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眼下劉福通等輩為偽元所敗,朝不保夕,我大軍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以出兵助之為由,謀取河南、山東等地,克複中原。”
“說的對,偽元與偽宋激戰多年,如今偽宋雖有落敗之兆,然偽元亦必傷亡慘重,當此之時,難道不是我國出兵的最佳時機麼?”
朝堂上,幾乎所有人都力主出兵,甚至連上回建議郭洺慎重處理的劉伯溫,也拱手出列道:
“殿下,諸卿所言皆有道理,不過臣這裡還有一項建議,希望殿下能夠采納。”
“哦,是何建議?”郭洺好奇道。
劉伯溫道:“臣以為,大軍出征之前,殿下應該抓緊時間,登基稱帝,祭天改元,以此激勵各軍將士,為新朝建功立業!”
劉伯溫此言一出,在場的大臣們全都呆住了,心裡不由得後悔萬分——自己怎麼偏偏把這茬給忘了,這時候勸諫主公稱帝,將來可是有從龍之功的。
幾乎在劉伯溫話說完下一刻,滿朝文武,便紛紛跪下身,集體向郭洺三拜九叩,高聲道:
“請殿下即日登基稱帝,以安眾心!!”
眼看氣氛已經到這裡,甚至連劉伯溫這樣謹慎的人,如今都開始勸自己稱帝,郭洺於是頷首道:
“眾愛卿請起,既然諸位都認為孤應該稱帝,那孤便順應大家的請求。”
仔細斟酌了許久,郭洺緩緩起身,鄭重宣布道:
“本月內,由欽天監選定吉日,屆時孤親服袞冕,乘鹵簿法駕,與卿等同登紫金山,祭祀天地星辰、山川河嶽。建國大明,改元洪武。”
“大明?”
“日月為明……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
聽到郭洺準備將國號從吳國改為大明,殿內文武臣工沉吟片刻,感覺這個國號取得非常大氣,連忙齊聲道:
“陛下聖明,大明為新朝之國號,上合天意,下順時宜,臣等以為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
“是啊,還有洪武年號,凜凜有王者之氣,正合陛下吊民伐罪、重塑正統之功。”
雖說郭洺還沒有正式稱帝,不過眼前這幫會來事的大臣,已經全部改口,稱呼他為陛下了。
…
正月初四,天清地朗。
郭洺百餘名文武大臣的陪同,以及上萬名親軍的護衛下,頭戴十二旒平天冠,身穿玄色冕服,登上紫金山祭壇,舉行登基大典。
“朕惟中國之君,自宋運既終,偽元竊據神器、以夷變夏,傳及胡嗣百有餘年,今運乃終。海外土疆,俊傑紛爭。朕本淮右布衣,荷上天眷顧……”
“今文武大臣,有司眾庶合辭勸進,尊朕為天子,以主黔黎,勉循輿情。於正月初四日,即天子位於鐘山之南,定有全國之號曰大明,年號洪武。是日恭詣太廟,追尊四代考妣為天子皇後。立太社太稷於京師,公告全國鹹使聞知。”
祭壇正中,宣讀完繼位詔書,郭洺心裡忽然感慨萬千。
好家夥,自己也算是一抄抄到底了,原本屬於朱重八的一切地位和尊號,現在全都被自己取而代之。
不知道重八哥地下有靈,看到這一幕會作何感想。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著典禮宣告結束,所有文武大臣,開始山呼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