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之間的變化,可以證明基因表達的動態調控。
而且,這直接揭示了疾病機製。
“腦內b細胞通過cxcr4cxc12軸聚集在血管周圍。
“這個過程中,持續聚集t細胞和單核細胞,放大炎症。
“而且同時,還介導b細胞穿透血腦屏障,依賴va4整合素與內皮細胞粘附。”
這便是cxcr4升高的直接原因!
眾人點頭。
不過,除開cxcr4的升高……還有i10下降,這又是什麼原因?
許秋思索良久,給出了猜測:
“正常b細胞分泌i10可抑製t細胞活化和小膠質細胞炎症。
“然而,腦內b細胞的i10表達缺失,因而喪失了免疫調節功能,最終導致炎症失控。”
這一點很容易驗證。
直接測試腦內b細胞能否表達i10就行。
在場的都是老專家了,這一實驗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
不過許秋還是親自上手。
很快,結果出爐了。
林根生、張教授等人立馬把腦袋探了過去。
隨後,一個個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果然,i10表達缺失!”
“竟然真的與胰臟b細胞截然不同!”
“許醫生隨口給出的猜測,竟然就已經是真相了?!”
眾人驚奇。
說實話,這一幕很匪夷所思。
畢竟大多數時候,猜測往往與真相相去甚遠。
能給出大致的方向,就已經很不錯了。
然而,許秋卻已經精細到了致病機製的各種細節,這種情況下依然能分毫不差。
“不止如此。”
而就在這時,許秋的聲音再度響起。
這話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眾人驚愕望去。
……還有?!
他們吃驚得不行。
“看這裡。”
許秋道。
眾人循著許秋的動作望去。
就看到了dna甲基化測序的結果。
然後他們眼睛就直了。
腦內b細胞顯示……其i10基因啟動子區高甲基化!
正因如此,才抑製了其轉錄。
而這也是導致腦內b細胞未能分泌i10、無法抑製t細胞活化和小膠質細胞炎症的直接因素……
“這等於是,直接找出了兩個全新的靶點!”
“要麼靶向cxcr4,或者是逆轉i10甲基化……這兩個策略,都可能成為攻堅多發性硬化的新手段!”
眾人激動。
當然,僅僅是這樣的話,新藥的效果肯定不儘人意。
許秋也不可能就此滿足。
因而顯然,許秋不僅打算靶向cxcr4,同時還要對i10進行表觀遺傳調控!
不過,這並非易事。
設計這樣的藥物,要解決不少問題。
比如雙靶點的協同!
xcr4抑製劑和去甲基化劑的藥理機製不同,直接組合可能產生不可控的相互作用。
許秋道:“這一點,並非不能實現。瑞仕的全球巨頭羅氏醫藥,就完成了雙抗技術,同樣興許也可以針對多發性硬化新藥,設計出雙功能分子。”
這個難點並沒有困擾許秋。
而第二點,其實就是血腦穿透的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