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時,俘虜個人物品(非軍用)可歸還,被俘軍官可保留其軍銜標識(但不配武器)!
讓全世界看看,什麼是仁義之師!”
“4.通知印方,具體移交時間、地點、人數!”
命令迅速轉化為行動。
整個自衛反擊作戰的參戰部隊,如同高速運轉後開始有序降速的精密機器。
前沿陣地上,槍炮聲徹底停歇。
取而代之的是工兵鍬挖掘凍土的“鏗鏗”聲,戰士們加固掩體、架設鐵絲網的忙碌身影。
偵察兵警惕地注視著對麵,確認印軍已無反擊意圖(事實上,印軍已徹底嚇破膽)。
停火時間一到,第一批後撤部隊,在軍官的帶領下,整理好行裝,轉身踏上了歸程。
戰士們沉默而有序地行進在高原崎嶇的山路上,雖然疲憊,但步伐堅定,脊梁挺直。
在我方控製區域一片開闊地,一場特殊的“儀式”在寒冷的空氣中進行。
我方負責移交的軍官和醫護人員,神情肅穆。
對麵,是印軍派出的接收人員,他們臉上混雜著尷尬、沮喪和一絲劫後餘生的慶幸。
一隊隊印軍俘虜和傷員,在我方戰士的引導下,排著不算整齊但還算安靜的隊伍,緩緩走向移交點。
他們穿著我方提供的禦寒棉衣,大部分人的氣色比潰逃時好了很多。
重傷員躺在簡易擔架上,由我方醫護人員小心地抬送過去。
移交清單被雙方簽字確認。
當最後一名印軍俘虜跨過那條無形的分界線,我方移交軍官對著印方和中立國代表,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然後乾脆利落地轉身,帶著隊伍,在印方複雜的目光注視下,大步流星地返回我方實際控製區。
當李雲龍站在重新劃定的、位於實際控製線我方一側二十公裡後的新防禦陣地前沿時,夕陽正將阿克賽欽的雪山之巔染成一片壯麗的金紅。
他舉起望遠鏡,眺望著遠方。
那裡,曾炮火連天,曾殺聲震野,曾浸染著烈士的鮮血,也曾插滿勝利的紅旗。
如今,那裡已歸於平靜,重新成為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他身後,是剛剛完成部署、正在構築新防線的部隊。
戰士們雖然疲憊,但眼神明亮,充滿了勝利者的自豪和對未來的堅定。
一麵麵嶄新的軍旗,在新的陣地上迎風招展。
“報告司令員!”張大彪走到李雲龍身邊,聲音帶著完成重大使命後的輕鬆與自豪,
“東、西兩線所有參戰部隊,已按計劃,全部安全、有序回撤至實際控製線我方一側指定區域!
防禦部署初步完成!俘虜及傷員移交工作順利完成!”
李雲龍緩緩放下望遠鏡’他輕輕點了點頭。
“嗯。”
他最後望了一眼那片沐浴在金色光輝中的、剛剛經曆戰火洗禮又重歸平靜的國土。
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說給這片山河,說給犧牲的英靈,也說給曆史聽:
“仗,打完了。”
“該贏的,我們贏了。”
“該守住的,我們一寸也沒丟!”
“接下來…”
他的目光轉向身後嚴陣以待、士氣高昂的部隊,轉向更廣闊的祖國大地,
“是時候,讓全世界好好看看,這一仗,我們究竟打出了怎樣的一個結果!”
“清點戰果!”
李雲龍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勝利者的豪邁和不容置疑的力量。
“把這震撼世界的勝利,給我一筆一筆,算清楚!報上去!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