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淮看了看這個皮膚黝黑的北地漢子,眼裡燃起希望。
聽徐伯說這孫鐵柱是北地有名的掘井師傅,他曾在寸草不生的戈壁中找到過地下暗河。
如果是這樣,這次應該能找到水脈。
“大人,看這裡!”孫鐵柱指了指村子西部的一處土地。
“你看這水在地下走,草根才會追著水長。”孫鐵柱指了指地上的幾處草根。
之後孫鐵柱繼續向薑淮解釋,“這株沙蔥,根往東南斜插,說明水脈在那個方向。”
孫鐵柱指了指。
薑淮聽完,指了指一旁的梁遠。
梁遠拿著筆和紙認真記下。
之後薑淮又從袖中取出一幅地圖,在上麵標注記號。
這是他提前準備好的地圖。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著。
下午,他們來到一處低窪地帶。孫鐵柱突然變得興奮起來,他快步走到一處岩壁前,用手掌貼著石麵,閉眼感受著什麼。
“就是這裡!”孫鐵柱睜開眼,眼中閃爍著久違的光芒,“石壁陰涼,內側必有水汽凝結。”
薑淮急忙上前,果然感受到石壁傳來的絲絲涼意。孫鐵柱已經指揮隨行壯丁開始清理地麵,準備打樁定位。
“大人,就是這裡!”
“那好,開始打井吧!”
“等等!”
“又如何?”薑淮問。
孫鐵柱聽完,笑道,“大人,按規矩,得先祭拜土地神。”
“祭拜土地神?”
“對!”
孫鐵柱的黑臉露出憨笑,隨後從懷中掏出一小包鹽和幾粒穀子,恭敬地撒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詞。
薑淮雖不迷信,但也肅立一旁。他知道這是掘井人代代相傳的規矩,是對自然的敬畏。
等他祭拜完,孫鐵柱,還有孫鐵柱的徒弟們,還有壯丁,開始輪班挖掘。
薑淮也盯著現場,記錄進度。
孫鐵柱則幾乎寸步不離,時刻關注著土層的變化。
忙活一天,地才掘了一小部分。
還得再多花幾天。
幾天後。
“看這泥色,越來越濕潤了!“第四天中午,一個壯丁興奮地喊。
所有人都圍了過來,薑淮幾人也是。
當看到挖出的泥土確實比前幾日潮濕許多,大家心中湧起希望。孫鐵柱卻皺起眉頭,抓起一把濕泥聞了聞,又用舌尖嘗了嘗。
“不對。”孫鐵柱搖頭,“這是地表滲水,不是真正的水脈。”
大家不解,但也都看著孫鐵柱。
看他的樣子,挖井對他來說手拿把掐。
果然,再往下挖了三尺,泥土又變得乾燥起來。到了第七天,井深已達六丈,卻隻滲出少量渾濁的泥水。
“停吧。”孫鐵柱疲憊地說,“這口井廢了。”
“什麼?”
人群中傳出失望的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