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雲龍的前指命令下達數小時後,一封來自首都的“絕密加急”電報,被機要參謀一路小跑著送進了總前指指揮所。
李雲龍接過電報,快速掃過電文內容:
“雲龍同誌並前指諸同誌:”
“欣聞西線熱欽拉、斯潘古爾湖、碟木綽克諸役大捷,東線克節朗河穀亦已肅清!
此戰,我英勇邊防部隊以雷霆萬鈞之勢,粉碎印軍侵略圖謀,殲滅其精銳主力,收複全部被占國土,兵鋒直抵傳統習慣線,打出了國威軍威!甚慰!”
“然,懲戒侵略、捍衛主權之戰略目的已圓滿達成!
為彰顯我泱泱大國維護和平之誠意,響應國際社會停火呼籲,避免事態複雜化,決定:”
“一、自首都時間X月X日零時(印地時間X月X日XX時)起,我邊防部隊全線主動停火!”
“二、自停火之日起,我東、西兩線參戰部隊,有計劃、有步驟地分批後撤!”
“後撤目標: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雙方實際控製線(我方一側)20公裡之後!”
“三、後撤期間及完成後:”
“1.嚴格遵守停火規定,避免任何可能引發衝突之舉動。”
“2.組織移交收容之印軍被俘人員及傷員,展現人道主義精神。”
“3.妥善管理、維護繳獲之印軍裝備物資,待後續處理。”
“此令,非怯戰,乃大勇!
非退讓,乃大智!
以戰止戰,以勝促和!
望前指深刻領會中央戰略意圖,周密部署,穩妥實施,務使後撤行動井然有序,彰顯我仁義之師、勝利之師、和平之師風範!”
………
指揮所內一片寂靜。
所有參謀的目光都聚焦在李雲龍身上。
“張大彪!”李雲龍的目光轉向作戰地圖,聲音恢複了慣有的沉穩有力,帶著一種收束千軍萬馬的掌控感。
“到!”
“立即擬製具體後撤方案!原則:快、穩、序!”
“一、停火時間點:*嚴格按命令執行!
北京時間X月X日零時整!
通知到前沿每一個哨所,每一名戰士!
槍炮,準時給我啞火!”
“二、後撤序列:”
“1.最前沿、突出部部隊(碟木綽克高地、斯潘古爾湖西岸部分前出陣地)為首批後撤單位!”
“2.其次,熱欽拉、克節朗河穀等核心收複區域守備部隊!”
“3.最後,戰役預備隊及後勤保障梯隊!”
“三、後撤路線:預先勘定,避開複雜地形,確保安全暢通!
後勤保障分隊提前在沿途設立補給點和醫療站!”
“四、移交俘虜與傷員:”
李雲龍的目光轉向趙剛和後勤負責人,“此項工作由政工部門和後勤部門聯合負責!”
“1.清點所有在押印軍被俘人員及傷員,登記造冊!”
“2.移交地點:選在我方控製區內的指定開闊地。
時間:在我方部隊大部回撤後進行。”
“3.移交過程:”
李雲龍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必須體現我人道主義精神和我軍紀律!
給俘虜吃飽穿暖(最低保障),傷員給予必要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