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就是臨海市專門為許秋開辟的一個“醫學創新園區”,雖說有嘉德醫療等滋本參與投資,但實際上,沒有許秋的名頭,這塊地不可能批下來。
而也是因為許秋坐鎮,臨海市這邊直接根據臨醫的地理區位,把最近的一塊地批給了許秋。
“許院士!”
此時,林根生和張教授已經在研究所的門口等候。
兩人雙眼都有著血色,神態很是疲倦。
路上,許秋就知道帶來重大突破的主角正是這兩位,此時看到對方的狀態,下意識地開口道:“上午回去之後,好好休息,明天放一天假。”
“這……”
林根生無比吃驚。
這個關頭,不應該趁著有突破拚了命地加班嗎?
竟然還放假?!
張教授卻是習以為常。
汪居廷或許會如此。
但來到許院士這邊……所謂轉瞬即逝的靈感、機不可失的突破,對許院士而言隻是稀鬆平常的日常而已。
在許院士眼裡,沒有什麼不得不犧牲休息時間、氪命也要推進的項目進程。
“許院士,先看看我們的發現!”
張教授在前頭引路,神色很是興奮。
許秋點點頭。
他腦子裡冒出新藥的研發進程。
事實上,此前在世界大賽中,他就已經給出了新藥的研發方向。
目前,多發性硬化領域有一個非常大的困境。
即幾乎無法穿過的血腦屏障。
血腦屏障,簡單理解就是一個“漁網”。
小於漁網網眼的,能順利通過;大於網眼直徑的,則會被攔下。
而臨床最有效的大分子抗體,能夠靶向精準地對抗多發性硬化,但由於是“大”分子,所以難以穿透血腦屏障。
換成小分子抗體,倒是能進去。
然而問題在於……小分子藥物靶向性很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即便進去了,也是亂殺一氣。
可能病沒治好,小分子藥物先把正常細胞給折騰得亂七八糟,反而打破了顱腦內部平衡!
因而新藥研發想要成果,必須找到一款能夠穿過血腦屏障、針對多發性硬化新藥的致病因素起到治療效果的藥物。
當然,除此之外的另外一個重點在於——找到致病因素!
張教授顯得很興奮。
他想開口講解。
不過想到這是林根生的發現,沒有邀功,而是看向林根生道:“李教授,這是你發現的,給許院士介紹介紹。”
林根生看向許秋。
後者微微點頭。
他才終於開口:“我們在中樞神經發現了異常數量的b細胞!”
這一晚,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確認異常數據不是樣本汙染了。
其次,就是找到這些b細胞的真正來曆。
但很可惜,沒有更多的收獲了。
林根生道:“目前我們能夠確定的是,中樞神經的b細胞,似乎與外周不太相似……
“但究竟有何不同,以及與多發性硬化的關係、是否屬於多發性硬化的致病因素,仍然需要進一步的確認!”
儘管這一切都隻是猜測。
但,研究進行到這一步,排除了大量可能的致病因素,突兀冒出一個異常反應的b細胞,是最終答案的可能性已經非常高了。
許秋微微點頭。
目前,他針對多發性硬化新藥的研發,還剩下最後兩個難點。
其一就是找到多發性硬化的致病因素。
隨後則是,針對致病因素,在選定的化合物組合中找到能夠穿透血腦屏障、直抵中樞神經發揮效果的藥物……
而如今的發現,似乎找到了致病因素?
難怪塗煙煙說是重大發現了。
隻是,到底是不是,還得經過進一步的驗證!
喜歡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請大家收藏:()我!二十四歲當國醫,這很合理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