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教授戴上白手套,小心地將石濤山水畫平鋪在鑒定台上。辦公室裡的燈光調得很亮,各種放大鏡和檢測儀器擺了一桌子。
“雲逸,你這幅畫是從哪裡得來的?”齊教授一邊用放大鏡觀察印章,一邊問道。
韓雲逸早就想好了說辭:“是從一個老收藏家那裡換來的,對方急需用錢,我用一些雜件跟他交換的。”
齊教授點點頭,繼續仔細觀察畫麵的每一個細節。他先看印章,再看筆法,最後用紫外線燈照射檢查顏料成分。
“筆法確實很像石濤的風格。”齊教授皺著眉頭,“但是這幅畫的紙張年代有些問題。”
韓雲逸心裡一緊:“什麼問題?”
“石濤生活在清朝初期,那個時候的紙張纖維結構和這個不太一樣。”齊教授指著顯微鏡下的畫麵,“這張紙的製作工藝更像是清朝中期的。”
“會不會是石濤晚年的作品?”韓雲逸試探性地問。
齊教授搖搖頭:“石濤去世於1707年,這張紙的年代至少是1750年以後的。”
韓雲逸的心沉到了穀底。難道這幅畫是贗品?
“不過…”齊教授話鋒一轉,“也有另一種可能。”
“什麼可能?”
“這可能是石濤的弟子或者追隨者的作品。你看這個筆法,雖然不是石濤本人的,但絕對是深得石濤真傳的高手畫的。在古畫收藏界,這叫"石濤派"。”
韓雲逸鬆了口氣。雖然不是石濤本人的作品,但石濤派的畫作價值也不低。
“那這幅畫大概值多少錢?”
齊教授沉思了一會兒:“如果確認是石濤派的精品,市場價應該在50到80萬之間。不過我建議你再找幾個專家看看,我一個人的意見還不夠權威。”
正說著,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了。一個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男人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兩個穿製服的人。
“齊教授,聽說您在鑒定一幅石濤的畫?”來人的語氣很不客氣。
齊教授皺眉:“劉處長?你怎麼來了?”
劉處長就是文物局的處長劉明華,專門負責文物流通監管。他走到鑒定台前,看了一眼那幅畫。
“這幅畫的來源合法嗎?”劉處長直接問韓雲逸。
“當然合法,我是用生活用品跟人交換的。”韓雲逸冷靜地回答。
劉處長冷笑:“交換?什麼生活用品能換來這麼珍貴的古畫?說詳細點。”
韓雲逸把在1983年的經曆簡化後說了一遍,當然隱去了穿越的部分,隻說是從一個老人那裡換來的。
“證據呢?有證人嗎?”劉處長步步緊逼。
“這…”韓雲逸確實拿不出什麼證據來。
齊教授看不下去了:“劉處長,人家東西來源清楚,您這樣質疑不太合適吧?”
“齊教授,現在文物走私猖獗,我們必須嚴格把關。”劉處長義正辭嚴,“這幅畫我們要帶回去調查,確認來源無誤後再歸還。”
“憑什麼?”韓雲逸急了,“我的東西憑什麼被你們帶走?”
“就憑我們是執法部門!”劉處長身後的製服男子站了出來,“涉嫌文物來源不明,我們有權暫扣調查。”
齊教授臉色也變了:“劉處長,這樣做是不是有些過分?雲逸的父親韓楓當年為了文物保護工作貢獻很大,您這樣對待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