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麥的臉快成了一個苦瓜:“要命的是,我記得這個藥有一條特彆注明:免疫缺陷人群不推薦使用。”
這話一出,考核場瞬間就安靜了。
臨醫眾人都有種被戲耍的感覺……草,肝移植術後必須用免疫抑製劑,但同時又感染了隱孢子蟲,結果唯一一個能治療該病的新藥,竟然不允許給免疫缺陷人群使用?
這是邏輯死循環了。
但凡病人免疫沒有缺陷,對方的感染也不至於如此嚴重……
“這是來搞笑的吧?”即便時間如此金貴,楊鈺恩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不是免疫缺陷,誰怕一個自限性疾病?
但施憐卻鬆了口氣。
這種難度才符合名刀大賽考核的調性。
如果鎖定隱孢子蟲感染,就能直接給出治療方案,那未免太簡單了。
“記得作用機製嗎?”施憐迅速問道。
所謂的適應人群、不推薦適用人群,是給外行和圖便利的半外行看的。
施憐等人跟在許秋手底下這麼長一段時間,學了不少東西,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早就摒棄了普通醫生稀裡糊塗按指南做的習慣。
他們不僅知道該怎麼做,而且明白為何要這麼做。
因此當下,藥物的注明不是關鍵,能不能用藥,看的是藥物的生效機製。
江麥仔細回憶了一下。
得虧他打小就對寄生蟲感興趣,因此對硝唑尼特這種特殊藥物有額外的關注,還真就記住了。
江麥道:“沒有定論,但主流學說是抑製丙酮酸鐵氧還蛋白氧化還原酶反應。”
施憐有點納悶了:“這跟免疫係統有什麼關係?”
看硝唑尼特的作用機製,似乎是通過乾擾寄生蟲的厭氧代謝關鍵酶活性,從而抑製隱孢子蟲感染。
這其中似乎並不涉及免疫係統。
理論上來說,應該不會表明“不推薦免疫缺陷者使用”。
江麥搖搖頭,補充道:“問題就在於,這個機製本身是不夠完善的,必須通過人體正常免疫係統的放大作用,才能起到清除隱孢子蟲的作用。”
聽到這裡,施憐總算是捋清了。
也就是說抑製丙酮酸鹽是其核心,但效力太弱,頂多起到對抗隱孢子蟲惡化的趨勢,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而機體的免疫係統則像是一把放大鏡,可以放大該過程。
沒有了放大鏡,僅憑藥物本身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施憐一邊思索一邊說道:“按照原來的用藥方案,阿奇黴素肯定要保留,它對抗感染應該是有效的……或許可以用大蒜素代替硝唑尼特?”
大蒜素對多種寄生蟲感染都有很好的療效,像卡氏肺孢子蟲肺炎、弓形蟲等,都有用大蒜素起到奇效的例子。
江麥卻搖了搖頭:“單用的話恐怕不行,大蒜素主要是破壞超微結構,跟硝唑尼特的作用機製是兩碼事。”
這時,監考官看了眼手表,提醒道:“還有最後一分鐘。”
考核場安靜了一瞬,眾人的脊背都不自覺地挺直了一些,雖說心裡緊張,但所有人都在克製著自己的情緒,努力保持冷靜。
能被許秋選中,他們本身就是佼佼者,心理素質不可能弱。
“等等,不能用阿奇黴素。”
突然間,楊鈺恩站了出來。
施憐等人同時看了過去。
不等發問,楊鈺恩就語速飛快地道:“病人肝功能指標異常,而阿奇黴素對病人的肝臟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應用,難保不會出現黃疸,寄生蟲沒治好,肝功能損害可能先要了命!”
施憐也立刻反應了過來。
所以兜兜轉轉,還是得用硝唑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