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
“大發數據造假的資料被公布出去了?”
“阿美莉卡汽車協會都過問了?”
豐田的會議室內徹底炸鍋。
特彆是豐田章男和佐藤恒治此刻更是從座椅上蹦了起來,絲毫沒了之前坐鎮泰山那樣的從容不迫。
因為有關數據造假的問題,長期以來都是日係汽車品牌之間內部變相默認的一種事實現狀。
這就跟很多行業潛規則一樣。
隨著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還有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燃油車的技術迭代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不斷放緩。
燃油車的發動機熱效應遲遲無法突破材料上限,落後於電動汽車已經是不可逆轉的曆史趨勢。
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意盤,小鬼子們都心知肚明汽車行業裡有數據造假的事情。無論是豐田還是本田、日產,所有日係車企都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大夥都靠這一口鍋吃飯,總不能自己把老底揭開了,把所有人的飯碗砸了吧?
可是這一次針對日係品牌下手的,並非是他們日係車企自身,而是來自大洋彼岸一個更大的競爭對手!
而且一開戰,就是直接掀桌子,揭老底的手段,絲毫不給豐田這些日係品牌一點翻身的機會。
當然了,這樣的手段日係品牌也乾過。
早在2015年的時候,大眾汽車的排放數據造假事件,即“柴油門”醜聞被捅了出來。
當時阿美莉卡環境保護署epa)指控大眾汽車在其部分柴油車上安裝了“作弊軟件”,以在排放測試中造假,使車輛在實驗室測試中顯示符合環保標準,而實際行駛中排放的汙染物遠超法定限值。
這一事件涉及全球約1100萬輛柴油車,導致大眾麵臨巨額罰款、召回車輛和高管辭職,並引發了全球對汽車排放監管的加強。
而當時負責在背後給阿美莉卡環境保護署遞刀子的,就是豐田這些日係車企。
隻要把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歐洲德係品牌乾掉,那收益最大一方自然就輪到豐田這些日係品牌了。
而之後的市場銷量走勢也驗證了這一點,隨著大眾被柴油門纏身,全球市場被豐田汽車大規模蠶食。
從2016年開始,豐田就登上了全球第一大車企的寶座,一直到陳峰重生回來前都始終占據這個位置。
但是這一世的2020年9月份,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
過去高高在上的日係品牌,被華夏市場大量的爆料新聞給乾碎了金身。
隨著這些爆料新聞反湧入tiktok、推特、臉書等國際社交媒體,引發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時,就連阿美莉卡的汽車協會,也因為這鋪天蓋地的新聞熱搜不得不下場過問此事了。
要知道,阿美莉卡作為小鬼子的義父,其本身就是日係車企們最大的盟友。
每年日係品牌從阿美莉卡汽車市場專賺取的利潤何止千億美元。
這時候被阿美汽車協會發函過問,那就說明情況已經嚴重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豐田汽車過去可以厚著臉皮不對華夏市場進行車輛召回,但是卻無法忽視阿美莉卡市場的反應。
全世界的消費者都在等待豐田等日係品牌的具體回應。
而華夏的中視新聞等官方媒體齊齊發聲,叩問大發汽車的174項造假數據數據更是成了本次輿論戰裡最強有力的證據!
“怎麼會鬨到這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