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沒再說話,沉默地蹲在那裡幾秒鐘,才緩緩站起身。
他走到下一個病床前。
這是一個失去了一條手臂的排長,繃帶纏著空蕩蕩的肩部。
李雲龍拿起床頭櫃上放著的一個水杯,遞到他完好的那隻手裡:“喝水。”
排長連忙用單手接過,聲音沙啞:“謝謝首長!”
“謝個屁,”
李雲龍哼了一聲,
“我是看你渴了。少了一條胳膊,以後端碗吃飯都不利索,得練!
練不好,以後怎麼討老婆?”
他看似粗魯的話,卻像一股暖流衝散了排長心頭的陰霾。
排長咧開嘴笑了,露出白牙:“是!首長!保證練好!不耽誤討老婆!”
李雲龍就這樣一個病床一個病床地走過去。
有時拍拍戰士的肩膀,罵一句“熊樣”;有時拿起一個蘋果,塞到傷員手裡;
有時隻是默默地站在床邊,眼神複雜,有痛惜,有驕傲,更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
位於克節朗河穀後方一片背風向陽的高坡上,新壘起了一片肅穆的墳塋。
這裡安葬著在此次自衛反擊作戰中,犧牲的四百三十六位英烈。
陵園四周,新栽下的鬆柏樹苗在高原的風中倔強地挺立著。
李雲龍和趙剛,帶著所有還能行動的團以上乾部,肅立在陵園入口處。
沒有喧嘩,沒有儀仗,隻有獵獵作響的軍旗和呼嘯而過的高原長風。
陽光很烈,照在那些新翻的黃土上,白得有些刺眼。
兩名儀仗兵邁著正步,神情肅穆地將花圈安放在陵園正前方。
風更大了,卷起細小的沙塵,嗚咽著掠過墳塋之間。
趙剛的聲音打破了沉重的靜默,他在代表全體官兵致悼詞:
“安息吧,親愛的戰友們!
你們的功勳永世長存!
你們用最年輕、最寶貴的生命,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的完整!
……
你們的精神,與這巍巍昆侖同在,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
……
李雲龍緩緩站起身,將手中那把帶著體溫的泥土,輕輕撒回墳塋之上。
他對著他四百三十六位長眠於此的兄弟,敬了一個標準的、長久的軍禮。
數日後,蓋著鮮紅大印的《關於嘉獎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有功部隊和人員的命令》
以及《關於追授四百三十六名烈士榮譽稱號的決定》
以明碼通電的形式,迅速傳達到了參戰的每一支部隊。
命令中,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支支功勳卓著的部隊被列出,每一個名字都伴隨著一段浴血奮戰的傳奇。
同時,那四百三十六位烈士的名字和他們被追授的“戰鬥英雄”
“一等功臣”等榮譽稱號,也赫然在列。
冰冷的鉛字,承載著最高的榮譽和無儘的哀思。
每一處接到命令的地方都爆發出震天的歡呼和掌聲!
“看!咱們連!尖刀英雄連!是咱們連!”
……
榮譽屬於生者,更屬於逝者。
這份嘉獎,不僅僅是對過去功績的肯定,更是對軍魂的凝聚,對士氣的再一次淬火加鋼!
它讓活著的戰士更加明白自己為何而戰,讓犧牲的英烈在榮譽中得以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