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費者可不管什麼日係信仰不信仰的。
但凡是覺得價格貴了,都會轉頭去選擇更實惠的車型。
特彆是過來買二手車的這些新手司機,本身就是買一輛來代步練手,順便給自己口袋裡節省一點資金。
這一上來保險費就要過萬,第二年還打不了多少折扣,是個人都抗不住這樣的消費習慣。
再加上日係品牌的二手車,在二手市場裡一直都是頂著‘理財產品’的頭銜。
一輛開了10年的卡羅拉,動不動就賣個5萬、6萬的。
再算上現階段的保險費都奔著7萬塊錢去了!香嗎?
byd的秦ev在這場藍電聯盟的電池戰略中,都壓到7.98萬一台了!
與其拿那麼多錢買個二手的日係活爹回去,還不如整台國產新車。
不管電車質量口碑如何,7.98萬一台就算是一坨屎買回去都是新的。
於是乎,在這一輪保險斷保、拒保、轉保的市場衝擊中,日係二手車的保值神話瞬間被擊碎。
緊接著日係品牌的新車市場也因為保費的飆升,以及諸多大型保險公司的聯手禁入拒保的政策下,銷量開始大幅度下滑。
要知道,在日係品牌口碑徹底崩塌前,像豐田這樣的牌子在華夏新車市場年銷量達到了160萬台。
幾乎是每天都能賣出去4300多台豐田新車!
反觀國產品牌,月銷破千就足夠拿出來吹噓了。
過去喜歡去買日係汽車的車主,大多都是聽著傳統觀念和人傳人的口碑去買的。
因為早期的華夏汽車市場選擇少,通用、大眾等品牌在後期養護成本上居高不下,不是頂著‘油老虎’就是‘小毛病多’的風評被日係品牌聯合絞殺。
在玩臟手段上,這些歐洲品牌、北美品牌都玩不過以豐田為首的日係品牌。
可是這一次,陳峰直接另辟蹊徑從保險業務端對日係品牌下手,通過合縱連橫的方式將國內幾家大型保險公司聯合起來。
通過負麵輿論戰,先將日係品牌的質量、安全性問題捅到到了明麵上。
讓全球市場的消費者、車主們,認識到豐田、尼桑、本田這些日係品牌汽車的真實情況。
將過去日係品牌建立起的‘省油’‘耐用’‘省心’‘保值’等特點,通過輿論公關給一輪粉碎掉。
再趁著大發汽車新聞發布會後,抓住豐田等汽車品牌的‘當鴕鳥’的習慣性態度,一舉將‘質量’‘安全’負麵標簽通過保險風險提示的方式直接釘死在了豐田這些日係品牌身上。
就算豐田再怎麼裝死或者冷處理,將來麵對消費者也無法擺脫這些負麵標簽!
這一套‘引蛇出洞’+‘合縱連橫’+‘釜底抽薪’的連招,可以說是將輿論戰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這一次就算豐田等日係品牌能從全球輿論中脫身,不死也得脫層皮下來。
因為陳峰知道,想要日係品牌口碑塌房的,可不僅僅隻有華夏車企們,歐洲車企、北美車企、南棒子車企早在這場輿論戰中‘落井下石’了。
那句話怎麼說的?
車圈苦日係車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