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道:“可惜,孔院士、程所長已經離開臨醫了。”
這兩人對許秋都頗為推崇。
而且是見證著田靈從幾乎必死無疑,到後來逐步好轉的。
在場眾人對孔蘭和程平生的印象還是相當不錯的。
如今,要再度對田靈做手術,而且還是首例燒傷後的異位骨化——
手術風險、手術難度等等,都堪稱院內頂尖了。
這大概是任何一位臨床醫生都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
隻可惜,孔蘭和程平生都已經回到天都,沒有親自觀摩的機會了。
……
唏噓感慨了兩句,眾人沒有在孔程兩人身上繼續花費時間。
轉而開始討論起病例本身。
儘管最終拿決定的是許秋,但,眾人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參加這場多學科會診的,自然得動動腦子。
最起碼,應該提出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碰撞。
哪怕是錯誤的,但……能發現錯誤,才能糾正,或許有一天能達到許秋臨床思維的十之一二。
那就已經夠用了。
“到底做不做手術?”
眾人爭論的點便是這個。
田靈的情況太複雜。
僅僅是涉及到的科室,就包括燒傷科、感染科、骨科、血管外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放射科、影像科等等……
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全院”大會診。
真就把常規醫院有的科室都給湊齊了。
可想而知,救治難度之大。
而田靈的具體病情,也並不簡單。
除開極重度燒傷這些本就有的毛病,這次的異位骨化,也頗為嚴重。
症狀上麵,病人左髖屈曲小於十五度。
改良harris評分僅僅28分。
這一評分法,又稱為髖關節評分係統,主要是評價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功能狀態及術後療效的評分係統。
當然用在田靈身上,純粹就是查看異位骨化對她的影響度了。
而按照評分的標準來看,90~100分為優,隨後以每十分為一個檔位,“優”“良”“可”“差”。
六十九分以下,其實就已經算是差了。
至於田靈的二十八分……
隻能說,病人還活著。
當然,事實上田靈由於極重度燒傷本來就有的肢體障礙,這一評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異位骨化對肢體運動的影響程度。
但不管怎麼說,二十八分都已經很不妙了。
此外,病人最新一次的的ap達到380u,spectct示成骨活躍。
前者的ap,代表的是堿性磷酸酶。
臨床上,它經常是肝病的四大代謝指標之一。
但卻不僅僅能反映肝!
畢竟,ap有兩個重要來源,其一是肝臟,另一個就是骨骼了!
因此,事實上這玩意兒,也是反映機體成骨細胞活性及骨形成能力的敏感性指標之一!
它和骨折愈合、關節功能恢複等等關係極為緊密。
而巧合的是……
儘管異位骨化的致病機製沒有完全明晰,但卻有一個主流理論——重要誘因就是全身因素及局部組織變化、從而引起成骨細胞活性及成骨能力的改變。
說得更簡單一點——
ap的升高,就可能提示異位骨化。
當然,想要確認ap的變化究竟是肝臟引起,還是骨骼導致,也很簡單。
做一個更詳細的檢查,比如將與肝臟有關的其他酶,如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等等一起查了。
若是這些酶水平正常,就可以確認ap大概率是提示骨骼疾病了。
相反。