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弱冠青澀少年,也有兩鬢微霜的老秀才,此刻都踮著腳想一睹六元及第的風采。
薑淮掃視了眾人,之後從袖中取出本小冊子,“這是我這些年的讀書手劄,就留在府學吧。”
“如此,甚好甚好!”王教諭捋著胡須連忙笑著滿意接過。
“有了此手劄,我相信府學的學子們更能以狀元公為榜樣,勤勉向學。”
大家紛紛附和,“是啊是啊!”
之後臨行,便是餞行宴。
宴會過後,薑淮就要趕往京城赴任了。
又過了大半個月,加上一路有些水土不服,各種折騰,大概快一個月才趕回京城。
這古代,交通不發達,著實受罪啊。
回了京城,薑淮立即回了薑府。
如今他隻是慶幸,幸好自己在京城已經買了宅院,不然還得操心在哪裡落腳。
古人都說,“居京城,大不易!”
從古至今,京城的宅子都貴,二百兩買個房子是買不起的。
如果是在州府,已經可以買一處三進大宅院。
而在京城就不一樣了,有些新科進士,初入京城,考試已經用掉了大半存銀。
為官後,得找個地方住吧,就得租宅子,一個最普通的院子,每年租金也要二三十兩。
拿薑淮的翰林修撰職位來說,俸祿也不高,每年也就約七八十兩。
這錢是萬萬夠不上在京城買一座宅子的。
加上去宮裡上值得有馬車吧,養馬每年都需要至少十兩,馬夫,草料都是支出。
有的還得配書童吧,書童一個月月錢約莫一兩二錢,一年銀錢支出就得十五兩左右,這又是一筆支出。
再說入朝為官,得宴請同僚吧,一次至少都得三五兩。
還不算仆人那些,這樣算下來,每年真沒餘多少了。
要不說翰林清貴呢。
聽說前朝曾有官員因貧困典當朝服,被彈劾的。
放在現在,他們這些翰林雖有如位列“清華之選”,實為“清苦之職”。
薑淮思慮了一下搖搖頭。
再說,他們這些翰林還得在京城熬,一熬就是至少兩三年。
所以在京城做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考慮完這些,薑淮回了薑府。
黃嬸子和孫鴻都圍上來,“老爺回來了!”
如今他已經是京官了,提了身份,自然得稱呼為老爺。
“是!”
“老爺快請進,這一路可還順利?”黃嬸兒笑問道。
“還行,黃嬸兒,可有熱水?”
“有,熱水已經都為您備好了,我得知老爺快到了,又添了點兒,老爺直接去偏房就行。”
“好!”之後薑淮把外袍脫了遞給黃嬸兒。
孫鴻去外麵牽馬。
薑淮大步走去了偏房,脫了衣服,泡在澡桶裡。
不冷不熱的溫水驅散了他多日奔波的疲憊。
薑淮靠在澡桶想著,馬上要去翰林報到的事。
這是他第一天上值,不知道裡麵是個什麼情形……
喜歡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