不是允許穿夾層,寒風蕭瑟。
薑淮透過這四四方方的一小塊天地,看見不遠處簷角樹枝搖擺。
雖已經中午,但眾學子已經在這凍了幾個時辰,很多學子已經受涼。
薑淮想,再堅持一下,寫完這篇五言六韻試帖詩就可以交卷回客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