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軍30多艘護衛艦、炮艇的直接火力支援和空軍51架戰機的空中掩護下,搭載著3700名精銳登陸官兵的138艘登陸艇,
編成嚴密的波浪形隊形,如同一柄柄出鞘的利劍,劈開波濤,向著硝煙彌漫的一江山島,全速進發!
李雲龍望遠鏡裡,登陸艇編隊浩蕩前行,艇首劈開的浪花在冬日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
他知道,最危險、最殘酷的階段即將開始——航渡與搶灘。
果然,當登陸編隊逼近至距岸約1000米時,一江山島上那些僥幸未被完全摧毀的暗堡、岩洞火力點,如同毒蛇般蘇醒了!
儘管經曆了空前猛烈的轟炸和炮擊,但王生明精心構築、巧妙偽裝的工事,特彆是部署在反斜麵的倒打火力點,發揮了致命作用。
戰防炮、迫擊炮彈如同瓢潑大雨,瘋狂地潑灑向正在展開戰術隊形的登陸艇群!
海麵上頓時水柱衝天,彈痕密布!
幾艘衝在前麵的登陸艇被直接命中,燃起熊熊大火,英勇的戰士們在冰冷的海水中奮力掙紮,有的則永遠沉入了海底。
“命令火力支援艦艇!抵近射擊!壓製反斜麵!強擊機!給我俯衝下去,敲掉那些火力點!”
張愛萍的命令通過電台傳遍三軍。
海軍的炮艇冒著被岸炮擊中的風險,強行突進到離岸僅2500米處,用直瞄火力對準噴吐火舌的敵暗堡猛烈轟擊。
空中的強擊機如同矯健的海鷹,一次次俯衝掃射、投彈,用機關炮和火箭彈點名清除那些頑固的據點。
戰鬥瞬間進入白熱化。
在付出了相當的代價後,先頭登陸艇終於衝上了預定的登陸點——樂清礁、黃岩礁,以及張愛萍力排眾議選定的海門礁!
最慘烈的搶灘戰鬥瞬間爆發!
李雲龍的望遠鏡死死鎖定在海門礁方向。
隻見登陸艇艇門轟然落下,戰士們迎著敵人瘋狂的交叉火力,向陡峭的礁石和岩壁發起決死衝鋒!
敵人的機槍子彈打得礁石火花四濺,不斷有戰士中彈倒下,鮮血染紅了礁盤和海水。
但沒有人退縮!後續部隊前仆後繼,利用礁石和彈坑艱難地向上攀爬、突擊。
“上去了!快看!紅旗!”
隻見海門礁一處陡峭的岩壁上,一麵鮮豔的紅旗,在硝煙中頑強地升起!
儘管旗手瞬間被子彈擊中,但旗幟卻被後麵的戰士牢牢抓住,再次奮力插上!
這麵紅旗,成為了戰場上最耀眼的坐標,也極大地鼓舞了所有登陸部隊的士氣!
登陸成功的部隊,迅速以小組戰術展開,利用手榴彈、爆破筒和火焰噴射器,一個碉堡一個碉堡地艱難拔除。
17時30分,北一江山島主峰203高地上,升起了勝利的紅旗!
捷報傳來,指揮部內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
至19日淩晨2時,島上殘敵被徹底肅清,一江山島宣告完全解放!
守將王生明被擊斃,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守敵1086人被殲。
我軍亦付出了傷亡1500餘人(陣亡393人)的代價。
硝煙尚未散儘,李雲龍就隨同前指人員登上了滿目瘡痍的一江山島。
刺鼻的硝煙味、濃烈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混雜在一起。
他走到一處反斜麵的陣地,這裡是我軍傷亡較大的區域。
火力點的射擊孔巧妙地隱藏在山石縫隙後,視野開闊,對我進攻部隊形成了致命的側射和倒射。
在視察灘頭時,看到那些被敵人火力打得千瘡百孔、甚至燒成骨架的登陸艇,以及灘頭犧牲的戰士,李雲龍的眉頭鎖得更緊了。
“搶灘登陸,是鬼門關!”
他對著負責登陸指揮的海軍將領和幾位陸軍軍長說,
“這次我們靠戰士們的英勇和數量優勢衝上來了,但代價太大!
打台島,灘頭更寬,但敵人防禦也更強!
必須要有能直接衝灘、能給步兵提供裝甲防護、能用車載火力壓製灘頭敵人的戰車!”
……
一江山島戰役的勝利捷報已飛向首都,“打得很好!我軍首次三軍聯合作戰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