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部會議室的燈光格外明亮,將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都照得清晰。王主任站在講台前,手裡拿著一份燙金的榮譽證書,目光掃過台下坐著的職工,最後定格在第一排的葉辰身上,語氣裡帶著難掩的激動:“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表彰大會,首先要表揚的,就是葉辰同誌!”
掌聲如潮水般湧來,拍得手掌發紅。葉辰坐在椅子上,腰背挺得筆直,臉上帶著幾分不好意思,卻難掩眼底的堅定。他身前的桌子上,放著剛從車間帶回來的振動下料裝置樣品,金屬外殼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那是無數個日夜調試的成果。
“三個月前,當‘抄襲’的流言在車間裡傳得沸沸揚揚時,我見過葉辰同誌在倉庫裡翻找舊圖紙的樣子。”王主任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遍會議室,“那天雨下得特彆大,他渾身濕透,懷裡卻緊緊抱著一摞檔案,生怕被雨水泡壞。我問他:‘值得嗎?’他說:‘王主任,不是為了證明我沒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好好搞技術,不用怕影子斜。’”
台下響起一陣會心的笑聲,夾雜著讚歎。坐在葉辰旁邊的老王用力拍了拍他的胳膊,眼裡的驕傲藏不住:“這小子,當時跟我說要找1975年的報廢方案時,我還勸他算了,沒想到真讓他翻出來了!”
王主任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葉辰同誌的革新項目,不僅僅是造出了一台更高效的播種機。更重要的是,他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工匠精神’——是麵對質疑時,不躲不避,用證據說話的底氣;是調試機器時,為了0.1毫米的誤差,反複試驗三十次的耐心;是把鈦合金支架的成本壓縮了三成,還堅持用最好的軸承,說‘不能讓質量打折扣’的良心。”
他拿起那份榮譽證書,翻開內頁,念道:“經廠委會研究決定,授予葉辰同誌‘年度技術革新標兵’稱號,獎勵現金五千元,晉升一級工資,並破格納入廠級技術骨乾培養計劃!”
掌聲再次響起,比剛才更熱烈。葉辰站起身,對著大家深深鞠了一躬,聲音清亮:“謝謝大家!這個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沒有老王師傅幫我打磨零件,沒有小鄭通宵畫的三維圖,沒有倉庫老李師傅翻找舊檔案的幫忙,我一個人乾不成這事。”他頓了頓,看向身後的技術團隊,“尤其是張科長……”
這話一出,台下頓時安靜下來。誰都知道張科長因誣陷和破壞設備被降職,此刻提起他,不少人都露出詫異的神色。
葉辰迎著眾人的目光,繼續說道:“張科長當年的方案裡,有個振動頻率調節的思路很巧妙,雖然因為材料問題失敗了,但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已經把那個思路融入到新機型裡,效果很好。剛才在車間,張科長還來給我提了條建議,說可以加個自動潤滑裝置,我覺得非常好,打算下批機型就加上。”
倉庫方向傳來輕微的響動,眾人回頭看去,隻見張科長站在會議室門口,手裡還攥著塊剛擦完貨架的抹布,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最後慢慢低下了頭,肩膀微微顫抖。
王主任讚許地看了葉辰一眼,接過話頭:“這就是我們要學的!技術上的競爭,從來不是你死我活,是互相啟發,共同進步。葉辰同誌不僅技術過硬,格局更大,這才是真正的骨乾!”
台下的議論聲漸漸變成了讚歎,有人小聲說:“難怪他能搞成事兒,格局確實不一樣。”還有人捅了捅身邊的同事:“聽見沒?以後得學著點,彆總盯著眼前那點利益。”
表彰還在繼續。王主任展示了革新項目帶來的效益報表:“自從葉辰同誌的振動下料裝置投入試用,咱們廠的播種機合格率從78提升到96,原材料損耗下降了23,光是這兩項,每年就能為廠裡節省開支近二十萬!更重要的是,有三家農場已經跟我們簽了訂單,說要全套更換咱們的新設備——這可是咱們廠成立以來,第一次接到跨市的大宗訂單!”
報表投影在大屏幕上,紅色的增長曲線格外醒目。技術科的老同誌們忍不住湊在一起討論:“我就說這小夥子行,上次看他改齒輪箱,就知道是個懂行的。”“那振動頻率算得太精準了,我搞了三十年機械,都沒他算得細。”
輪到葉辰發言時,他沒有說太多感謝的話,而是拿起桌上的播種機樣品,拆開外殼,露出裡麵密密麻麻的零件:“大家看這個偏心輪,最初設計是不鏽鋼的,後來發現重量太大,小鄭建議換成鋁合金,減輕了15的重量;這個彈簧,老王師傅說用鈦合金更耐用,果然比原來的壽命延長了兩倍;還有這個傳感器,是婁曉娥同誌從南方寄來的樣品,靈敏度提高了三成……”
他一個個零件講過去,把功勞分給了團隊裡的每個人,連倉庫的老李師傅都被提到:“要是沒有李師傅找到那把生鏽的鑰匙,1975年的檔案就永遠鎖在箱子裡了。”
會議室裡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原本有些沉悶的表彰會,漸漸變成了技術交流會。有人舉手提問:“葉師傅,你那個振動頻率是怎麼算出來的?我家那台舊機器總卡殼,能不能幫我看看?”葉辰立刻拿出紙筆,當場畫圖講解,還約了會後去車間幫忙調試。
夕陽透過窗戶,給會議室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葉辰看著身邊熱情討論技術的同事,手裡摩挲著那份榮譽證書,心裡清楚:這份表揚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就像播種機裡的種子,隻有把根紮得更深,才能在風雨裡結出更飽滿的果實。
散會時,張科長走過來,手裡拿著個筆記本,聲音有些沙啞:“小葉……我把當年失敗的原因和改進想法都寫在這了,或許對你有用。”
葉辰接過筆記本,認真地說:“謝謝張科長,我一定好好看。下周的技術研討會,您也來吧,大家一起聊聊。”
張科長愣了愣,重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往倉庫走去時,腳步比來時輕快了許多。
葉辰走出會議室,老王追了上來,手裡拿著個紅布包:“給,這是車間兄弟們湊錢給你買的獎品——最新款的遊標卡尺,精度能到0.01毫米,配你的活兒正好。”
遠處傳來播種機試機的轟鳴聲,清晰而有力,像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熱愛與堅守的故事。葉辰握緊手裡的遊標卡尺,陽光落在他的肩膀上,仿佛為他鍍上了一層永不褪色的榮光。他知道,真正的表揚,不是證書上的燙金大字,而是同事們信任的眼神,是機器運轉時平穩的聲響,是田野裡那些因為他的努力而長得更整齊的禾苗——這些,才是最珍貴的肯定。
喜歡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從工傷開始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