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喜歡祁同偉這種眼神,這麼多年了,他很少和人聊這麼多。
身居高位也有煩心事,能敞開心扉說說,真是難得的恩賜,是命運的獎賞。
“結局早就注定了,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公平。
有些事,明知做不到也得試試。”
這都是命運給的機遇,你得抓緊。
我自己什麼下場,我心裡有數,那時候我帶著漢東搞改革呢。
你可能不知道,那時候漢東的情況有多棘手。
就連育良書記都不清楚,達康書記心裡是門清的。
達康書記那時候修條路,都得大夥湊錢。
你想想當年有多難,那麼多國企要改製。
改革,那就是機會。
有的人使壞,把企業搞負債,再貸款收購,一轉手就變成自己的私企了。
那時候國內這樣的富豪可不少。
可為什麼漢東沒出一個?那時候我手頭也不乾淨,改革嘛,哪有不流血的。
我選擇不讓工人流血,讓那些富二代出點血。
那時候他們還沒那麼囂張,或者說地方權力更大些。
所以我毫不留情,伸手要錢的,我一個沒留。
他們那幫人,品性一直沒變。
插不上手改革,就跑到國企去了。
我懶得管,後來上頭管得越來越嚴。
在上頭那些人眼裡,我的結局早就注定了。
得罪一個,就是得罪一群。
就算他們最後要收拾我,也隻能給我升官,讓我去他們地盤上擺平。
這就是政治。
你以為調走達康是因為美食城?呂州和林城那時候情況完全不一樣,達康在呂州根本施展不開。
呂州太富了,富到保持現狀就算進步了。
但林城不一樣,沒達康,林城現在還是老樣子。
美食城?那不過是個小插曲。
瑞龍那時候跟我說想做生意,當爹的不好拒絕,就答應了。
沒想到他直接把生意搞成了無本生意,現在落到這步田地,也是他自找的。
我是他爹,也是漢東的父母官,他闖的禍得自己扛。
我不會幫他,他能躲過這一劫,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躲不過,那就是命。
我可不想因為這事背一輩子的罵名,那太丟人了。”
趙立春的一席話,讓三個人都沉默了片刻。
這就是時代的無奈,一個時代要落幕,總得有人犧牲,現在是趙立春。
說不定哪天,就輪到他們三個了。
這事在我們國家的曆史上,經常發生。
隻不過現在的趙立春,野心更大,手段也更狠辣一些。
但最讓人惋惜的是什麼呢?哪怕到最後,他搞的改革也沒能成功,甚至還有人從改革裡頭吃了虧,大風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工會持股搞出個奇葩來,像鄭西坡這種人,貪心不足蛇吞象。
高育良心裡一直有個過不去的坎兒,這事得從呂州開始講起。
他對李達康的不對付,多半也是因為這個。
這麼多年了,他們倆的關係跟仇人似的。
李達康拍了拍高育良的肩膀,笑著說要把以前的恩怨一筆勾銷,要不是林城那檔子事,他的官路也不會走得這麼順當。
李達康是那種手腕強硬的人,在林城那會就顯現出來了,才有了現在這種逍遙自在的日子。
趙立春的話讓祁同偉心裡直打鼓。
雖說現在他也是個高級乾部,地位不低,但他覺得壓力山大,那種時代帶來的無形壓力逼著他做選擇。
祁同偉現在的一切都是重生後努力改變命運的成果,但他從趙立春身上看到了以前沒留意到的東西——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這種堅持到底值不值得,祁同偉心裡也沒譜。
趙立春心情倍兒好,這些年積壓的情緒總算釋放出來了,在自己最信任的兩個下屬麵前,當然還有祁同偉這個機靈的小子。
祁同偉心思最深,也是他最看好的。
他原以為高育良能走到最後,但這回他發現高育良太清高了,這拖了他的後腿。
至於祁同偉,要麼被淘汰出局,要麼踩著彆人往上爬,顯然他選了後者。
趙立春正準備接著說呢,保健醫生進來提醒他訪客時間太長了。
然後他讓三人走人。
回去的路上,祁同偉開車,後座坐著李達康和高育良,仨人都沒吭聲。
趙立春的話太震撼了,這種級彆的事對他們來說超出了認知範圍。
漢東內部的明爭暗鬥,在大時代的背景下顯得那麼渺小。
祁同偉對即將垮台的趙立春多了幾分敬重,他原以為趙立春失敗是因為不聽上級的話,沒想到背後有這麼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喜歡祁同偉:力挺鐘小艾,她一胎三寶請大家收藏:()祁同偉:力挺鐘小艾,她一胎三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