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裡那輛四架豪華馬車,聽著大,實際上真正測量起來,內部空間不過寬一米五,長兩米。
一共就三平方的大小,也就夠放下一張現代雙人床。
還好蘇夢瑤有空間,吃喝拉撒都可以直接用意念在空間解決。
這房車也就起到一個睡覺的作用。
需要吃飯的時候再把桌子飯菜挪出來在床上吃,實在不行也可以不挪,直接投進嘴裡也不是不行。
所以這極寒房車的改造方向就很清晰了,能保暖,能睡覺,就夠了。
想到就乾,蘇夢瑤意識下沉,開始腦搓。
蘇夢瑤意念操控,空間的力量如無形之手,將馬車上所有非必需的,
華而不實的裝飾部件統統拆掉,繁複的雕花擋板,多餘的流蘇帷幔,沉重的木質裝飾件。
隻留下最堅固的車廂主體框架和底盤。
倒不是蘇夢瑤跑路的時候忽然想樸素些,純是為了減少負重。
拆完以後,蘇夢瑤開始仔細檢查車廂內外每一道縫隙。
再用曾經收集的建築材料將所有細小的縫隙,孔洞,尤其是車廂底部與底盤連接處,
仔仔細細的抹平封死,杜絕任何漏風的可能。
在原本硬邦邦的車廂地板上,先鋪上厚厚一層乾草,壓緊實,形成基礎隔熱層。
再在乾草層上,鋪上她收集來的厚實毛氈,用大銅釘固定邊緣。
內襯框架上,在原有的車廂木質內壁內側,用空間裡囤積的,相對輕便堅韌的柳木條,
快速搭建起一層新的,更貼近內壁的框架。
這個框架與原有車廂壁之間,預留出大約一掌厚的空隙。
空間裡塞上保溫材料,密實的填充進柳木框架與原有車廂壁之間的空隙裡,
直到填滿壓緊,不留一絲空洞。
這便是保溫層了。
在這層填充了保溫材料的柳木框架外側,再釘上一層厚實的,多層的粗麻布。
最後,在粗麻布上,覆蓋上她能找到的最厚實,最密實的毛皮。
有幾張完整的狼皮,熊皮,更多的是硝製好的羊皮,兔皮。
毛皮的光滑麵朝外,厚實的毛絨麵朝內,用皮繩和銅釘仔細固定在柳木框架上,確保覆蓋每一寸內壁,包括車廂頂棚內部。
毛皮不僅保暖,還能吸收一部分濕氣。
在車廂地板靠近角落的位置,蘇夢瑤隔出一小塊區域,遠離床鋪。
在這裡小心翼翼的切開一個方孔,大小剛好能放入一個小型鑄鐵壁爐。
蘇夢瑤從前經常看荒野求生,雪地露營之類的視頻,這樣大小的壁爐,就足以讓車廂內保持溫暖了。
在開孔處和壁爐周圍的車廂地板及內壁,用她囤積的薄石板仔細鑲嵌,包裹,形成防火隔熱層。
在車廂頂部正對火盆的位置開孔,安裝一個可拆卸的,雙層嵌套的煙囪管。
蘇夢瑤的空間裡雜七雜八的東西多的是,這些建築材料仔細翻翻基本都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